《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e027e33169a4517623a382

使用此模板时,在模板上填写相应内容,然后保存为您的论文.完成填写后,保留您的论文内容和行号,其他相关说明、示例等请删除.模板中红色字部分请保持原样不变(只将颜色改为黑色). 设置各部分的样式,可将鼠标放在相应部分,然后选择工具栏上“样式”中带“《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P ”的对应部分样式进行设置. 或者采用工具栏上“格式刷”对相同部分的格式进行设置. 文中句号用小黑点代替 论文只能提交Word2003及其以上版本的文档.单篇文章长度请控制在4—8页以内.特别优秀论文可超过8页. 1 文章编号:1673-5072(2016)01-0001-06 2 本刊QQ群号:488632380 有疑问请加入群询问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论文中文题目

第1作者1,2,第2作者1,第3作者2

(1.西华师范大学 数学与信息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

2.一级单位全称 二级单位全称,省名 城市名(或直辖市,省会城市可不写省名) 邮编)

(这里空一行,除了这里空一行,其他地方都不要人为空行)

摘 要:摘要采用结构式格式书写,要明确写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1)目的:简介研究背景或目的,用一两

句话概括,不要简单重复文题中已有的信息;2)方法:简述研究所用原理、条件、材料、对象和方法;3)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4)结论: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并说明得到何种启发或提出问题及展望. 摘要要求简明精当、忠于原文、突出特色,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便能获得文中必要的信息.摘要不能过于简单而反映不出文章内容,也不要与引言或是结语重复.中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避免使用“本文,文中,作者,我(们)”等词,也不能出现图表、文献号、结构式、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切忌将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摘要写作成功的诀窍是突出新贡献,用精辟语句使新东西出现在摘要的突出位置.所谓新贡献包括: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观点、新规律、纠正前人错误、解决争议、补充和发展前人成果等.摘要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摘要字数在100-300.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1;中文关键词2;中文关键词3;中文关键词4;中文关键词5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A(或者B) DOI: (空着)

0 引言 (标题“0引言”可以不要)

正文内容 例:

紫茉莉 ( Mirabilis jalapa L.) 为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紫茉莉属(Mirabilis L.)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紫茉莉是一种高生物量的重金属富集植物,并具有抗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氯气的能力 ;它也是一种重要药用植物,其主要有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 [1 ? 4] .目前,文献[5,6]中对….

引言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具体写法: 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作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

写作要求:1)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3)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4)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5)引言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公文和鉴定的全部结论.6)简短的引言,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

*

收稿日期:2015-00-00(注:横线为插入脚注时自动产生,这里内容作为脚注填写,注题小5号黑体,内容小5号宋体)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45678,87654321);四川省教育厅重大培育项目(13CZ88888) 作者简介:第1作者(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或当前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研究.

通讯作者:作者名(1974—),男,四川成都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与******研究. E-mail: *********@cwnu.edu.cn

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

注意:有“引言”须从0开始编号,无“引言”从1开始编号.

1 论文各部分说明

1.1 论文组成及其排列顺序

论文包含以下部分,并且各个部分的排列顺序不能改变:

1)文章编号;2)中文题目;3)中文作者名;4)中文单位;5)中文摘要;6)中文关键词;7)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志码;8)论文正文内容(引言、主要内容、结论);9)第一页脚注内容(收稿日期、基金资助、第一作者简介、通信作者简介);10)致谢内容;11)参考文献;12)英文题目;13)英文作者名;14)英文单位名;15)英文摘要;16)英文关键词. 1.2 页面布局

A4页面,左右页边距2厘米,上下页边距3厘米.单栏排列. 1.3 中文(英文)题目

样式:宋体(中文)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2号,居中,无首行缩进,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建议不用标点及不常见缩略语.

英文题目要与中文题目意思一致.英文题目注意大小写,一般实词(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首字母大写,虚词(介词、冠词、连词、感叹词)首字母小写;标题第一个单词、最后一个单词无论词性首字母应该大写;超过5个字母的虚词,如between、without、alongside、underneath等应该大写. 1.4 中文(英文)作者名

样式:仿宋体(中文)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4号,居中,无首行缩进,段前段后0行,单倍行距.

以数字上标标明作者所属单位,只有一个单位时不标.每个中文作者需要有对应的英文作者名,英文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姓全部大写,名第一个字母大写(见文后实例). 1.5 中文(英文)单位

样式:宋体(中文)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小5号,居中,无首行缩进,段前段后0行,单倍行距.

有多个单位,以数字标号,只有一个单位无须标号.多个单位顺序以作者署名为序依次给出,即列完第一作者所属单位后再列第二作者所署单位,依此类推. 1.6 中文(英文)摘要

“摘要:”3个字样式:黑体,5号,加粗.

摘要内容样式:宋体(中文)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小5号,左右两端对齐,左右缩进2个字符,无首行缩进,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1.7 中文(英文)关键词

样式:同摘要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和检索的需要而从论文中选取的词或词组,一般从题名、摘要、正文中抽出若干个能表达全文内容主题的单词或术语,对论文的研究范围、方向、主要观点、内容作出标志,其作用主要是为文献检索提供方便.以分号(;)相隔,3-8个,要求是与文章相关的专业领域术语,作者自己在文章提出的一些新方法名、新概念、新观点等一般不列为关键词. 1.8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志码

样式:宋体(中文)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黑体,5号,加粗. 分类号和文献标志码请查阅相关资料,需填写论文内容相关的分类号和文献标志码. 1.9 一、二、三级标题

2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最多3级分级编号标题.超过3级的部分格式与正文内容相同,标题号依次使用1)2)3)…①②③…(a)(b)(c)等.采用word的“格式刷”自动设置各级标题的样式,各级标题序号会自动编制. 1.9.1 一级标题的样式

样式:中文(仿宋体)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4号,左顶格对齐,单倍行距,无首行缩进,段前段后0行.

标题不与文题简单重复,要明确,与章节内容相符.引言均以“0”作为序号. 1.9.2 二级标题的样式

样式:中文(黑体)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5号,加粗 左顶格对齐,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1.9.3 三级标题的样式

样式:中文(楷体)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5号,左顶格对齐,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1.10 正文内容

样式:中文(宋体)或者Times new Roman(英文和数字),5号,每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间距:单倍行间距,段前、段后空0行,左右两端对齐. 1.11 第一页脚注

论文第一页在论文题目后添加脚注,脚注内容包括:收稿日期、基金资助、第一作者简介、通信作者简介.脚注内容样式:注题小5号黑体,内容小5号宋体.见第一页脚注. 1.12 致谢

“致谢”两个字样式,5号黑体加粗,首缩进2个字符.致谢内容样式:5 号楷体,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1.13 参考文献

注意引用国内外相关领域较新、质量较高的文献,引用参考文献数应不少于10篇,鼓励引用本刊文献和优秀中文期刊文献;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文章中对文献引用一般在相应位

[2][3]

置以上标或直接写明文献序号的形式表示,如:“文献[1]提出了??,??.其中XX算法和YY算法的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信息一定确保正确,且格式书写规范,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a. 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 [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有编号的知名系列报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b.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c.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

d. 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超过3位作者时,第4位及以后的作者以“等/et al.”形式表示,少于3位作者时不得使用“等/et al.”

形式.期刊文献注意区分卷数和期数.

对于英文文献,英文作者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大写全称,每个名单词只缩写为第一个字母(大写).英文的文献题名大写第一个字母,其余小写.英文期刊的刊名等可用全称或按ISO 4规定的缩写格式.英文文献中vol表示卷数,no或者issue表示期数.

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 一级标题

正文内容 2.1 二级标题

正文内容 2.2 二级标题

正文内容 2.3 二级标题

正文内容 2.3.1三级标题

正文内容 1)四级标题 ①五级标题 a、六级标题 b、六级标题 ②五级标题 2)四级标题 2.3.2三级标题

正文内容

3 表、图和公式的制作方法

3.1 表的制作方法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形式,无底纹,无填充色.一律采用word提供的表格工具插入或者绘制,先制作好带线的表格,填写好数据,去掉所有边框,然后采用绘制方式绘制出需要的线条.顶线和底线采用1.5磅,中间线采用0.5磅,项目栏可添加辅助线.表格不能以图片方式放入.表格要求整齐美观,紧凑,不浪费版面. 项目栏必须写明该栏的名称,即要能反映表身中该栏信息的特征或属性.每个表需要有中文表题和对应的英文表题.所有表以“表1,表2,……”顺序编号,对应英文以“Tab.1,Tab.2,……”顺序编号..表随文放置、先文后表、置于文后附近、但不宜离得太远.

中文表题样式:黑体,5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无首行缩进,段前段后0行.

英文表题样式:Times New Roman ,5号,居中,单倍行距,不用缩进字符,段前段后0行.

单元格内容样式:宋体(中文)或者Times New Roma(英文和数字),小5号或者6号,每个单元格首行无缩进,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如果是数字保证同一列的所有小数位数相同.

表注样式:宋体(中文)或者Times New Roma(英文和数字),小5号,单倍行距,段前段后0行. 单位:一列里的所有量的单位相同,采用用量和单位相比的形式.m·s-1 表示m/s. μg·cm-2 表示μg/cm2 .

例1:

表1 中文标题

Tab.1 English table tittle

*** ** *** ** ***

****

4 5 1 9

*****/m

5.60 78.09 56.91 13.34

****/(m·s-1)

3.002 5.457 2.534 3.200

****/(μg·cm-2) 0.002 0.453 0.562 0.40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