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6篇) 三(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考专题】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16篇) 三(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7e17b2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a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

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

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

【注释】①融然:和悦的样子。②畜:通“蓄”。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1.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 愠( ) 辍( ) 但( ) 2.文中有许多带“之”的句子,请找出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 例句:高卧北窗之下。

答句: 3.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未 尝 有 喜 愠 之 色 惟 遇 酒 则 饮 时 或 无 酒 亦 雅 咏 不 辍。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5.陶渊明无论是穷困之时,还是酒醉之后,都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超然物外的心态。请在文中找出与“晏如也”意思相近的另一个句子。

6.请在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陶渊明性格特征的8个字。

7.积累链接:请默写出《竹里馆》一诗中王维在竹林独自弹琴的诗句。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明)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面语句加点的词语。 ①余拏一小舟( ) .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高度写意、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烘托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意境。

B. 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偶写人物,亦口吻如生,流露出作者的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情怀。 C. “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用白描的手法表达出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D.文章结尾写舟子喃喃自语,借舟子之口,点出一个“痴”字。从侧面写出俗人无法理解文人的高雅,展示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8.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儿怠,则少加夏楚 怠:__________ (2)至夜分 至: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译: (2) 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

译: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B.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C.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D.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4.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恰当的标题。

5.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9.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骥①不称②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③,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④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⑤,犹可二百里;褫⑥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⑦而不苟取,力裕⑧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岳飞《论马》)

【注释】①骥(jì):良马。②称:衡量。③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④介胄:披上战甲。⑤酉:酉时,指傍晚。⑥褫(chǐ):解除,解下。⑦受大:指饮食量大。⑧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故常奇之( ) ⑵比行百余里( ) ⑶安求其能千里也( ) ⑷一食或尽粟一石( ) 2.下面各组中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以千里称也。 ②骥不称其力 B.①其真无马邪? ②称其德也。 C.①执策而临之。 ②介胄而驰 D.①虽有千里之能。 ②故常奇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⑵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4.甲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共同道理?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玠在任岁馀,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1.下列句中的“之”与“高宗患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之市 B.无案牍之劳形 C.久之,目似瞑 D.撤屏视之

2.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褚玠少年丧父,是叔叔褚随将他抚养成人。褚玠小时就有美好的声誉。

B.褚玠由于中书舍人蔡景历的推荐,出任山阳县令的。高宗一开始并不赞同,后来才勉强同意了。

C.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休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

D.皇太子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许: ②高宗患之 患: ③乃除戎昭将军 除: ④鞭之一百 鞭: 4.翻译下列句子。

(1)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

译:

(2)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

译:

1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双清溪水 ①

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

②③

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

(选自袁宏道《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数日阴雨,苦甚 ( ) (2)遂不能寐 ( ) (3)邀石篑起 ( ) (4)响者乃溪声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2)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

3.文中“石篑大笑”的“笑”非常传神,试分析石篑笑的原因。

4.作者为什么要极力刻画友人石篑的情绪变化?

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