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初一期末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512da95fbfc77da369b12b

5、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四、《虽有嘉肴》训练(二)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虽有佳肴(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3)教学相长( )(4)教然后知困(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下列选项中,划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饭疏食饮水 虽有嘉肴,弗食 B.虽有至道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学而时习之 D.然后能自强也 有朋自远方来 4、文章中哪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1分)

5、说一说自己对“教学相长”的理解。(2分)

第三篇:寓言两则

一、翻译下列句子

①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马无故亡而入胡

5

③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④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⑤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二、解释划横线的字的意思。

天雨墙坏( ) 不筑( ) 亦云( ) 暮而果大亡其财( ) ( ) 其家甚智其子( ) 人皆吊之( ) 马无故亡而入胡( ) 此何遽不为福乎?( ) 居数月( )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家富良马( ) 其子好骑( ) 引弦而战( ) 死者十九( ) 此独以跛之故( ) 父子相保。

三、《塞翁失马》综合练习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 (2)居数月

(3)人皆吊之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

4、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6

第四篇:《世说新语》两则

一、《陈太丘与友期》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下列选项中划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 B. 太丘舍去 不舍昼夜 C. 是非木杮 则是无信 D. 去后乃至 乃石性坚重 3、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5、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6、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二、《咏雪》综合练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第五篇:《论语》十二章

1、下列划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为有源头活水来 B. 吾日三省吾身 初日照高林 C. 温故而知新 此独以跛之故 D. 回也不改其乐 乐亦在其中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文章内容多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5、写出四个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