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山文化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马陵山文化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789d70a417866fb84a8e5e

第四章 风土民俗

同全国各地一样,马陵山的风土民俗,很有地区性特点,很有文化底蕴,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一、生产习俗

马陵山区,人们对作物的种植,重适时、深浅。清明前后种高粮玉米,谷雨种谷子黍稷,夏季作物起麦茬就抢种,秋分种小麦。蔬菜也是同样。春菜过了三月三就要种,秋菜过了处署就要种,并根据种植经验,编成谚语,如:“三月三方瓜葫芦往下安”、“榆钱子落地耩谷子黍稷”、“六月田,早一宿高一拳”、“头伏种,二伏薅、三伏就长胡萝卜羔”、“去暑来寒种菜田”、“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早稻早麦十年九得”,“春天多旱,春种稍深;夏季多雨,夏种要浅。”、“六月豆,半边露”。

人们对作物成熟都抓紧收获,谚云:“蚕老一时,麦老一晌”,风雹、雨等自然灾害不时即将降临,威胁很大。谚云:“青割麦出好面,青砍高梁出好饭,青割谷子是憨蛋。”

解放前,农民迷信,一遇旱天,就盼雨求雨,认为农历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是下雨的日了。谚云:“大旱不过五月二十八,七月七牛朗织女会天河,见面流泪就成雨。”又说:“重阳不下,盼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这些节如不下雨,就向天求雨。水灾求神,雹灾求神,虫灾也求神,总之,靠天等雨求神的思想严重,解放后,才逐步废除。

二、生活习俗

帽巾。清末民初,平民百姓,春秋季节戴瓜壳帽,冬季戴土耳其帽或毡帽头。民国中后期,有戴黑布缝制的“三片瓦帽”。未婚女青年多戴绣花女勒帽,已婚女子头顶青首巾(长方黑布做的)。夏天男女戴斗蓬,富人冬春戴礼帽、裘帽;女戴丝绸绣花勒帽、还有绒、裘帽,夏天戴草帽。

建国后,20世纪50年代戴“八角帽”,冬戴“栽绒三片瓦帽”;60—70年代,男多戴“军式帽”、“单帽”;女多以方巾或长方形围巾包头。80—90年代戴各式各样美观大方的前进帽(鸭舌帽)、太阳帽等,女多戴各式针织帽,冬季人造毛、人造皮以及羽绒服上的风帽也应运而生。

17

服装。清至建国前,衣着多是传统中装,肥大舒适、穿脱方便。男穿对襟上衣,钉纽扣3、5、7、9个不等,时有四六不成人之说,故而不用双数。前襟下方各缀一布袋。下穿直裆大腰裤,束自制棉线束腰带。冬天男穿偏大襟、小袄,布带扎腰,不扣纽扣。女穿单、棉偏襟上衣,在大襟里小襟上钉口袋,下穿直裆大腰裤,扎脚带扎裤脚。不论男女都是自织的粗布,多为黑、白、蓝三色,俗云:“要想俏,得穿皂”,可见时人喜爱黑色。蓝底白花粗布是小孩的衣料,富人穿丝绸,男长袍马褂、宽脚裤,亦有穿制服的;女穿绣花宽袖上衣、着宽腿裤,或穿绣花裙和旗袍,衣料艳丽。

建国初期,绝大多数仍着旧式中装,部分时髦男子穿中山装,女穿列宁装。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防服时兴;70年代热衷军衣、棉猴;80年代国防服、西装逐渐多起来;90年代喇叭裤、牛仔裤、健美裤流行开来。年轻女子穿连衣裙、百褶裙、筒裙、西装裙等。针织毛绒衣成为男女老少喜爱的服装,面包服、羽绒服、呢子外套、呢子大衣为上品,儿童服装款式新颖,花样繁多而且衣料更是争奇斗妍。

鞋袜。建国前,男女都穿圆口鞋,女鞋前头绣花或割花。手工缝制鞋袜,部分女子缠足,冬穿棉鞋、草蓊、蒲鞋等。富者夏天穿 草鞋、木鞋,少数穿胶鞋、球鞋。建国后,尼龙袜代替了线袜。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塑料鞋、皮革鞋、胶鞋、棉鞋日益增多,花样新颖、款式美观大方。女青年穿高跟鞋、深浅胶靴、长筒袜子多不胜数。

发式。男,清代剃发梳辫,民国后剪辫剃光头,部分青年留分头。建国后,留一边侧、分头。20世纪60年代男喜留平头、大背头;70年代留满发。妇女由留独辫改有双辫、“二道毛”,已婚妇女握纂。80年代双辫渐少,留披肩发、马尾式。90年代女青年烫发渐多,发式新奇,染黄发者出现,烫发比较流行。

首饰。妇女旧时喜戴发网、花簪、发卡、耳坠、手镯、戒指等;幼儿多戴“长命锁”、“银手镯”,但首饰质地不同。富裕人家为金、银、宝石等;清贫之家多为合金、铜、镀银等。建国后,佩戴首饰之风一度绝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乡妇女尤其青年妇女佩戴首饰日渐增多,除传统首饰外,90年代女青年订婚流行彩电、摩托车、“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戴各色眼镜者日渐流行。

胡须。解放前,男在子女婚后留须,上有老父只留上唇须,否则

18

被视为不礼不孝。解放后,农民老年男子留须仍然很多。20世纪80年代城镇少部分青年人留胡子,自认为“帅”气。90年代农村老年人仍有留胡须的,自认是“传统美德”。

饮食。因为是杂粮产区,煎饼、糊涂(稀饭)是传统主食。解放前生产落后,产量很低,山区岭地,土质瘠薄,多栽地瓜,食瓜干煎饼,喝瓜干糊涂。涝洼湖十年九涝,人食掺合野菜、树皮、糠秕蒸窝窝头糊口。

现在,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小麦、大米成为群众主食,麦煎饼、大米饭、以麦面做成的水饺、油饼、面条、馍馍、卷子、烤牌、锅饼、烧饼、包子、油条等已成为农家的家常便饭。原来,豆芽、豆腐是郯城人民的主要副食,大头菜(辣疙瘩)、勺头菜用盐浸淹加火煮成的黑咸菜,长年吃用。冬春季节将大豆煮熟使其发酵后成臭豆,再加上切好的萝卜片、盐、红辣椒而拌成的酱豆,是群众的主要小菜。另外咸萝卜干、咸韭菜花也是当地人爱吃的小菜。蔬菜以白菜、韭菜、萝卜食用最广,既可做菜,又可制成水饺、包子馅。辣椒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谚云:“要拉馋,椒子盐”、“椒子炒鸡蛋,辣死也情愿”。人们特别喜吃椒子炒小虾,大葱或萝卜沾酱。还有土豆(马铃薯)、芸豆、豆角、方瓜、茄子、芹菜、菠菜、黄瓜等。现在,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蔬菜的品种越来越丰富。甘蓝菜、西红柿、蒜黄、蘑菇、油菜、大蒜、辣姜等也是人们喜吃的调味蔬菜。肉类:原来,汉族以猪肉为主,牛羊肉次之,还有兔肉、狗肉、驴肉等。现在,人民经济富裕,多食牛、羊肉,鲜鱼、海虾、鸡、鸭、鹅肉、蛋,牛奶也成了人们的爱好的食品。鱼类:以鲤鱼、草鱼、家鱼繁殖多,长得快,价格便宜进入家庭餐桌。海鱼以带鱼、白鲢、巴鱼、黄花鱼等。此外粉皮、粉丝、豆腐、豆腐皮、豆腐干等一直是人们食用量较大的副食品。

人们惯于一日三餐,早餐副食、点心、小菜。中餐、晚餐有干有稀,做菜相辅。冬季农闲一日二餐,饭菜并重。

马陵山人好客,客来殷勤招待,一般人家备烟、酒、茶饭菜待客。建国前,吸旱烟、喝散白酒、喝白开水。富者吸水烟、喝茶水,吃面食。贵客至,酒后吃面条,取意“常(长)来常(长)往”、“亲戚关系扯不断”,后再给干的吃,如馍馍、油饼等。不吃水饺,认为吃水饺会把亲友关系“捏死”了。菜用八碗四盘,条件好的多至十碗、

19

十二碗不等,但不用单数。鸡、鱼、肉、蛋必有。主人经济条件差的也有用四盘两碗至六碗。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次越来越高,山珍海味亦是常见。

住宅。马陵山居民喜面南的房屋,冬暖夏凉,故主房多为向南的堂屋。可在堂屋两侧建东西屋。南边建南屋,东、西、南、北屋都有,称“四合院”。旧时“四合宅”多是堂屋三间或五间,长辈居住;东西屋各为两至三间,低于堂屋,晚辈居住或作仓库,南屋一至三间,东首作灶房;牲畜栏、厕所设在西南隅。房屋之间以院墙连接,大门开在正南或东南,有的以南屋作过道屋,也有建门楼的,迎门设影壁。这在解放前是最理想的住房,或开其它方向的大门。

房屋历史相沿为起脊式。房顶苫麦草,土夯墙,亦有用泥垛、土坯垒的墙,木板门、木窗棂。富裕人家,用砖垒墙,用瓦苫房顶,为防匪盗建炮楼,砖瓦都是灰色。穷苦人家,只盖堂屋两至三间,另加一间灶房。

建国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建房标准逐渐升级,20世纪60—70年代块石基、砖石垛、半草半瓦的屋为特点。80年代,普建瓦房,并添走廊,屋宽由3米多发展到7米多,五檩檀发屋到七、九、十一、十三檩檀。房高由2米多发展到3.5米至4米。玻璃门窗代替木门窗,小窗门改为大窗门,直到能出入汽车、拖拉机。1990年以后,人们又学习外地经验建起砖瓦、水泥、钢筋结构的平顶房外加走廊;楼房一般建2至5层,高大、宽敞、通风、明亮、保暖、取光、新颖、豪华、实用。门可东西南北开,根据主人喜爱而定。现仅余少量草房已成为历史的残迹。

家庭用品。木器为家庭必备用品。建国前,一般人家有二抽桌、木柜、木箱、矮桌、坐几、长凳、小凳、小床等。富贵人家还有高八仙、地八仙、太师椅、条几、大站橱等。解放后至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为方桌等;80年代至90年代,钢丝床、席梦思床、沙发、高方桌、高低柜、写字台、大衣橱、菜橱、壁橱、高低床等也进入农家。有些富户改置了组合橱、圆桌、折叠椅、组合沙发、茶几、玻璃茶几等。旧式家具已被淘汰,多数人家讲排场阔气,以家具配套、式样新颖、做工精细、雕刻文雅为荣。

传统炊、餐用具是铁鏊、铁锅、铁壶、柴灶、葫芦水瓢、木勺、铁勺、秫秸莛盖顶、黑碗、沙壶、陶罐、盆、黑瓷碗、碟。建国后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