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山文化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马陵山文化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789d70a417866fb84a8e5e

有烧煤灶、煤油炉。20世纪60至70年代,煤球炉、搪瓷碗、盆、铝制锅等逐渐多起来。80年代至90年代白铁桶取代了土陶水罐,铝制水舀取代葫芦瓢,白瓷碗碟取代了黑瓷碗碟、铝制盖顶逐步代替了秫秸盖顶,塑料笊篱代替了秫秸莛竹笊篱。铝壶代替了砂壶,唯有烙煎饼鏊沿用至今。

清至建国初,木轮车为传统运输工具,一般人家用独轮车和毛驴,较好的户才用双轮大车,骡马轿车,自行车很少见。进入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逐渐成为人们主要代步和运输工具。木轮车被淘汰,代之以胶车、胶轮车。80年代至90年代拖拉机、摩托车进入农家,现在富裕户购置大小汽车,成了重要运输、代步工具。

三、称谓习俗

家长与晚辈之间的称谓 称曾祖为“老太太”、“太太”;称曾祖母为“女老太太”、“太太”。沂、武河两岸对曾祖父称“老爷爷”,曾祖母称“老奶奶”;称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称父亲为“爹”或“大(da)”;殡丧礼上哭“爷”,俗云:“叫大轻,叫爹重,哭个爷送了命”;称母亲叫“娘”。建国后,称父亲为“爸爸”,母亲为“妈妈”者居多。称父之亲兄、族兄为“大爷”、“二大爷”??;父之亲弟、族弟为“叔”、“二叔”??。称父之嫂为“大娘”、“二大娘”??;称父之弟媳为“婶子”、“二婶子”??。长辈对未婚晚辈直呼其乳名。对婚后生子者称某某(乳名)的爹,如小华的爹等。对已婚的女儿以婆家姓代替,如老刘家或小王家。夫妻向以你、我、他代称,生育子女后即以孩子某某的爹、某某的娘称之。解放后,互相之间直呼姓名者居多。兄弟之称哥弟,哥嫂对弟媳称弟妹,但多称孩子某某的婶子,对兄妻称嫂子。

亲戚之间的称谓 对曾外祖父、祖母称“姥爷”、“姥娘”;舅父、母称“舅”、“妗子”;母之姊妹称姨,姨的丈夫称姨夫,姑的丈夫称姑夫。小时长辈对晚辈呼乳名,大后曾外祖父母称“重外孙子”、“重外孙女”;外祖父母称男的为“外孙子”,女的为“外孙女”;舅、妗子、姨对男的称外甥,女的称外甥女;姑及姑夫对男的称侄子,女的为侄女;对姑舅的儿女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夫妻间对家庭成员的称呼,在公婆家妻随夫称,在岳父母家夫随妻称,但多数对岳父母称大爷、大娘或叔、婶,现多数已随妻称爹、娘或爸、妈。

21

四、交际习俗

旧时的跪拜礼已废止,只有年节和婚丧礼仪中仍在使用。作揖打躬也被淘汰。交往之间点头致意,挥手打招呼、告别、再见,握手最为普遍。如骑车行走时,见了亲友长者,下车问候,以示敬意。

民众交际往来,重礼仪,以礼相待。客人来,热情欢迎,请客人先行,进屋要让坐、献茶、敬烟,客人要双手相接。重要客人要留饭,以酒菜盛情招待。就餐时,客人坐上首,堂屋以北东为上,自坐下首,以南西为下。先给客人斟酒,后自己斟,自己先喝,旧俗有“先喝为敬”之说。吃菜用饭以客为先,席间言谈举动要热情文雅,等客酒足饭饱,主人再放碗筷,客人告辞,主人出门相送,如骑车,要推车相送,握手告别。与亲友交往礼尚,亲朋携物来访,必择物回敬,谚云:“来而不往非礼也”。与亲朋邻里相处,要讲信用、见义勇为,否则会被人指责“不够朋友”、“不够味”,断了往来。

现在社会交往中,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拾金不昧,已被公认。托人办事,热情称呼,并用“请问”、“请您”等语言以示尊敬;办完事要以“谢谢”之类语言以示感谢,而对方则以“不客气”以回敬。这些交往礼仪,使人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团结、融洽。

五、节庆习俗

春节。春节即农历的正月初一,放假三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俗称过年。进入腊月,先忙着向亲友赠送节礼;中旬,大家小户忙着置办年货。俗云:“赔不尽的闺女,办不尽的年”。有些户碾米磨面,割肉买鱼,杀鸡提酒,买糖果、鞭炮,请香购纸,做新衣等。部分穷户挎篼要饭,谓之“跑年”。接近节日,家家忙着蒸馍馍,做豆腐,蒸年糕,炸鱼,炸丸子,洗刷器皿,洒扫庭除,人人理发,以示辞旧迎新。做这些食品足取其吉祥之意,如豆腐、谐音“都福”,希求全家幸福;粘糕谐音“年高”,意为年年高;吃鸡吃鱼,谐音为“吉”、“余”,祈求新年吉庆有余。

春节家家贴春联(亦称对联),贴过门笺子。大门外放一横杠,意为“拦住金马驹子”,磨眼里插上青竹,谓“摇钱树”希求发财。是日早晨,男女老少换上新衣,把头天晚上包好的饺子、汤圆下熟后,端放在天地桌上(专供敬天用的桌子),焚香烧纸放鞭炮,全家跪拜天地,接着小辈跪拜长辈,长辈给小辈压岁钱。这个仪式叫“发纸”。发纸完,全家吃团圆饭,喝团圆酒。后男女出动,至宗亲邻里家祝贺,

22

对长辈行跪拜礼,称之谓“拜年”。路遇熟人抱拳祝贺“新年好”、“恭喜恭喜”、“见面发财”等吉庆话。对来拜年的长辈以烟茶相待,对近亲好友留以酒饭,年小的给糖果、花生吃,也有给压岁钱的。此日集镇上玩狮子、旱船、踩高跷、骑毛驴、说书、唱戏等。从早到晚爆竹声声,欢歌笑语,极为热闹。是日不准打骂,不挑水扫地,也不动针线、剪子,忌说不吉利话,如馍馍裂开了说笑了,饺子破了说挣了等。出太阳前不泼洗脸水,否则就为不吉利。多以桃树枝煮水洗脸,意为避邪。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节。这天家家吃汤圆,户户晚上放花灯。汤圆以糯米或黍米加水粉化,舂磨成面。用水和好,内包糖制成团,水煮熟即可食,寓意为全家团圆。

正月十五晚上,各家儿童挑着花灯先照老人的牙,再照自己的宅前院后花草树木,说照了不招虫。然后儿童挑灯走街串巷玩耍,如天气晴和,月光皎洁,又无风,谓之收灯,预兆五谷丰登,年景好。天气不好,谓之不收灯,飕风兆风灾,雪雨兆涝灾。今日看来实属无稽之谈,没有科学根据。不过太平年景,以此形式赏乐而已。

十五晚上又称灯节,各式花灯,争奇斗艳,青年人最喜放花,“花炮”、“气花”、五光十色,连响带花射上高空,风趣丛生。

正月十六“叫亲节” 或称“归宁节”,户户将出嫁的女儿叫回娘家过几天,谚云“正月十六好日子,大家小户都去搬妮子”。是日,小女孩讨众家米,拾柴做米饭,自炊自食,谓之“吃巧饭”,此俗已废。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俗谓“龙抬头”,是龙行布雨,天转暖和,百虫出蛰,民家有“炒虫吃”之习,欲把害虫炒死。早上用草木灰在院内、门前、路上撒画圆圈,谓之“旋拆子”,当中放上一把五谷杂粮,以示五谷丰登。这天早上吃面条,解放前有送面至土地庙敬土地老爷之俗,为求土地保丰收之意,现已废。

清明节。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昔日禁烟火,吃冷食,后与清明合二为一。这天户户插柳,说是纪念介之推的,人们添坟祭祖。“踏青”,学生由老师带领旅行“远足”,欣赏桃李争艳,万象更新,陶冶学生的性情,热爱大自然。还有放风筝之习,此俗至今。

解放后,机关、学校这天早上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3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这天家家门上插艾,吃粽子,煮鸡蛋吃,说是纪念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的,此俗至今建国前,孩童手足上系五彩色线,颈上带“端午锁”,还有用各色布缝制“香荷包”习俗,包内装艾、香草等,还有带五毒兜肚的(内画蝎子、蜈蚣、壁虎、蛇、蟾),说能祛邪保安,此俗已废。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如天气晴朗,家家都晒衣被,谓之晒龙衣。小孩春天种过牛痘或出过疹子,多在这天“烧满艾”。姥娘、舅、姨等亲人扎花、买烧饼、烤牌前来“退盘子”。主家设“供”敬“痘斑哥哥”、“疹母娘娘”,烧纸花,放鞭炮,祝贺小孩平安地过了疹痘关,并要蒸好喜馍馍(馍馍上点红点)送给姥姥等亲人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郯城第二个传统大节,谚云:“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此时农业大局已定,节前,亲友互赠节礼,城乡均备月饼、酒肉、瓜果等。中秋夜,全家团聚,饮酒合欢,吃月饼赏月,欢庆丰收。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老人节。旧时多为文人重视,是日赏菊吟诗。解放前,富家在这天决定长工的去留,订好下年的合同,故又称“下工节”。农民又把此日视为“雨节”,谚云:“重阳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辞灶。农历腊月二十四日,为辞灶日。说灶老爷要上天,人们向他辞行。此日家家将灶房、锅台、桌案、餐具收拾整齐,刷洗干净,贴上新灶老爷像,摆上麦芽糖、点心等,设供祭灶,由女主人烧香、纸,破供泼酒,烧纸马并祷告:“灶老爷,有饭你先吃,有事你先知,保俺四季平安,万事如意。”“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行跪拜礼,辞灶后,大家分食糖果。解放前,官宦人家或有功名的人家,都在二十三日举行辞灶仪式。此俗纯属迷信,建国后逐渐废除,仅存吃麦芽糖之习。

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晚上为除夕。这天早上举行接灶,即拿把麦穰或几张火纸到粪堆上烧烧,意为把灶老爷从天上接回家过年。此俗基本废除。这天要打扫庭院、贴好年画、春联门神、门笺,大门口安放栏门杠、备足柴、挑足水、炸好丸子、剁好馅子等,把过年的一切准备好。晚餐吃米饭、酒菜从丰,合家聚餐,剩下的饭菜要放在锅里“压锅”,谓之“隔年陈”,寓意明年富有。饭后上林祭祖,傍晚在岔路口“上孤坟”,意为施舍给少儿缺女的鳏寡孤独死者。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