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陵山文化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陵山文化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789d70a417866fb84a8e5e

秉烛四照,全家老少围火盆坐,吃枣或糖球一类带核的食品,谓之“吐银子”,啦家常熬夜,谓之“守岁”,传说越能熬越活的年岁大,故有通宵不眠的。1984年后,随电视普及,大多在家中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六、婚嫁习俗

婚嫁旧习。建国前,婚嫁都以旧习进行,全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一般经过提亲、合年命、相亲、定亲、传启、查日子、结婚等步骤。男女成亲要门当户对。男女当事人不能自主,决定权在父母,无父母从兄嫂。

男女到谈婚论嫁年龄时,先由媒人向男女双方的父母提出,除媒人介绍外还通过各自的亲友打听对方的情况。如家境、人口、职业、年龄、长相等。如果双方父母比较满意,就进行合年命,要是属相相克就合不着,不能成亲,便婉言谢绝;属相不相克就“合着了”,媒人带女方让男方父母看;带男方给女方父母看;男女双方不能相见,双方父母都同意了,即择吉日“递小柬”定亲。“递小柬”也叫“传小启”,即男方买两身衣服用包袱包着,托媒人送往女方家,女方再从男方送衣物中抽出一件或另购合适衣物作回礼。婚姻定后再约定吉日“传大启”,就是媒人(多为老年妇女)找一男人(多为媒人的丈夫)代理,另外再约定一人,参加男方“传启”仪式。饭后将写好的婚约连同男方买好的衣料、首饰、化妆品等物用花包袱包好,包袱不能系扣,要以针引红线绾上,表示穿针引线已成,包袱里还放一小包盐、两棵艾、两棵葱、一双鱼、一小包麸子、两棵万年韭等(富家用盒子、盒子上放一公鹅,进庄呼叫),以谐音表示男女双方有缘分,相亲相爱,匆匆有余,福寿双全。传启的两人送往女方家,女方家也要买一件或一身衣料、写好婚约,宴席完毕再回给男方,谓之“回启”。婚约当时就是法定的凭证。传启后双方各执婚约以定终身,不能变更。故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之说。程序完毕,双方约定婚期,据双方的生辰八字命相等,找人查日子,定结婚时间、发嫁时间、上轿(或上车)方向、嫁女婆所忌属相等事宜,写在柬上,买上礼物送往女方家,谓之“送喜日子”。女方按具体日期及注意事项安排出嫁。其父母为女操办嫁妆,俗云“陪不尽的闺女,办不尽的年”。婚期临近,男女双方的亲友各送礼品及钱。送女方的谓“填箱”,送男方的谓“封喜礼”。结婚前三天,男方向女方“下衣裳”。结婚前一

25

天,男女双方各自上坟祭祖,谓之“上喜坟”。结婚这天,不论冬夏新娘要戴凤冠、穿红袄、着彩裙、蒙“蒙脸红子”、穿黄橙鞋、坐轿或坐车。要有“送女婆”陪送,邻居抬送嫁妆,山区也有骑毛驴的。临走时放鞭炮,谓之“发嫁”。新娘坐轿或坐车走在路上遇到桥沟要贴“青龙”贴子,以避不吉。路上遇到对方来了“新娘”有“抢上”之风,东西道相遇都向北抢上;南北道则向东抢上。往往为抢上把新娘挤下沟河。婚日男方各门遍贴喜联。新娘到,男方放鞭炮,新郎盛装相迎。新娘下轿(或车),闹喜的把新娘的黄绣鞋扒去,看其脚小,大家赞赏,并以两块红毡(或红席)替换铺地,有女婆扶着新娘从毡上走过,新娘进大门,童子抱斗众人向新娘头上撒高梁、麸子、枣、栗子、钱等。意乃新娘早生贵子,有福有钱。进入院内供桌前,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互拜。旧时妇女只有为新娘时地位最高,新娘在上首。之后踏着红毡进入洞房,坐在床沿上,谓“坐帐”。新郎把新娘的“蒙头红子”用烟袋挑下,把嫁妆抬进新房,设宴款待送嫁的,新郎新娘同吃“长生面”,喝“交心酒”。接着请客坐席,菜上齐新郎由长辈或兄长带领到宴桌为客敬酒。新婚期间,允许晚辈或同辈闹房,要喜果子吃。比新郎年小的小叔还可以参加,大伯绝不进新房。新娘、新郎要分喜果子给闹房的吃。婚后三天早上,新郎新娘要向长辈“磕喜头”,情头的要给新夫妇“磕头钱”。婚后第四天女方要来人“瞧”,要来两辈人,意为看望女方在婆家是否高兴。男方对来瞧的客人要以丰盛的午宴款待,请人作陪,酒饭后,女方来客多向男方主人说些小女少教、诸多不足、望多包涵等套话。男方主人则以转告亲家放心等套话相答。

满月,新娘回娘家,谓之“回门”。俗云“七穷八富九做官,新人不过十二天”因此回门都 是九天,亦称“过九天”。九天过后,女方父母操办好鸡、鱼、肉、粉条、给公婆做的鞋,由女方父亲送回婆家,男方以丰宴款待,并请人作陪。

婚礼完毕,男方以礼品赠媒人,以表谢媒。

生育喜庆。妇女生小孩曰:“得喜”。旧社会重男轻女,生男孩谓大喜,生女孩谓小喜。生育三天要挂红报喜,在大门上挂一块红布附枣、花生、栗子、男孩另加弓箭,以示生男育女。男方要煮染红鸡蛋,取九十九个(其中放两个生的,意为喜不足,有生头)送往女方娘家报喜,并约定几天后“送米糖”,一般女孩九天,男孩十天或十

26

二天。姥娘及姑舅两姨等主要亲友带着米、面、红糖、鸡蛋、童装等物前往男方贺喜。亲友们见小孩要给见面礼。主人设宴款待后,要分赠红鸡蛋、喜馒头等回礼,送米糖之前,庄邻亲友买红糖、鸡蛋、面条、童装等前往赠贺。主家以红鸡蛋回礼,一般给五个、七个至多九个,为五子登科、七子团圆,喜不足吉庆之意,此俗至今。

生日寿辰。过去没有过生日的习惯,只有少数人给老年人过生日的。到生日这天吃顿面条,寓意长生不老。1979年后,随生活水平提高,给小孩、青年过生日已成风俗。

解放前,祝寿只有富贵人家,对年到六十以上、七十、八十才有祝寿。一般人家送寿礼祝贺,主人宴请诸客,或唱戏。多借此显示自己福寿双全,有财有势。平民百姓,年至六十以上的老人,儿女送些好食物给老人吃,或做件新衣给老人穿,以尽儿女孝敬之意。本县礼俗,有六十六吃他闺女一刀肉,七十整吃他闺女大锅饼,七十七吃他闺女一只鸡。人到六十六,闺女要亲手包六十六个小饺子给父母吃,并要一顿吃完,这样儿女就心满意足了。每到闰年闰月,已婚女儿要给母亲做闰月袜子、闰月鞋或做衣服,俗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说七十三、八十四是旬尾,儿女感到老人将不久于人间,送些好东西给老人吃,趁有生之年,以尽孝道。

七、丧葬习俗

丧葬旧俗。丧葬旧俗,封建迷信,仪式繁琐,大事铺张。俗云:“送殡如抄家”。为办丧事,丧主精疲力尽,负债累累,特别是殡送老的,不这样做,就被视为不孝。

人到老年,晚辈要为其预制寿衣寿木。寿衣多为蓝色,忌用黑色,单棉衣褂、鞋袜帽子都有。寿木以柏木为好,楸木次之。且越厚越好,并以油漆涂之。临终咽气前,儿女要守护身边,并为其剃头梳头,洗脚,穿好寿衣。咽气时要把死者安放在灵床上(死者躺用的床),抬在正堂屋,头南脚北仰放着。咽气后,全家举哀痛哭。以黄表纸(谓蒙脸纸)蒙在死者脸上。把准备好的打狗饼(线穿小面饼)按男左女右挂在死者手脖上,说是到阴间过恶狗山打狗用的。饼数要与死者年龄相等。死了女的要烧纸土车子和纸人,为死者代步。死后当天要泼“倒头汤”,意向土地老爷报到。入殓时要举行销材,就是在棺里以七个铜钱摆成北斗星形,用三根麻放上,以麦填制的布枕头搁上,把尸体安放在内,儿女为之净面,就是用棉絮沾酒擦面。这是儿女亲人

27

与死者见最后一面。全体亲人哀泣哭涕。接着就“刹材口”,就是把棺盖上,用铁钉订上。棺头放豆油灯(谓“引魂灯”或“指路灯”)另有一个葬罐,上放葬饼。棺头地上放一陶盆,谓之“牢盆”,供烧纸吊孝之用。灵屋门前搭灵棚,棚内设供桌(亦称灵桌)。灵桌前铺席,供举行吊孝仪式之用。大门外放岁数纸,纸条数与死者岁数相同,并写上死者生死年月,享年岁数。

父母死后,儿女晚辈在举丧期间要带孝。儿子戴斜角大孝帽,麻匹箍帽,系棉絮蛋,死父系左,死母系右。父母皆死者两边都系。旧社会一夫多妻的,母、继母、小母死几个在右系几个棉絮蛋。着孝服,腰束拉腰绳,穿草鞋(又谓拖孝鞋),手执柳木哭丧棍,棍用白纸缠褒。儿媳、女儿顶褡头,钉麻匹,着孝服,白袜草鞋。用麻匹扎白布裤腿,拉腰绳,所谓“披麻戴孝”。孝帽要分辈份,孙辈、侄辈戴平角孝帽,女的区别于褡头的长短,儿媳、女儿要顶长褡头,其他晚辈顶短褡头,子婿、侄婿要系腰带。夫亡,妻要穿白带孝;妻亡,夫不带孝。吊客平辈及晚辈都是平角孝帽。

人死后,若是老殡要先停灵闭丧,得一切筹备好再举行“开丧”。先派人向亲友“报丧”,报告死讯殡期,亲友携带香、烛、纸、箔、礼,近亲至友还要掛祭帐(掛在客屋里),摆祭桌前往“奔丧”,吊纸。开丧时要请喇叭匠子数人吹奏,送殡的头天晚上要“清灵”,(就是把上三代宗亲亡灵请来)。一天三次向土地庙的路上“泼汤”,所有子孙后代及近亲都参加。用勺舀小米汤向路上泼洒以敬路神,意为祈求路神保佑亡灵平安至土地庙处,请土地老爷给办好入阴曹地府的手续。长子媳挑“引魂旗”为亡灵引路。吊客在灵桌前向死者行跪拜礼,孝子磕头回礼,孙侄要在灵棚两旁跪着“陪棚”,近亲晚辈要行九叩礼。女客奔丧要哭着来,孝眷哭叫相迎。礼毕、引客坐席,菜上齐后,孙侄辈要到席前叩谢。出殡前要辞灵,亦称“送三”,意把三代送走。出殡时,在路口行路祭,亲友行礼毕“摔牢盆”,就是把“牢盆”从孝子头上绕个圈儿就地摔碎,接着出棺上林。至墓近百步时要“跑林”、“抢风水”,把棺木安放在地理先生预先选好的墓穴里(富者以砖砌墓)。把预先准备好的丧饼向死者“破供”后分给儿子带回家,放在粮囤里,三天后食之,意为儿孙“厚实”。已婚女儿用彩纸扎的“金库”、金山银山、童男童女等进行焚化。下葬后,乡亲们持锨培坟,以尽生前相处之谊。事毕,丧家设宴酬谢,称“回礼席”,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