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86572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0

word文档,可自行编辑,欢迎下载使用。

A. B. C. D. 【答案】B

【解析】A.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氧化铁能够与金属铝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铁,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正确;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错误;D.蔗糖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与氢氧化铜反应,错误;故选B。 15.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 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 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D

【解析】A.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因此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A项正确;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这说明氯水

中含有Cl,B项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气体是CO2,这说明

氯水中含有H+,C项正确;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反应中有氯化铁生成。由于氯气也能把氯化亚铁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项错误;答案选D。

16.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SO42-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该气体一定是SO2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B 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word文档,可自行编辑,欢迎下载使用。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D 气体 【答案】B

【详解】白色沉淀也可能为AgCl,若先加盐酸排除干扰,不生成沉淀,再加氯化钡生成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A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加入氯水

2+

后溶液中出现了铁离子,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B正确;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不一定

2-

该钾盐是K2CO3 为SO2,也可能为其它强氧化性气体,如氯气、臭氧等,C错误;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则溶液中可能含有CO3、HCO3,或SO3、HSO3-,D错误。

17.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中,如果转移0.4mol电子,则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 ) A. 0.4mol B. 0.2mol

C. 小于0.4mol D. 小于0.2 mol 【答案】B

【详解】Cu和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由方程式可

2--2-

知,1mol硫酸被还原时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mol×(6-4)=2mol,所以如果电子转移0.4mol,则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0.2mol,答案选B。 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Fe(OH)3+3H+=Fe3++3H2O

B. 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2OH-+2H2O

C. 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 D. 向FeO中加入稀硫酸:2FeO + 8H+ + SO42- =2Fe3+ + SO2 ↑+ 4H2O 【答案】B

-2+

【详解】Fe(OH)3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反应生成I2和Fe,离子方程式为2Fe-+2+

(OH)3+2I+6H=2Fe+6H2O+I2,A错误;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

NH3↑+SO32-

足量的NaOH溶液电离出的OH,既与NH4反应,又与HSO3反应,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书写正确,电荷和原子都守恒,B正确;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

--+

成I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C错误;向FeO中加入稀硫酸, FeO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word文档,可自行编辑,欢迎下载使用。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D错误。本题选B。

19.为鉴别K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有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 ...

A. 分别配成1mol/L的溶液,各取1mL滴加1滴酚酞试液,比较颜色深浅

B. 分别取样在试管中加热,将可能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 C. 分别取样配成溶液,滴加Ba(OH)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D. 分别配成溶液,用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必要时可透过蓝色钴玻璃) 【答案】C

【详解】K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大,溶液碱性较强,可滴加酚酞检验,碳酸钾溶液颜色较深,A正确;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浑浊,B正确;K2CO3和NaHCO3均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二者分别含有K元素、Na元素,焰色反应现象不同,通过焰色反应可以判断,故D正确。 故选C。

20. 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 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任何酸 D. 用带玻璃瓶塞的试剂瓶盛放NaOH溶液 【答案】A

【解析】A晶体硅常常用来制作半导体材料。B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C中二氧D中氢氧化钠会与玻璃反应生成具有粘化硅会与氢氟酸反应,故二氧化硅能够溶于氢氟酸。性的硅酸钠,导致盖子无法打开。 2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B. 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能一次鉴别NaCl、NaBr、KI三种失去标签的溶液 C.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 某浅黄色的溴水,加CCl4振荡静置后,上层显橙红色 【答案】B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word文档,可自行编辑,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A、试纸变蓝,产生碘单质,说明此物质具有氧化性,可能是Cl2、O2、O3等,故A错误;B、分别生成AgCl、AgBr、AgI沉淀,沉淀颜色分别是白色、淡黄色、黄色,因此可以一次鉴别三种溶液,故B正确;C、I2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是I-,故C错误;D、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利用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因此下层显橙红色,故D错误。 22.11.2g Fe加入一定量的HNO3充分反应后,生成Fe2+、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将生成的气体与一定量的O2混合后通入水中,最后无气体剩余,则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

A. 0.12mol B. 0.14mol C. 0.2mol D. 0.13mol 【答案】B

【详解】由题意可知,铁还原硝酸的量与氮的氧化物与O2完全反应生成硝酸的量相同,即铁失去电子的数目与O2得到电子数目相同。11.2g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Fe全部溶解,生成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所Fe2+的物质的量为0.04mol,Fe3+的物质的量为0.16mol,2+0.16mol×3=0.56mol,由得失电子守恒,O2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共失去电子为0.04mol×

0.56mol,所以O2的物质的量为0.56mol/4=0.14mol,故选B。

23.10mLN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气体的体积变为5mL(相同状况),则CO2和NO的体积比不可能为( ) A. 1∶1 B. 1∶2 C. 2∶1 D. 3∶2 【答案】B

NO、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发生反应有2Na2O2+2CO2═2Na2CO3+O2、【详解】(1)(2)2NO+O2═2NO2,假设参加反应的CO2为x mL,NO为ymL,则x+y=10,由方程式得以下关系:

①2CO2 + 2Na2O2 = 2Na2CO3 + O2 2mL 1mL xmL mL ②2NO + O2 = 2NO2 2mL 1mL 2mL ymL mL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