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解答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解答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ccb3b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3a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

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γ{n(O2)/n(NH3)}=1.25,实际生产要将γ值维护在1.7—2.2之间, 原因是 。

温馨提示: n(O2)是可以认为是表示氧气分子堆积数目的一种物理量。n(O2)数目越大,说明氧分子堆积数目越大。

20XX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测试

(第25届天原杯)复试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答案 A 题号 9 答案 C 2 AB 10 BD 3 C 11 D 4 B 12 BD 5 D 13 B 6 B 14 C 7 D 15 AD 8 AD 未注明分值为每空1分,其他正确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1 【解析】

A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清洗油污,故A正确

B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故B错误 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不是铝合金;故C错误

D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能 吸附净水,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但不具有消毒作用,故D错误 2 AB【解析】 A、由该物质的分子模型图可知该物质的分子由五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所构成,因此该物质的化学式可写为C5H4;故A正确;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B正确;

C、由该物质的化学式C5H4可知该分子由5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因此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是4:5;故C不正确;

D、可根据方程式中两种物质与氧气的质量比求解,化学方程式如下:

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6:64=1:4,C5H4燃烧的反应中C5H4与氧气的质量比是64:192=1:3,相当于每1克的两种物质燃烧,甲烷消耗氧气的质量是4克、该化合物消耗氧气的质量是3克,显然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少. 故D不正确; 3 C【解析】

A.错误。由于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的有效成分都是乙醇,故而也被一些不法商家用来制作食用酒。

这种酒被人饮用后就会产生甲醇中毒,所以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也叫毒酒。甲醇有较强的毒性,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误服一小杯超过10克就能造成双目失明,饮入量大造成死亡。致死量为30毫升以上,甲醇在体内不易排出,会发生蓄积,在体内氧化生成甲醛和甲酸也都有毒性。

B.错误。浴室洗澡时多半是门窗紧闭的,不通风,热水器使用时候消耗氧气多,造成室内缺氧,缺氧情况下如果继续使用,那就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会中毒。

C.正确。向蔬菜大棚内通入适量的CO2 ,目的就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D.错误,胆矾是硫酸铜 铜离子是重金属离子 对身体有害

4 B【解析】海水中的溶剂是水,由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说明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所以溶液质量也减少,由于溶质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5 D【解析】:

A.二氧化碳和镁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2Mg+CO2=C+2MgO,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 B.氧化铁和金属铝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发生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符合;

C.钠、镁等活泼金属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的金属化合物和氢气,C2H5OH 与钠反应生成C2H5ONa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D.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符合; 6 B【解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加到水中,而不能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故错 B. 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镁离子与碱反应生成Mg(OH)2沉淀。 C.过滤操作用利用玻璃棒引流,将浊液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故错 D.灼烧固体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故错

7 D【解析】:由于烧碱具有吸水性,故会潮解,导致天平右边质量增加,左边不饱和食盐水溶剂水减少,溶液变浓,质量减少,所以天平指针偏右 8 AD 【解析】:

A、该方法过程中需高温分解石灰石制备氧化钙,故能耗大,故正确 B、该过程中,氢氧化钠、碳酸钙都回收循环利用 ,故错

C、“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应该是过滤,目的是通过过滤得到碳酸钙沉淀,故错 D、甲醇工业上可用CO2制备,故正确 9 C【解析】

A 戴维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电化学领域,元素周期表不是他研制的 B 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

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正确;

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错误.

10 BD【解析】

A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比例混合而成,乙醇含量较小且乙醇价格也不太低,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大大降低油料价格,故错误

B乙醇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故正确 C农作物通过发酵可以制取乙醇,故错

D制取乙醇可消耗大量的粮食,从而有助于促进粮食转化,提高农民收入,故正确 11D【解析】

粗盐中的NaCl及CaCl2、 MgSO4都溶于水,要将杂质除去必须将CaCl2和 MgSO4转化为沉淀,连通泥沙一起过滤除去。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1)、加过量BaCl2溶液,与Mg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MgCl2;

(2)、加过量的Na2CO3溶液,与CaCl2和(1)中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BaCO3沉淀和氯化钠;

(3)、加过量的NaOH溶液,与(1)中生成的MgCl2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氯化钠;

(4)、过滤,滤出前面生成的沉淀和泥沙;

(5)、加适量盐酸,与(3)中过量的NaOH溶液和(2)中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因此,操作顺序应为⑤④②①③

12BD【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氢>铜>银,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说明铁全部参加反应;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先与氧化性强的物质反应,硝酸银的氧化性强于硝酸铜,所以加铁粉首先与硝酸银反应,如果没有硝酸铜,则一定没有硝酸银。.故选B D 13B【解析】

设Cl-为x个,依据电荷守恒有: Na+ SO42- OH- Cl- 8个 1个 2个 x个 所以8×1=1×2+2×1+x×1 解得x=4

所以Na2SO4=2Na++SO42- 1 1 NaCl=Na++Cl- 4 4 NaOH=Na++OH- 2 2

则溶液中Na2SO4、NaCl、NaOH个数比为1:4:2. 故选B.

14C【解析】根据无水硫酸铜的溶解度为40g,可得8.4g滤液中含硫酸铜2.4g,水6g,则晶体中含水15-6=9g,晶体质量=9*250/90=25g,其中硫酸铜25-9=16g,所以硫酸铜总质量=2.4+16=18.4g. 15AD【解析】分析:先根据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它们的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由于反应后生成物中没有气体,所以参加反应的气体分子个数就是减少的气体分子数,没参加反应的气体是剩余气体即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

解答: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氢的分子个数比为:1:2.

A、如果m与n的比值为1;5,假设m是1个分子,n是5个分子,则消耗了2个硫化氢分子,剩余3个硫化氢分子,所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与反应前的分子数比为3:6=1:2,故A正确;

B、如果m与n的比值为1;3,假设m是1个分子,n是3个分子,则消耗了2个硫化氢分子,剩余1个硫化氢分子,所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与反应前的分子数比为1:4,故B错; C、如果m与n的比值为1;1,假设m是1个分子,n是1个分子,则消耗了0.5个二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