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动力学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第11章动力学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dafa4ba76e58fafab00372

dc(COCl2) / dt = k c(Cl2)n·c(CO)。当温度及CO浓度维持不变而使Cl2浓度增至原来的3倍时,反应速率加快到原来的5.2倍,则Cl2的分级数n为:( )。

(1) 1 ; (2) 2 ; (3) 3 ; (4) 1.5 。 13、 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 )。

(1)k1cA-k2cDcB ; (2)k1cA-k-1cB-k2cDcB ; (3)k1cA-k-1cB+k2cDcB ; (4)-k1cA+k-1cB+k2cDcB 。

14、对 H2 和 O2 的爆炸反应的研究表明存在压力的爆炸下限,这是由于:( )。 (1)发生热爆炸; (2)链传递物与器壁碰撞而销毁 ; (3)链传递物的气相销毁 ; (4)杂质存在的影响 。

15、在下列各速率方程所描述的反应中,那一个无法定义其反应级数。( )

1dc(HCl)dc(HI)?kc(H2)??c(Cl2)?2; (1)?kc(H2)?c(I2); (2)dtdt1dc(CH4)dc(HBr)kc(H2)??c(Br2)??k?c(C2H6)?2?c(H2)。 (3); (4)?c(HBr)dtdt1?k'c(Br2)k2??Z则 B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B ;B + D?dcB是:dt1216、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 kJ·mol-1,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其反应速率系(常)数约为原来的:( )。

( 1 ) 2倍; ( 2 ) 3倍; ( 3 ) 4倍; ( 4 ) 5倍。

17、若反应速率系(常)数k的单位为浓度·时间-1,则该反应为:( )。

(1)三级反应;(2)二级反应;(3)一级反应;(4)零级反应。

??2Y,kA是与A的消耗速率相对应的速率系(常)数,则有:18、元反应 A?( )。

dcYdc?kAcA ; (2)Y= 2kAcA ;

dtdtdcdc1 (3)Y= kAcA ; (4)Y=kAcA2 。

2dtdt(1)

19、某反应的速率系(常)数k=5.0×10-5 dm3·mol-1·s-1,若浓度单位改为mol·cm-3,时间单位改为min,则k的数值是:( )。

(1)3; (2)8.33×10-10; (3)8.33×10-4; (4)3×10-3。

20、低温下,反应 CO(g) + NO2(g) ==CO2(g)+ NO(g) 的速率方程是 υ= k{c(NO2) }2 试问下列机理中,哪个反应机理与此速率方程一致:( )。

??CO2 + NO ; (1) CO + NO2 ?

5

(2) 2NO2 N2O4 (快), N2O4 +2CO ???2CO2 + 2NO (慢) ;

?? 2NO + O2 (慢), 2CO + O2 ???2CO2 (快) 。 (3) 2NO2 ?21、某反应的速率系(常)数k=2.31×10-2 dm3·mol-1·s-1,当反应物初浓度1.0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

(1)43.29 s; (2)15 s; (3)30 s; (4)21.65 s。 22、活化络合物理论可以从理论上计算kA=Ae-Ea/RT 中的哪些量?( )

(1)只能计算A ; (2)只能计算 Ea ; (3)既可以计算A,又能计算Ea ; (4)A和E a都不能计算。

23、某双原子分子分解反应的临界能为 83.68 kJ-mol-1(阈能),在300 K时活化分子所占的分数是:( )。

(1)6.17×1013 % ; (2)6.17×10-13 % ; (3)2.68×1013 % ; (4)2.68×10-13 % 。 24、反应A

Y当实验测得反应物A的浓度[cA]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时则该反应为:( )。

(1)一级反应; (2)二级反应; (3)分数级反应; (4)零级反应。 25、零级反应A?B的半衰期t1/2与A的初浓度cA,0及速率系(常)数k的关系是:( )。

(1)T1/2=2k/cA,0; (2)T1/2=2kcA,0; (3)T1/2=cA,0/(2k); (4)T1/2=1/(2kcA,0)。

26、下列元反应中哪一个反应的活化能为零。( )

??2AB (2)A- + BC ??? AB +C- (1)A2 +B2 ??? 2A- + M (4)A- + A- + M ??? A2 + M 。 (3)A2 + M ?27、HI生成反应的?Um(生成)< 0,而HI分解反应的?Um(分解) > 0,则HI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

(1)E < ?Um(分解); (2)E < ?Um(生成); (3)E > ?Um(分解); (4)E = ?Um(分解)。 28、二级反应2A

Y其半衰期:( )。

(1)与A的起始浓度无关; (2)与A的起始浓度成正比; (3)与A的起始浓度成反比; (4)与A的起始浓度平方成反比。 29、某反应的等压反应摩尔焓变?Hm = -100 kJ·mol-1,则其活化能:( )。

(1) 必定等于或小于100 kJ·mol-1; (2) 必定等于或大于100 kJ·mol-1;

6

(3) 可以大于或小于100 kJ·mol-1; (4) 只能小于100 kJ·mol。

30、基元反应的活化能:( )。

(1) 一定大于0; (2) 一定小于0;

(3) 一定等于0; (4) 可能大于0也可能小于0;

31、非基元反应的活化能:( )。

(1) 一定大于0; (2) 一定小于0;

(3) 一定等于0; (4) 可能大于0也可能小于0; 32、连串反应实验测得中间物B非常活泼,当反应稳定之后,则( )。 (1) B的生成速率大于B的消耗速率; (2) B的生成速率小于B的消耗速率

(3) B的生成速率等于B的消耗速率 (4) 因条件不够,无法确定。

33、对于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S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2) △H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3)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34、气相双分子反应碰撞理论的要点是( )。 (1) 反应分子在碰撞截面相碰就能引起反应; (2) 反应分子可看作硬球,只要碰撞就能反应;

(3) 相碰分子对的能量达到或超过某一定值时才能引起反应; (4) 具有一定速率的分子相碰就能反应。 35、对于任一反应,反应级数( )。

(1) 只能是正整数; (2) 只能是正数;

(3) 只能是整数; (4) 可以是负分数。 36、在一个连串反应A我们应当:( )。

(1)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 (2)控制适当的反应温度; (3)增加反应物A的浓度。

37、 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在27℃时为5000 s,在37℃时为1000 s,则此反应的活化能为:( )。

7

-1

YZ中,如果我们需要的是中间产物Y,那么为了得到产品的最高产率,

( 1 ) 125 kJ·mol-1; ( 2 ) 519 kJ·mol-1; ( 3 ) 53.9 kJ·mol; ( 4 ) 62 kJ·mol。

38、 k1 Y 物质A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A 的指前因子(参量)相近且与温度无关, k2 Z 若E1 > E2,则有:( )。

( 1 ) k1 > k2 ; ( 2 ) k2 > k1 ; ( 3 ) k1 = k2 ; ( 4 ) 无法确定。 39、反应2O3

3O2的速率方程dc(O3)/dt=k[c(O3)]2[c(O2)]-1或dc(O2)/dt=k’[c(O3)]2[c(O2)]-1速

-1

-1

率系(常)数k与k'的关系是:( )。

(1)2k=3k'; (2)k=k'; (3)3k=2k'; (4)-k/2=k'/3。

k1??CH3·+ CH3CO· 40、若反应的历程为 CH3COCH3 ?k2??CH3·+ CO· CH3CO· ?k3??CH4 + ·CH2COCH3 CH3·+ CH3 COCH3 ?k4??CH3·+ CH2CO ·CH2COCH3 ?k CH3·+·CH2COCH3 ???C2H5COCH3

5则 CH3CO·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

(1)k1c(CH3COCH3) -k2c(CH3CO·) (2)k1c(CH3COCH3) +k2c(CH3CO·)

(3)k1c(CH3COCH3) +k3c(CH3COCH3)c(CH3·) (4)k1c(CH3COCH3) -k3c(CH3COCH3)c(CH3·)

41、对于三级反应,其反应速率系(常)数的单位是:( )。

(1)[浓度]·[时间]-1; (2)[时间]-1;

(3)[浓度]-1·[时间]-1; (4)[浓度]-2·[时间]-1。

42、已知某反应机理为: A

k2??Y, B ; A + 2C ?则 Y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cY为:( )。 dt (1)k2cAcC2 ; (2)k1cB+ k-1cA ; (3)k2cAcC-k1cA ; (4)k-1cB+ k2cAcC2 。

43、以下复合反应由若干元反应所组成: A

k???2B1???Ck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