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8-2019学年化学必修2 全套课时跟踪检测(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苏教版】2018-2019学年化学必修2 全套课时跟踪检测(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de965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3

F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错误。

4.关于11~17号元素性质的比较中: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③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④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 C.全都不正确

B.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11~17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1升高到+7价,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5.下列叙述中能说明A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解析:选D 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不能确定A、B的金属性强弱。选项B中电子层数多的原子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金属性强。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A、B与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反应生成H2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如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1 mol Al比1 mol Na生成的H2多,但Al不如Na活泼。选项D正确,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才与水反应,而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时不与水发生反应。

6.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2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

解析:选B 根据元素X的化学式H2X,元素X显-2价,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存在气态氢化物的为非金属元素。

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

A.5n-2 C.3n-6

B.3n-12 D.n-10

解析:选B 设X的最高化合价为y,n+y-2(2n-2)=0,所以y=3n-4,则在氢化物中显负价:-[8-(3n-4)]=3n-12。

8.原子序数11~17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X<Y<Z

解析:选B 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Y>Z,原子序数为Z<Y<X。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得,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Y>X,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X>H2Y>ZH3,即X>Y>Z。

9.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

实验方案 ①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实验现象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③钠与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反应 ④镁带与 2 mol·L⑤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1的盐酸反应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砂纸、镊子、小刀、________。 (3)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填序号) ③ ④ ⑤ 实验现象 (填序号) B E F 有关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

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每个实验可知:①③做的是镁、钠分别和水反应的实验,比较两者和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及两者碱性的强弱;②Cl2能从H2S中置换出硫;④⑤可分别得出镁、铝和盐酸置换反应的难易;⑥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把上述分析结果连成一个整体从中可比较出钠、镁、铝三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和氯、硫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2)回忆每个实验过程可知,这些实验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等。

(3)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可确定实验操作顺序和相关实验现象。 答案:(1)验证Na、Mg、Al、S、Cl元素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试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3)

实验方案(填序号) ① ⑥ ② (4)Na>Mg>Al S

10.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按E、C、D、 A、B依次增大,E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A与B的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D,最高价氧化物中D的质量分数为40%,且D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的原子序数比D少9,比B少12,其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17.65%。

(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画出A、B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3)A、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过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填序号) A D C 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AlCl3+3NaOH=== Al(OH)3↓+3NaCl,Al(OH)3+NaOH=== NaAlO2+2H2O H2S+Cl2===2HCl+S↓ △(5)写出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D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DO3,D的质量分数为40%,可推出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从而推出D为S元素;C原子序数比D少9,比B少12,C为N元素,B为K元素;A与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为Cl元素;E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且原子序数按E、C、D、A、B依次增大,则E为C元素。

答案:(1)Cl K N S C (2)(3)HClO4 H2SO4

2

(4)CO2+2OH===CO3+H2O

(5)KOH+HNO3===KNO3+H2O

课时跟踪检测(二)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不可能为10

B.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一定是1 C.催化剂一般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寻找 D.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解析:选D A项,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0,如H元素与Na元素,错误;B项,短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相邻,若为长周期原子序数差不一定是1,如第4周期,相差11,错误;C项,在过渡金属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元素,错误;D项,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正确。

2.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F C.Br

B.Cl D.I

解析:选A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选A。 3.某元素的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置是( )

A.第2周期零族 C.第2周期ⅥA族

B.第3周期ⅡA族 D.第3周期ⅢA族

,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