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刘传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毕业论文--刘传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e00dbaa45177232e60a29b

5) 尽量远离电化制品,距离愈远,受电磁波的影响愈小;无法远离时要尽量缩短使用

时间,再强的电磁波,时间愈短,影响愈小。

总之,对我们身边的电器设备,只要了解它的性能结构及防范常识,预防在前,防微杜渐,一般是不会危害健康的。 2 相关的政策标准

1 9 9 3 年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了IEEE C 95.1 标准, 在这个标准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参数是使用者的电磁能量吸收比率和入射功率密度,规定覆盖一个人全身平均吸收比率的极限的0.08 w/kg, 在30分钟或更长时间内, 辐射到一克重的任何组织内的峰值吸收比率极限为1.6w/ kg, 全身受到辐射时的最大允许功率密度为0.57 w/cm2 。按IEEE C 95.1标准中所允许的电磁能量吸收比率, 工作在100MHz—450MHz 频段的设备,如果其辐射功率小于1.4w,则在任何环境中被认为是安全的。颇率升高时,其功率极限就要下降, 800MHz—900MHz 频段的蜂窝电话设备功率应低于1w, 1500MHz的微波设备功率应低于0.4w, 才被认为是安全的。

电子业的发展使超高频和徽波频段的利用率越来越高,设备越来越多。为最大限度地减小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许多先进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制定各种标准,日本和欧洲的安全标准与IEEE C 95.1 标准以及美国国标准协会的标准类似, 都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要求并监督制造商在设计生产设备时,综合考虑发射功率、使用环境、屏蔽等诸多因素。我国政府对从事雷达、徽波专业的工作者十分重视,采取了增加保护经费、改普工作环境,给予岗位补贴,定期检查身体等一系列保护措施。

我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电磁辐射防护限值包括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基本限值:对于公众照射,在一天24小时以内,任意连续6分钟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 W/kg;导出限值:包括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辐射功率密度,对于公众照射,在30~3000 MHz,一天24小时内,辐射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小于40 ?w/cm2。 3 高新科技方面

采用吸波材料对泄漏的电磁波进行吸收处理,防止泄漏污染。可将吸波材料分为导电型和导磁型两类。导电型吸波材料,是指当吸波材料受到外界磁场感应时,在导体内产生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又产生与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从而与外界磁场相抵消,达到对外界电磁场的屏蔽作用;导磁型吸波材料,则是通过磁滞损耗和铁磁共振损耗而大量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并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同时,可用导电纤维和导磁材料

结合生产织物,然后利用这些织物制成各种衣物,穿戴在身上进行贴身保护。在设备中使用新型的电子元件代替原来会产生大量电磁辐射的元件,特别是移动通讯设备。

第四章 对未来电磁科技的展望

4.1从本出发对未来电磁科技进行展望

4.1.1 电磁科技在材料方面的发展

从现在大量吸波材料的应用和需求来看,未来的吸波材料将得到大力的研究发展,可能在以后的常用的电子元件产生大量辐射的状况不复存在。不仅如此,对于泄漏的电磁辐射的吸收处理将会做到完善,即使不能完全吸收也能让在泄漏的辐射达到国家安全标准。

对于现在正在研究的将纳米级导电型吸波材料和导磁型吸波材料与普通织物很好的集合在一起,可能很快实现,让这种真正的防辐射服装走进人们的生活,在外观上将不会同现在常穿的衣物有任何区别。

4.1.2 电磁科技在电磁波方面的发展

现代社会为了传输更多的信息,一些设备使用了超过人体能接受的频率的电波作为载波,所以人们为了安全开始研究如何将更多的信息用安全的电波进行传输,并且能将传输的信息准确地接受分辩。在传播方面有了改善,在管理方面不仅会有统一的测量技术和标准,而且会像管理交通道路一样去管理信息通讯道路,将会出现信息传输区和安全生活区,这对人类的电磁保护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4.1.3 未来将出现的电磁科技产品

达到音速的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是在一个专用的真空管道中利用磁悬浮技术作为动力系统,是一种高速安全的交通工具。

轻便可携带的电磁武器,以及一些纳米级的电磁武器将改变未来的战场模式和战斗形式。

在将来的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导航、雷达、遥感、测控、电子对航、电子仪

器、和测量系统等等方面,从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到地质勘探;从电力、交通等工业、农业到医疗卫生等国民经济领域都将有很大的发展改变,但总体是朝着对人类社会有益、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向前进。

电磁理论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极大。电磁理论的发展前景极为宽阔,将加速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结论

电磁理论的建立不仅是人类探索自然活动的结晶,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对电磁理论创建过程的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磁理论给社会人类带来数之不尽的好处,是社会发展巨轮运转的主要动力。它存在于整个世界乃至宇宙的各个角落,与人类是不可分割,也无法脱离的,所以在研究它能给人类带来的益处的同时,一定要警惕。在作各种研究的同时要充分的考虑到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并将这种危害扼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陈小立, 阎克路, 赵择卿. 纳米吸波材料在人体防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纺织科

学研究,2002,(2):27-30.

[2] 周克省,黄可龙,孔德明,李志光. 吸波材料的物理机制及其设计[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1,32(6):617-621.

[3] 李永明, 张迅, 俞集辉, 等. 手机近场辐射及屏蔽的数值模拟[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7,30(10): 28-32.

[4] 葛德彪, 阎玉波. 电磁波时域有限差分法[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5] 荣胜英. 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技术简述[J]. 重庆环境科学,1989,11(3),57-60. [6] 周永群.试论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DB/OL].中国知网,1996-4-2/2014-2-2.

[7] 宋诚,宋晓东. 电磁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J]. 环境技术,1995,(6),17-20. [8] 梁灿彬. 电磁学(第二版)[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368-391. [9] 范建华,曾祥胜. 电磁波与人类生活[DB/OL]. 百度文库,2011-4-3/2014-2-3. [10]羊勇,杨嘉,杨玉琦. 手机电磁辐射研究[J]. 大学物理,2013,32(1):42-45.

[11]秦红钢 ,李校林. 手机辐射下人体比吸收率的研究[DB/OL]. 中国知网,2008-2-3/2014-3-1. [12]姚立杰. 手机及基站远场辐射安全距离计算[DB/OL]. 中国知网,2012-3-1/2014-3-3.

致谢

经过半年的努力,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学习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论文是有困难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黄亚伟老师。黄亚伟平日里工作繁忙,但

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刚开始的查阅资料,论文主题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修改都给予了我精心的指导。我的论文较为繁琐,但是黄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论文中的错误。除了敬佩黄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写毕业论文的所有同学,我们在本次毕业论文中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克服了许多困难。才使得我的论文完满完成。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是你们辛勤的劳动为我们打下了牢固的专业基础,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