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补充(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三年级下册课内阅读补充(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8e2c69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0

(三)、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用“——”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2分)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 、 、 。 3.“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近。(2分)

4.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5.选词填空:(2分)

比喻 数字 比较 假设

第二自然段除了用 外,还用了 方法说明太阳很大。

6.太阳的中心温度真的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吗?为什么?(2分)

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

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cōnɡ cónɡ)容,大模(mú mó)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jiǎo jué)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也(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 ),( )。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 )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 ”划出)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读二至四自然段,用“ ﹏﹏ ”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4、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 句,在文中起到了 的作用。

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的

特点。如,用鹅 的 与狗的 对比;用鸭的 与鹅的 对比。(用文中的语句概括)

细读二、三自然段,并用“ ” 划出文中具体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

6鹅需要 、 、 这三样东西下饭。它的吃相令人发笑,具体表现在(摘抄文中有关的句子): 。

阅读《搭石》选段,按文后要求答题。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 qiān)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石,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踏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hénɡ xín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 xué)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

漾漾,人影绰(chuò z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 )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2、在(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人影绰绰”的“绰”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紧走搭石慢过桥”中的“紧”的意思是 。

4、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抱怨( ) 摇晃( ) 称赞( ) 5、第一自然段通过重点描写搭石的老人调整搭石的动

作: 、 ,表现了老人 的优秀品质。

6、我发现“清波漾漾”与“人影绰绰”都是含有

的四字词语,我还会写一个这样的四字词语: 。

7、文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美”,有听得见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看得见的“美”指的是: 听得见的“美”指的是: 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指的是: 阅读《颐和园》节选,回答问题。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ǒng)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ú)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gé)。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tià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墙和城里的白塔。

1、第一自然段写了长廊的 长 和 美 两个特点。 2、用“ ”画出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

3、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中,作者按照 的顺序依次写了__树丛、_屋顶_、_宫墙_、__昆明湖、_游船_、_游船_、_城楼_、_白塔_等景物,最详细写的是_昆明湖___,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_镜子__”来比喻它;二是“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