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一化学竞赛试卷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5年高一化学竞赛试卷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91efef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d

下列有关推断合理的是

A.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Fe3+ B.沉淀H为Al(OH)3、BaCO3的混合物

C.溶液中一定含有H+、Al3+、NH4+、Fe2+、SO42-

D.若溶液X为100 mL,产生的气体A为112 mL,则X中c(Fe2+)=1.5 mol·L-1

22. 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均匀的粉末样品,某同学将不同质量的该样品分别与20 mL 1 mol·L-1的Fe2(SO4)3溶液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 实验序号 m(粉末样品)/g m(反应后剩余固体)/g 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A.a=6.08

B.实验②③反应后剩余固体是纯净物

C.实验③的滤液中c(Fe2)=3 mol·L-1 D.反应①中消耗的m(Cu)∶m(Fe)=8∶7

① 0.90 0 ② 1.80 0.64 ③ 3.60 2.48 ④ 7.20 a 第Ⅱ卷(选择题,共72分)

三、简答题(包括4小题,共47分) 23.(8分)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Ⅰ.原子半径:A < C < B < D 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 + C = B + D = 8 Ⅲ.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B = C = 2A

Ⅳ.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 + 最低负价 = 2 请回答下列问题(都用相应元素符号来表示):

(1)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气体,其结构式为 ▲ 。

(2)B、C、D三种元素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为 ▲ 。 (3)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 。

(4)气体X由B、C两种元素组成,同温同压下气体X相对于某常见黄绿色气态单质的相对

密度为1。X与水反应则生成两种酸溶液及一种气态氧化物Y,Y常温下遇空气变红棕色,写出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4. (16分)

Ⅰ. 已知A、B、C是单质,X、Y、Z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2015年温州市第五届“小科学家摇篮杯”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第5页(共8页)

(1)反应X+Y→Z+C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 。(填“是”或“否”),理由是 ▲ 。 (2)C元素在化合物X、Y中呈现的化合价,必定是在一种物质中呈正价,在另一种物质中

呈负价,此结论(填“是”或“否”)正确 ▲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证明你的观点 ▲ 。

Ⅱ. 化合物X为一种呈深蓝色盐(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X的组成

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

① 液体C的分子为10电子分子。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约为1.96g·L-1。 ② 69.2g X完全分解:生成气体A的体积为8.96L(标准状况),最终得到的红色单质固

体F的质量为38.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分子的电子式为 ▲ 。

(2)X的化学式为 ▲ ,在惰性气流中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3)E的溶液中通入气体G的某一成分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属二元化合物,组成元素

与E中盐的元素相同),则其离子方程式为 ▲ 。 (4)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气体G的成分 ▲ 。 25. (16分)

Ⅰ. 以CO2和NH3为原料可以合成尿素。经研究发现该反应过程为:

① CO2(g) + 2NH3(g)NH2COONH4(s) △H<0 ② NH2COONH4(s)CO(NH2)2(s) + H2O(g) △H2>0

有体积可变(活塞与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的密闭容器 如图所示,现将3molNH3和2molCO2通入容器中,移动活塞

至体积V为3L,用铆钉固定在A、B点。发生合成尿素的总反应如下: CO2(g) + 2NH3(g)CO(NH2)2(S) + H2O(g)

测定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内的CO2的转化率,得到如下数据: 20min 30min 40min CO2转化率 10min

2015年温州市第五届“小科学家摇篮杯”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第6页(共8页)

T(℃) T1 T2 30% 45% 65% 50% 75% a1 75% a2 (1)T1℃下,l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2)根据上表数据,请比较T1 ▲ T2(选填“>”、“<”或“=”)。 (3)T2°C下,第30min 时,a1= ▲ ,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 。 (4)T2°C下,第40min时,拔去铆钉(容器密封性良好)后,活塞没有发生移动。再 向容器中通人3molCO2,此时v(正) ▲ v(逆)(选填“>”、“<”或“=”),判 断的理由是 ▲ 。 Ⅱ. 室温下,0.1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中,溶液体系可能存 在的含A微粒(H2A、HA-、A2-)所占物质的量分数(δ) 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A的电离方程式为 ▲ 。 (2)经计算Ka(HA-)= ▲ 。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A和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

排列顺序为 ▲ 。

26. (7分)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电解稀硫酸

制得。

(1)图中阴极为 ▲ (填“A”或“B”),其电极反

应式为 ▲ 。

(2)若C处通入O 2 ,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

(3)若C处不通入O2 ,D、E处分别收集到xL和有yL气体(标准情况),则E处收集

的气体中O 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 (忽略 O 3 的分解)。

四、实验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27. (9分) Ⅰ. 已知:Na2S2O3 + H2SO4 = Na2SO4 + SO2↑ + S↓ + H2O。某同学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

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H2O Na2S2O3溶液 稀H2SO4 实验反应温度/℃ 序号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① ② ③ 20 40 20 10.0 V1 V4 0.10 0.10 0.10 10.0 V2 4.0 0.50 0.50 0.50 0 V3 V5 (1)实验①、②可探究 ▲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3= ▲ 。 (2)实验①、③可探究 ▲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V4= ▲ 。

Ⅱ. 利用反应:I2+2Na2S2O3=Na2S4O6+2NaI可以定量测定市售硫代硫酸钠(Mr=158)的纯度,现在

称取Wg硫代硫酸钠固体样品,配成250mL的溶液,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含有I2为amol·L-1的碘水滴定,消耗碘水bmL。 (1)滴定前可以选择 ▲ 做指示剂。

(2)对于该滴定实验的有关操作或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

2015年温州市第五届“小科学家摇篮杯”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第7页(共8页)

A.滴定前,应对滴定管、锥形瓶进行润洗操作

B.滴定过程中,标准液滴到锥形瓶外,会使所测结果偏大

C.滴定管在滴定开始时尖嘴有气泡,滴定完成后气泡消失,则所测得的纯度将会偏小 D.滴定前仰视读数而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则所测得的纯度将会偏小 (3)样品中硫代硫酸钠纯度的表达式为 ▲ 。

28. (10分)三氯化六氨合钴([Co(NH3)6]Cl3,橙黄色晶体)是一种重要的钴配合物,通常不溶于冷水和醇,微溶于盐酸,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室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大致流程和简易装置如下所示:

4CoCl2·6H2O+4NH4Cl+20NH3+O2

4[Co(NH3)6]Cl3+26H2O

(提示:反应中容易生成的副产物有:[Co(NH3)5Cl]Cl2、[Co(NH3)5(H2O)]Cl3等)

(1)活性炭的作用是 ▲ 。 (2)操作Ⅰ的名称是 ▲ 。

(3)为尽可能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在充分保证反应物足量的前提下,本实验必须严格控制的

反应条件是 ▲ 。

(4)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 。

(5)粗产品后续处理时,先将粗产品溶于沸水,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碳等杂质,再在冰水浴

条件下往滤液中加入适量浓盐酸,即有大量晶体析出,加入浓盐酸的目的是 ▲ 。

(6)为洗涤[Co(NH3)6]Cl3产品,下列方法中合适的是 ▲ (选填编号)。 A . 先用冰水洗,后用冷盐酸洗

C. 先用冷盐酸洗,后用乙醇洗

五、计算题(包括小题,共6分)

29. 钠是活泼的碱金属元素,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完成下列计算: (1)钠-钾合金可在核反应堆中用作热交换液。5.05 g钠-钾合金溶于200 mL水生成0.075 mol

氢气。

① 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② 该钠-钾合金的化学式为 ▲ 。

(2)氢氧化钠溶液处理铝土矿并过滤,得到含偏铝酸钠的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有下列反应: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己知通入二氧化碳336 L(标准状况下),生成24 mol Al(OH)3和15 mol Na2CO3,若通入溶液的二氧化碳为112L(标准状况下),则生成的Al(OH)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2015年温州市第五届“小科学家摇篮杯”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第8页(共8页)

B. 先用冷水洗,后用乙醇洗

D.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洗,后用冷水洗

为 ▲ 。

2015年温州市第五届“小科学家摇篮杯”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第9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