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书法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94d4f727fd5360cba1adbf5

第一讲???? 规范字基本常识

1、让我们说话、写字有法可依,你知道这个法律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这部法律是江泽民主席于2000年10月31日签署,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 。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语委办的全称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4、语委办最基本的工作职责是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现行规范汉字的字形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6、不规范字包括:别字、错字、不规范的简化字、滥用繁体字、滥用谐音。 7、错字分类:笔画错误、增减笔画、笔画关系错误、结构错误。 8、书体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楷、行草、草书。

9、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外后内。

第二讲 书法学习方法

1、世称“石刻之祖”的春秋《石鼓文》。

2、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硬笔执笔姿势:(1)大拇指、食指、中指都接触笔杆的同一高度;(2)大拇指不压食指;(3)指尖和笔尖的距离以写字时不歪头能看见笔尖为准;(4)松紧适度。

4、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平,眼离纸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缘一拳。

5、握笔方法:拇指食指握笔杆,中指第一节托住笔杆,无名指小指帮助中指,笔杆斜后靠虎口。

6、毛笔常识: 狼毫 笔毫硬,易掌握,蓄墨少,寿命短; 羊毫? 笔毫软,难掌握,蓄墨多,寿命长;兼毫? 由狼毫和羊毫掺在一起制成,适于书画。

7、毛笔的保养:新笔使用前要用凉水泡开,不要用热水泡笔,使用前用清水涮一下,使用后必须用清水涮净。

8、毛笔执笔方法:大拇指指尖朝上,指肚按笔杆;食指指尖朝下,往回钩笔杆;中指指尖朝下,往回钩笔杆;无名指指甲根处顶笔杆;小指紧贴无名指;手掌稍竖,手心空虚,前臂抬起。

9、书法学习方法:摹写和临写。

10、练字应该注意的问题:写字的速度,写字的力量,字的大小,练字的遍数,练字的时间。

第三、四讲 楷书基本笔画

1、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其字形较为正方,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楷”是有楷模的意思,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 2、楷书基本笔画:横、提、竖、撇、点、捺。 3、笔画的四要素:角度、弯度、长度、粗细。

4、角度:和水平线夹角45°。弯度:左下侧接近直线,右上侧是曲线。粗细:先细后粗,再变细,最粗点在整个笔画的三分之二处。长度:很短。

5、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横、短横、斜横等形态。

6、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

7、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8、垂露竖可以在字中任何部位,即字的左、中、右部均可。悬针竖只能用在字的中部和右部,并且是字的最后一笔。竖画下部有其他笔画与之相连,不需要回锋收笔,一般称为“短竖”。字中如果有两个以上笔画出锋,竖画写成垂露竖。 9、撇: 撇有平撇、斜撇、竖撇、弯撇之分。 10、点: 点画有斜点、长点、左点、竖点等。

11、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12、平撇:起笔顿重,快速撇出。笔势较平,注意斜度。 13、短斜撇:起笔顿重,快速撇出。笔势较陡,注意斜度。

14、平撇与短斜撇,差异在于斜度,平撇较平,短撇较陡,笔势不一,注意区别。 15、撇画易出现的几种败笔:三角、钉头、锯齿、飘尾、鼠尾。

第五讲? 楷体复合笔画

1、钩 :笔画(??? )?横钩、竖钩、竖弯钩、斜钩、卧钩。

2、横钩: 笔画(????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3、竖钩: 笔画(??? )下笔写竖至末端蓄势,然后向左上出钩,尖角约为45°。 4、卧钩:笔画(??? )尖锋入笔由轻到重,弯转呈1/3圆弧,钩指向圆心方向。

5、斜钩: 笔画(??? )下笔稍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关键是保持一定的弧度。

6、折:笔画(??? )?横折、竖折、撇折。

7、横折: 笔画(??? )下笔向右写横,至横末将笔稍提起,向右下顿成点,然后折笔向下写竖。 8、

横折的几种败笔:

9、竖折: 笔画(??? )下笔写竖,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10、撇折:笔画(??? )?写完撇部后稍微提笔向左,再向右下顿笔,略微回笔后连写横部。 11、横折钩 :笔画(??? )?

12、竖弯: 笔画(??? )??????? 竖弯钩:笔画(??? )

13、横折弯:笔画(??? )????????? 横折弯钩:笔画(??? )

14、竖提:笔画(???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15、横撇:笔画(??? )????????? 撇点:笔画(??? )

16、竖折折钩: 笔画(??? )?????????? 横折提:笔画(??? )

17、横折折撇: 笔画(??? )??? 横撇弯钩 :笔画(??? )???? 横折折折钩:笔画(??? ) 18、竖折撇:笔画(???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右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第六讲???? 楷书独体字结构

1、楷书结构:位置、比例。?? 位置包括:左右位置和上下位置。 2、独体字结构原则:稳定原则、联系原则、匀称原则、变化原则。 3、结体特点:(三紧三松)内紧外松、上紧下松、左紧右松。 4、篆刻艺术是由作为权利和凭证的古玺印发展而来的。

第七讲???? 于细微之处识规范 1、“顶”是后画起笔与前画一侧相连,如“口”、“目”的第一、二画。“拦”是后画的收笔将前画的收笔迎头截住,如“口”的第三与二画。 2、?小“口”框的堵口方法:“口”心空,横拦折;“口”不空,折拦横;扁口旁,全部横拦折。

3、断与连:框内有横没有竖,横画连左不连右;框内有竖相交横,写时连竖不连横。 4、“白”、“乌”类的上短撇,收笔之处不左伸。

5、对“木”的规范要求:木在字左旁,捺画变成点;木在右或底,笔画均不变;东条杂杀乐,五字很特殊;撇捺均变点,中竖变竖钩。

6、对“大”的规范要求:大字作部首,笔画无变化;大下有长横,撇缩捺变点;字中有双捺,大字捺变点。

7、对“月”的规范要求:月字作偏旁,笔画都不变;月字作字底,竖撇变垂露。 8、什么字两个口(吕、回);什么字三个口(品);什么字四个口(田);什么字五个口(吾);什么字六个口(唔);什么字七个口(叱);什么字八个口(只);什么字十个口(古);????????? 什么字千个口(舌)。

第八、九讲?? 楷书偏旁部首

1、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现在合体字各部位的部件统称为偏旁。 2、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声旁两类,部首是表义的偏旁。

3、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楷书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类、字底类、左偏旁类、右偏旁类、字框类。

第十讲??? 楷书合体字结构规律

1、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 2、 唐朝欧阳询(欧体) :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3、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多宝塔碑》。 4、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5、 元朝赵孟頫(赵体) :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6、 楷书合体字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全包

围结构。

7、左右结构:

(1)左右同形:即左右两部分字形相同,按照“三松三紧”原则,要把这种字写成左边小,右边大,左边为次,右边为主。

(2)左小右大:如果左偏旁比较小,那么在字中的位置要稍微偏上一些,用古代书论中的话说就是“左旁短小者上提”。

(3)左大右小:安排这类字的结构时要把右半部分写得偏下一些,重心显得比较稳重。用古代书论中的话说就是“右旁短小者下落”。

(4)左短右长:左右结构的字中多数是左边短,右边长,而且是左边窄,右边宽。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楷书结构左紧右松,左边为次,右边为主的特征。

(5)左长右短:这类字比较少,安排结构时一般要让右边稍微偏下一些,但是左右两部分的下沿不对齐。

(6)左右等长:这类字数量不多,虽然左右两部分长度相等,但是左边窄,右边宽,所以仍然符合左紧右松的结构规律。 8、上下结构:

(1)上下同形:上下两部分形体相同的字,一般要写成上小下大,这样字的重心比较平稳。上面有捺的要避为点,以分出主次。

(2)上窄下宽:上下结构的字多数是上边窄,下边宽,这样符合上紧下松的结构原则,字形比较稳定。

(3)上宽下窄:写上宽下窄的字时,也是首先让两部分都扁一些,其次两部分的中心要垂直对正,字形大小合适,重心平稳。

(4)上包下:这样的字要把上边写宽一些,下边的一小部分伸到上半部分里边,大部分在外面。

9、半包围结构: (1)左上包围:书写这类字时,被包围的部分要写得稍微宽一些,长一些,适当突破包围圈,不能缩在字头里面,以免结构局促。

(2)右上包围:书写这类字时,被包围的部分要朝向包围方向相反的方向伸展,以便使字能够舒展。

(3)左下承托:走之底、建之底,字底矮,后写字底。走字底,字底较高,先写字底。“彪”字类,字底大,先写字底。

(4)三面包围:左上下包围,主要是含三框的字,里面的部件尽量大一些,但是一般不和字框相连,宽度不超过上边的横;左右上包围,这类字外框宽大,被包围的部分稍小,一般写在中间偏上一些的位置;左右下包围,被包围的部分多数露在外面,这样结构才比较舒展。 10、左中右结构:写这种字时除了注意三部分都要窄一些之外,还要特别注意每个部分的长短和上下位置。

11、上中下结构:三部分都要扁一些,重心要对正,同时注意三部分宽度不同。 12、全包围结构:外框一般比较宽大,被包围的部分也不要写得太小,位置要居中。

第十一讲? 行书概述及笔画书写

1、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2、最擅长写行书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称“书圣”。

3、行书结构特点: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

4、行书基本笔画:斜点、左点、长横、竖画(悬针竖、垂露竖)、撇、捺(正捺、反捺、平捺)。

5、行书组合笔画:横的连写、竖的连写、撇的连写、点的连写、四笔连写。

第十二讲? 行书书写原则

1、宋四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笔法:运笔轻快、变直为弯、变方为圆、变长为短、呼应明显、变断为连、改变形态。 3、结构:缩短路程、改变笔顺、动中求稳、变化丰富。

4、S形线条实是生命流动的轨迹,是中国书法的笔髓。——姚淦(gan)铭

第十三讲?? 行书偏旁部首及合体字(同楷书合体字结构规律相同) 第十四讲?? 粉笔字书写

1、粉笔字的书写姿势:头平 、身正、 臂曲 、足稳。

2、粉笔字的书写原则:示范性、灵活性、变动性、间歇性。

3、粉笔字的执笔方法:粉笔笔身既不垂直,也不斜靠在虎口里,而是握在手心中,全靠手指捏笔。用拇指和中指的第一节指肚对捏粉笔,食指指尖在上方压笔,力点在同一圆周上。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卷曲与中指并列。手掌空虚,指节外凸,虎口呈椭圆形,屈伸灵活。捏近笔头,避免折断。笔身与板面成30°夹角为宜。

4、粉笔字的运笔方法:运指和运腕、力量和速度、书写速度、侧面调整。

5、章法布局:疏密得当、收放有度、向背添情、参差错落、主次分明、动静结合、方圆互参。 6、板书设计:把握教材,提炼要点;分清主次,位置得当;条理清晰,合理布局;形式活泼,色彩合理;适时呈现,服务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