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与教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六章 中小学生品德的发展与教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98e896e1ed9ad51f01df2c4

①道德绝对论变为道德相对论

②是非判断的依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则的动机,而不是行为的客观后果 ③赞成汇报的惩罚 ④不再相信内在公正

幻灯片28

分析

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了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的行为更坏”的儿童处于_______阶段。

A 前道德阶段 B道德实在论阶段 C道德相对论阶段 幻灯片29

分析

? ? ? ?

幻灯片30

2. 道德发展的原因

超速行车是错误行为吗? 甲儿童说是错误行为。

乙儿童说超速行车如是为了急救病人,那么就不是错误行为了。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分析两个儿童的道德认知各处于哪一阶段?为什么?

(1)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发展的原因

一是年幼儿童的道德实在论倾向,即儿童具有服从外界法则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 二是年幼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即儿童具有从自己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而不考虑别人会有不同观点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

(2)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发展的原因

一是个体认识上的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的心理倾向; 二是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削弱了道德实在论的心理倾向。

幻灯片31

3.皮亚杰理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1)通过发展一般认知能力来为道德思维的发展准备必要的条件。 (2)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

幻灯片32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

在皮亚杰的影响下,通过实验创造性得出:“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这一革命性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仅仅是社会道德灌输结果的传统观点。

“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成人的道德判断能力。”也就是说,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决定其道德行为的最根本因素,而道德判断的水平又取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

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根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力。

幻灯片33

“海因茨偷药”的故事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城里有个药剂师,他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但要价极高,每剂要价2000美元,海因茨家穷,他变卖了家产,从亲友中借贷,总共凑到1000美元。他求药剂师降价卖给他一剂药,药剂师不同意,

1.前习俗水平 (10岁前的大多数)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11-15岁的大多数)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