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案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安全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案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9cbb68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16

. .. .. .

永久避难硐室设置缓冲区(过渡室)、避难去(生存室),缓冲区(过渡室)是为去除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区(生存室)时所带入的有毒有害气体,避难区(生存室)是逃生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的主要活动空间。

永久避难硐室为L型布置,采用双出口、双过渡室的结构,有两个通道分别与井底车场轨道大巷和东采区运输上山相连,生存室长42m,硐室宽4.0m,净高3.3m,硐室净断面积12.2m2,有效使用面积168m2,人均占用2.1m2。 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组成及设备配备:配置硐室防护、密闭系统;正压、喷淋系统;二氧化碳制冷、除湿系统;压风系统供氧、压缩氧气供氧和自救器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供水系统、动力保障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照明、通讯系统;附属系统等参照永久避难硐室执行。

永久避难硐室内外设有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并与室外五大系统对接,各种救生设备、设施按设计布置,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可供额定人数生存96h。 (三) 紧急避险系统自查问题 1、 避难硐室饮用水过期。 2、 压缩饼干过期。

3、 氢氧化钙、一氧化碳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剂过期。 (四) 紧急避险系统自查问题解决方法 1、 编制计划进行购置。

学习参考

. .. .. .

(五) 紧急避险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紧急避险系统各类设施完善,避难硐室系统整体完整,救灾物资个别存在过期需加强食用物品管理和完善,及时补充足够的生活用品。紧急避险系统可靠、合理,能够保障应急救援时作业人员的安全。 三、 压风自救系统 (一) 基本情况

我矿在主斜井工业场地地面安装2台SA160A型空气压缩机,其技术参数为:额定排气量27.6m3/min,配用电动机160KW,额定排风压力0.8-0.85MPa。

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管路,主斜井井筒、主要大巷铺设压风管路为:Φ159mm、Φ88mm型无缝钢管,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铺设压风管路为:Φ57mm型无缝钢管。压风能力满足井下生产及压风施救的风量需求。 (二) 压风自救装置

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济南宏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SJ-A型压风自救装置由外管系统、压风接头、开关阀、进气连接管、压力表、气动减压阀、排水装置、面罩等构成,井下共配置26套,每套可供6人使用,分布安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和主要大巷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25m-40m安装一组,其后每200m和临时避难硐室各安装一组,主要大巷每500m

学习参考

. .. .. .

安装一组,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巡查。压风自救装置具有减压、节流、消噪音过滤和开关等功能。 (三) 空气压缩机设备检测

2017年3月31日由山西省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对SA160A螺杆式空压机进行了吸气压力、排气压力、外观质量、安全保护装置、容积流量、温度、振动等十一项进行了检测,提供检测报告,检测项目全部合格。 (四) 压风自救系统自查问题

1、 部分压风管路连接处存在漏风现象。

2、 压风自救管路有时出现个别连接管路断开、或开关 损坏。

(五) 压风自救系统自查问题解决方法 1、 安排管路维护人员下井及时更换胶垫。

2、 加强压风自救维护及时检查各采掘面的压风施救设备, 及时维修,及时更换。

(六) 压风自救系统有效性评估

经过以上分析,我矿压风自救系统能够满足井下人员灾变期间的自救要求,所有采掘工作面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风需要。评估过程中发现部分管路设施存在漏风现象、个别压风自救设施存在阀门损坏情况,需对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加强管理维护,确保完善、合理、可靠的压风自救系统,。经过评估,我矿压风自救系统整改后能够满足安

学习参考

. .. .. .

全生产需要。 四、 供水施救系统 (一) 基本情况

我矿建立有完善可靠的供水施救系统,由井上、下两部分并联组成,并按规定在井下各地点供水管路上每隔50m及避难硐室内设置有一个三通供水阀门,地面建设有400m3静压水池,井下防尘水源均通过主斜井、各巷道沿线铺设的防尘管路与静压水池相接,井下大巷道均铺设直径75mm静压管路,掘进头、生产工作面铺设直径50mm防尘洒水管路,且防尘管路上每50m安设有三通阀门,用以满足防尘洒水及各转载点用水。 (二) 供水自救装置

固定式永久自救装置选用济南宏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SJ-A型压风自救装置供水施救装置由供水管网、三通、阀门、过滤装置等构成,井下共配置26套,每套可供6人使用,分布安装在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和主要大巷中,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安装,采掘工作面进风、回风巷距工作面作业地点50m安装一组,其后每200m和安装一组,主要大巷每200m安装一组,并设有管理牌板由专人看管。 供水施救系统在各采掘作业地点、主要硐室等人员集中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应急供水动能。 (三) 供水施救系统自查问题

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