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类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卷题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武汉大学经济类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卷题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9e9bfe8856a561252d36fca

二、何为人力资本?其形成过程如何?它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有何作用?

三、简述区位理论和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结合我国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谈谈你的看

法。

四、简述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梗概,试论建立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01年

一、简评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二、简述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三、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并扼要说明影响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

素。

四、有人说外贸试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并结合中国实际阐述你的观点。

五、结合中国过去经济发展的历程,试析工业化的发动因素与限制因素。

六、如何理解农业国工业化仍然是发展经济学的主题?请结合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

背景,谈谈你对中国工业化的认识。

2002年:

一、简述不平衡理论的基本原理。

二、简要解释教育深化、知识失业和智利外流。

三、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内容是什么?有人认为这一假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其理由何

在?你如何评价? 四、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看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是否存在所谓的后发优势?请结合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实践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五、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请结合中国现实谈谈应对策略。 六、简要论述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主要特点、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2003年:

一、简述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简述发展极及其形成条件。

三、简述金融深化论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四、比较并评析新古典主义与新制度主义的发展理论。

五、如何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结合东亚和中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谈谈你对政府如何更好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认识。

六、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有何规律?有人认为:在信息化国际背景下,中国经

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实现信息化,而不是改造农业,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你

认为我国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将会遇到哪些主要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003年发展经济学试题

1、简述以人为本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0) 2、简述发展极及其形成条件。(10)

3、简述金融深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15) 4、比较并评析新古典主义与新制度主义的发展理论。(20)

5、如何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结合东亚和中国工业化的经验教训谈

谈你对政府如何更好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认识。(20)

6、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有何规律?有人认为:在信息化国际××

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实现信息化,而不是改造农业,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你认为我国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将遇到哪些主要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25)

2004年发展经济学试题

1、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作用。(10) 2、用托达罗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智力外流现象。(12) 3、有人说:收入分配差距越大越有利于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其理论依据何在?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15)

4、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基础是“双缺口模型”,这一模型是否适

宜于现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分析?为什么?怎样应对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军中国国内市场的现象?(15)

5、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有何规律?如何评价中国农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的地位何作用?(15)

6、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快速的经济增长与日趋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

现象并存,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请结合金融二元、地区二元和产业部门二元予以说明。(18)

7、评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趋势。(15)

2005年发展经济学试题

1、简评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2、试说明消除贫困和追求公平的收入分配与以人为本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3、说明为什么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寻租现象?寻租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什么

危害?如何治理

4、说明为什么在工业化过程中专用制度既是限制因素,又是发动因素?结合我

国实践说明。

5、试述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对我国贸易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 6、试比较并评述舒尔茨与张培刚的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以及对我国农业发展

的借鉴意义。

7、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你对我国区域发展未来战略的看法。

2006年发展经济学试题

1、简评后发优势论。

2、经济增长、经济起飞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关系。 3、“政府发挥有效作用,必须政府规模越小越好”,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4、技术进步的含义及表现形式;评价测量技术进步的不同方式。 5、什么是人口转变理论,分析我国所处的阶段及原因。

6、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现象,政府在城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却形成更过失业,

请解释这种现象,根据我国情况说明政府如何治理。

7、简述乡村工业与农业、城市工业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说明乡村工业对

乡村发展的作用

2007年发展经济学试题

没有

2008年发展经济学试题(回忆版)

1、解释一下衡量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并说明有什么不足。 2、论述一下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3、论述一下二元金融,如何改变。

4、技术扩散及溢出效应分哪几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5、发展经济学中区域发展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区域发展理论有什么异同? 6、论述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及政策含义。

7、中国的工业化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如何判定?这个时期关键是要做什么? 09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15分)

2、简述教育深化、知识失业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15分)

3、简述制度的相容性原理,并结合我国农村改革中的两个实例(经验与教训各

举一例)予以说明(15分)

4、概述并比较R.纳科斯和G.缪尔达尔关于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原因及出路的

相关论述(15分)

5、综合W.A.刘易斯的相关理论以及当前有关“刘易斯拐点论”的争论,谈谈你

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及转移的判断和看法(20分)

6、运用发展经济学有关理论,分析和评价我国当前政策组合-“扩内需,保增长,

调结构,重民生”(着重从政策内涵、现实需求和长远战略思考等方面论述)(20分)

一、利用“不可能三角形定律”理论,提出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政策。 二、“挤出效应”理论和“巴罗—李嘉图等价假说”理论对财政政策的意义。

三、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不

变和递增对经济增长的结论有何不同。

四、我国现在面临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请说明原因和后果,并提出政策建议。 五、评述劳动市场的信号发送模型。

六、竞争效率如何体现?怎样实现?它对我国市场建设有何借鉴价值。

七、市场需求函数为P=60-Q,生产成本遵循古诺模型假定,论述当厂商从一个逐渐增加到N个时,产量怎样决定,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发展经济学 期末练习 西方经济发

一、 评述马歇尔的经济发展思想。(25)

二、 怎样看19世纪中叶近100年期间经济发展理论的转向问题。(25) 三、 凯恩斯经济学说究竟对发展经济学有无影响?(25) 四、 简述柯林-克拉克的经济进步理论。(25) 发展经济学

一、 联系我国民工潮的不断高涨,述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25) 二、 对发展经济学中“新古典主义复兴”作正面与负面的两重分析。(25) 三、 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进入WTO后的前景。(25) 四、 就你所知,简单概述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25)

一、 指出第一阶段经济学的特点,何以说刘易斯模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式?(25)

二、 述评金融自由化理论。 三、 述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四、 对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试作一般评议。

一、 综合评论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发展思想。(25) 二、 评论马尔萨斯的经济发展思想。(25)

三、 试述维克塞尔累积过程分析在当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应用。(25) 四、 凯恩斯学说对发展中国家有无适用价值?(25)

一、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5) 二、一个社会在什么情况下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25) 三、谈谈你对“贸易条件恶化论”这一假说的看法。(25) 四、论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25)

一、 述评刘易斯“无限剩余劳动供给人口流动模型”,并指出它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历史地位。

二、 试就“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和“出口鼓励发展战略”作比较分析。 三、 亚当斯密是如何在批判重商主义和吸收重农学派思想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发展理论体系的?

四、 你是如何看待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有关“静态插曲”的说法?

一、 发展经济学中对农业问题研究有两位著名学者——刘易斯和舒尔茨,他们同年获得诺贝尔奖,前者提出“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模型”,后者提出“传统农业改造论”,但论点不同,政策建议不同。试联系我国实际作对比分析。 二、 述评金融自由化理论。

三、 试论述凯恩斯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地位。

四、 对照以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主义经济发展思想,评述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