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四年级下册读写结合环节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1f821f58fb770bf78a5589

推荐: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春游湖(宋 晁冲之)

忆江南一、忆江南二(唐 白居易)

2、桂林山水

◆训练点一:仿写。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三个相同的句式写出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不但极富美感,而且读起来节奏感强,是许多人都喜欢的表达方法。选择身边一处(一种)景物,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用“用相同的句式描写一个事物”的方式,写一个片段,激发读者兴趣并突出景物特点。 ◆训练点二:仿写。

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进行对比,并在下文突出表现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选择身边一处(一种)景物,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用对比的方式,写一个片段,突出景物特点。

◆训练点三:课后的阅读链接与课文有着紧密联系,虽与课文表现形式不同,但同样写出了漓江的特点,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

◆训练点四:本文词汇丰富,句子优美,我们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3、记金华的双龙洞

9

◆训练点一: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用“时而??时而??”写句子。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用“??即使??也??”写句子。

◆训练点二:课文描写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时,依次写了“映山红”、“油桐”、“沙土”,最后用“眼前一片明艳”概况了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请模仿这种写作方法,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 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 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

◆训练点三:作者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了双龙洞途中的风光,接着写双龙洞洞口和来到外洞;再写怎样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这些描写有详有略,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了重点。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试试。

◆训练点四:写一篇文章,向读者介绍你游览过的一处景点,要按一定顺序写,把景点的特点写具体。

4、七月的天山

◆训练点一: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美景,过渡非常自然,这与每个自然段之间的过渡句子有着很大的关系:

10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训练点二: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选择身边一处(一种)景物,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用上“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写一个片段,与读者分享快乐、惊奇、及现实生活中少有的感受。

◆训练点三: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训练点四:推荐阅读。

阿里山的云雾

雨停了,在去姊妹潭的途中,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大概由于刚下过雨,阿里山的千山万壑,全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云雾中。有些地方浓雾把一切都遮蔽了,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有些地方则显得影影绰绰的,有如笼着轻纱一般;有些地方云雾停留在山谷下面,汇成一片茫茫的海洋,黛绿的山峰有如浮在海面的蓬莱仙岛;有些地方云雾只漂浮在上面,挡住山峰的上半,令你产生翠峦直插云霄的错觉。这时的云雾是静止的,碧绿的千山万

11

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尔后,山里慢慢起风了。山风劲吹的时候,只见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

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它令原来图画似的景致变化万千,万山苍翠时隐时现、时深时浅、时远时近;忽而滚滚的云雾来了,从匿藏的山谷汹涌而来,淹没了眼前的一切;忽而它又拂袖而去了,只见袖带飘忽,瞬间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但一切又确乎已经发生,给人留下了莫名的惊愕与喜悦。

第二单元 以诚待人

单元读写目标:

1.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

2.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3.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4.写一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心里话,写完后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本册侧重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以及其他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5、中彩那天

◆训练点一: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