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提能限时练(十一)文言文阅读(一)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通用版)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专题提能限时练(十一)文言文阅读(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21428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a

专题提能限时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一)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导学号:76082052】

京兆王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封,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州事巨细,委之阳乌。宣武初,为护军将军。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

迁中书监。为纳顺皇后妹为妃,而不见礼答。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

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毁击之,强令为尼於内,以子付妃养之。岁余,后父于劲以后久无所诞,乃表劝广嫔御。因令后归李於愉,旧爱更甚。

愉好文章,颇著诗赋。时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学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馆而礼之。所得谷帛,率多散施。又崇信佛道,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颇相夸尚,竞慕奢丽,贪纵不法。於是宣武摄愉禁中推案,杖愉五十,出为冀州刺史。

始愉自以职求侍要,势劣二弟,潜怀愧恨,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内外离抑。.及在州,谋逆。愉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云高肇谋为杀害主上。遂为坛於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帝位。赦天下,号建平元年,立李氏为皇后。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送。诏征赴京师,申以家人之训。愉每止宿亭传,必携李手,尽其私情。虽锁絷之中,饮赏自若,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不忍杀我,吾亦何以面见至尊!”於是歔欷流涕,绝气而死,年二十一。后灵太后令愉之四子皆附属籍,追封愉临洮王。

(选自《北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B.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C.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D.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D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本题,要注意前半部分对李氏的介绍,可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来断句,如“产子宝月”中,“宝月”是“子”的名字,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项。“遂被宠嬖”意为“于是(李氏)受到元愉的宠爱”,意思已经表达完整,而“罢州”表

示的是另一层意思,“宠嬖”与“罢州”中间应断开,故排除B、C两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也指贬谪、放逐,有左迁、右迁之说。

B.赋,我国古代文体,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如《阿房宫赋》《二京赋》等。 C.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又特指皇帝对妃嫔媵嫱等的宠爱。

D.诏,是古代天子下达给百姓的一种文体,有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 D [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D项,“诏”指皇帝颁发的文书命令,不仅仅下达给百姓,如本文中下达的命令就是给尚书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愉忠于爱情,对李氏始终如一。元愉爱妾李氏虽遭顺皇后的殴打虐待,但元愉对她衷心不改;自己因叛逆被抓押回京师,在驿站休息或住宿时总拉着李氏的手。

B.元愉爱好文学,对文人关爱有加。元愉经常招引一些才人在一起宴饮作乐,对儒学宾客也给予很高的礼遇,还常召集儒学宾客住到自己的客馆中。

C.元愉心胸豁达,处乱仍从容镇定。元愉担任徐州刺史期间,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自己谋乱称帝被抓后依旧坦然自若。

D.元愉追求奢华,对现实生活不满。元愉与弟弟元怀常常相互夸耀,竞相追求奢丽生活,后因求要职不得,权势较低,李氏受辱,最终走上反叛之路。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不是他“心胸豁达”的表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留爱诸弟,愉等常出入宫掖,晨昏寝处,若家人焉。(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时要注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如(1)句中的关键词语是“留”“诸”“宫掖”“寝处”等;(2)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出”“遂”“婴”等。

【答案】 (1)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中,早晚坐卧都待在一块儿,就像一家人一样。

(2)宣武帝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元愉出城抵抗君王的军队,屡屡失败,于是据守城池牢固防守。

【参考译文】

京兆王元愉,字宣德,太和二十一年受封,被任命为都督、徐州刺史。元愉让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卢阳乌兼任长史,州中的事务无论大小,都委托卢阳乌处理。宣武帝初年,担任护军将军。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中,早晚坐卧都待在一块儿,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调任中书监。为他娶顺皇后的妹妹为妃,却不被他以礼相待。元愉在徐州任职期间纳李氏为妾,李氏本姓杨。是东郡人,一次元愉在夜里听到她唱歌,就喜欢上了她,于是(李氏)受到元愉的宠爱。元愉罢除徐州的官职回京师任职,想提升李氏的地位使其显贵,托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做她的养父,然后到他家按礼节迎娶,李氏生了个孩子取名宝月。顺皇后召李氏入宫,殴打了她,强迫她在宫中当尼姑,把她的孩子交给王妃抚养。一年多后,皇后的父亲于劲因为皇后很久不生孩子,就上表劝皇帝广纳嫔妃。趁机让皇后把李氏还给元愉,两人的旧情更加深厚。

元愉爱好文辞,很擅长写诗赋。时不时地招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在一起宴饮作乐。又招集四方儒学宾客如严怀真等数十人,让他们在客馆中住下并给予很高的礼遇。所得到的谷物布匹,大部分都被他施舍掉了。又迷信佛教和道教,日常开支常常青黄不接。与弟弟广平王元怀,彼此之间互相夸耀,互相比着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贪婪放纵不守法度。于是宣武帝让人把元愉押往宫禁之中审问,并杖打了元愉五十下,放出京做冀州刺史。

开始元愉自己求取侍从要职,权势比两位弟弟低,内心惭愧和不满,这一切都表现在外表上。又因为所宠爱的妾多次遭受侮辱,内外的事情都让他觉得受到了排挤压制。元愉到冀州任职后,就图谋叛逆。于是元愉杀死长史羊灵引以及司马李遵,声称得了清河王的秘密书信,说高肇阴谋杀害皇上。于是在信都的南面筑起坛台,烧柴祭告上天,登基做皇帝。大赦天下,年号为建平元年,册立李氏为皇后。宣武帝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元愉出城抵抗君王的军队,屡屡失败,于是据守城池牢固防守。元愉知道自己已是穷途末路,就带着李氏及四个儿子一共数十骑冲出城门,各路军队都在后面追赶,元愉等最后被抓住送了回来。诏书征召他赶赴京城,准备用家规来训诫他。元愉每当停在驿站休息或住宿的时候,一定拉着李氏的手,叙不尽的恩爱。即使在捆绑之中,饮酒玩赏仍坦然自若,没有一点后悔或害怕的样子。到了野王,元愉对人说:“虽然皇上慈爱深厚,不忍心杀我,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皇上!”接着感慨流涕,气绝身亡,年仅二十一岁。后来灵太后让元愉的四个孩子都归附王籍,追封元愉为临洮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导学号:76082053】

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举进士,授郪县主簿。吴曦畔,乞解官养母,曦诛,摄府事以忠孝两全荐之,调中江县丞。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

前是,酒酤贷秫于商人,定子给钱以籴,且宽榷酤,民以为便。麻菽旧有征,定子悉弛..

之。会水潦洊饥,贫民竞诉无所于籴,定子曰:“女毋忧,女第持钱往常所籴家以俟。”乃发县廪给诸富家,俾以时价粜,至秋而偿,须臾米溢于市。邻邑有争田十余年不决,部使者以属定子,定子察知伪为质剂,其人不伏。定子曰:“嘉定改元诏三月始至县,安得有嘉定....元年正月文书邪?”两造遂决。四川总领所辟主管文字,同幕有以趣办为能迫促诸郡者,定子白使者斥去之。总领所治利州,倚酒榷以佐军用,吏奸盘错,定子躬自究诘,酒政遂平。

制置使郑损强愎自用,误谓总领所擅十一州小会子之利,奏请废之,令下,民疑而罢市。定子力争,乃得存其半。损又欲增总领所盐课,取旧贷军费,定子辨其颠末,损乃释然。 ..

顷之,召入奏事,吏民追送,莫不流涕;邻郡闻定子至,焚香夹道,举手加额曰:“微公,吾属涂炭久矣。”定子之未去郡也,伯兄上印而归,了翁亦至自靖州,过定子于绵,定子为筑棣鄂堂,饮酒赋诗为乐,一时以为美谈。入对,极言时敝。时史弥远执国柄久,故有曰:“陛下优礼元勋,俾得以弛繁机而养静寿,朝廷得以新百度而革因循,不亦善乎?”既对,人为定子危之,定子曰:“乖逢得丧,是有命焉,吾得尽言,乃报君职分也。”弥远没,言之者纷然,识者谓定子先事有言,视诸人为难。

寻兼权参知政事,因请致仕,不许,力辞,退居吴中,深衣大带,日以著述自娱。以资政殿学士转一官致仕,卒,赠少保。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八》,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

B.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

C.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

D.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

C [“父就养得疾”是主谓齐全的完整结构,中间不需断开,排除B、D两项;“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句意也较完整,中间不需断开,但前后均需断开,排除A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榷酤,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

B.质剂,古代贸易券契质和剂的并称。长券叫质,用来购买马牛之类;短券叫剂,用来购买兵器珍异之物。

C.改元,君主改用新年号纪年,年号以一为元,故称。年号有一帝一元和一帝多元的情况。

D.盐课,指用缴纳一定食盐来替代应做的徭役和应缴纳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