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初中生模拟考试(语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2届初中生模拟考试(语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24e0f5f90f76c661371af2

16.纪昌学射为什么能成功?(3分)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7——18题。(4分)

中 秋 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17.请你展开合理的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2分)

18.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0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4题。(22分)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5

④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⑤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⑥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⑦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⑧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做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⑨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⑩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⑾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⑿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⒀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⒁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⒂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⒃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⒄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⒅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6

19.作者在题目中用“好”字来修饰木槿花的理由是什么?(3分)

20.文章开头先写小园中的其他几种花有什么作用?(4分)

21.文章在先写“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后文又说“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这在写作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⑩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23.你怎样理解第⑾、⑿段中“土埋大半截了,花还在开!”这两句话的含义?(4分)

24.木槿的两度开花给作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作者面对在艰难中生存的木槿产生怎样的人生感悟?(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5——30题。(18分)

独处与思考

①独处,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

7

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人来说,闲暇是人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②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许多人都心浮气躁,害怕孤独,哪里还有静静独处的耐心。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着独处的滋味,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视为神经不正常。

③有人说:孤独是蚌病成珠。忍耐痛苦的结果是得到那颗美丽绝伦的珍珠。但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相反,乐于独处的人把独处看成是难得的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想象力的发挥。独对自然,心灵会像宇宙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会像电波一样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情绪会像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坚实稳固。

④虽然时下喜欢独处的人,被视为另类或性格有点怪异。不过,一个人既然喜欢独处,那就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仍然我行我素,矢志不改。为什么有些性格孤僻的人,甚至一些残疾人,他们能成就正常人难以企及的业绩呢?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在于他们具备了独处思考的条件和能力。人生在世,与人共处,可以创造共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自我独处,则可以创造属于自己,也可以奉献给社会的心灵财富。

⑤独处之人,远离扰攘世界,浮嚣市声,躲进书斋,以书为友,皓首穷经,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尽管读几本书,寒不可衣,饥不当食,但它能净化人的灵魂,绝不会因得陇望蜀,欲壑难填而苦恼。独处之人,夜阑人静之时,遥望星空,慨宇宙之浩大,叹人生之屑微,绝不会去与人争蝇头之利。独处之时,?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对酒当歌,自寻欢乐,傲视世俗。

⑥没有独处,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领悟;没有领悟,哪来思想火花。人人都有思考的潜能,但思考并非像心潮那样说来就来。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没有灵魂的渴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生活,思考是生命的高级形式。卢梭说:?沉思的人,乃是一种变了质的动物。?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乐于独处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

2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6.文中③④⑤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3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