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牛庄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后牛庄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2ea4066294dd88d1d26bef

图4.12.6-4管道包温、安装示意图 11、管道支吊架间距布置合理,如图4.12.6-5

图4.12.6-5管道支吊架示意图

12、空调机组穿楼板安装时加减震器吊装,如图4.12.6-6

图4.12.6-6空调机组安装 5、设备配管、布局合理,位置正确、固定牢固,如图4.12.6-7

图4.12.6-7设备布局

4.12.6.4风口

1、风口外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划伤、压痕与花斑,颜色应一致,焊点应光滑。

2、风口的转动、调节部分应灵活、可靠,定位后应无松动现象。 3、插板式及活动篦板式风口,其插板、篦板应平整,边缘应光滑,启闭应灵活。组装后应能达到完全开启和闭合的要求。

4、旋转式风口,转动应轻便灵活,接口处不应有明显漏风,叶片角度调节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5、球形风口内外球面间的配合应转动自如、定位后无松动。散流器的扩散环和调节环应同轴,径向间距分布应匀称。

6、孔板式风口的孔口不得有毛刺,孔径和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图4.12.6-8

图4.12.6-8风口安装

4.12.6.5风阀

(1)风阀的结构应牢固,调节应灵活、定位应准确、可靠,并应标明风阀的启闭方向及调节角度。

(2)插板阀(包括斜插板阀)的壳体应严密,壳体内壁应作防腐修理,插板应平整,启闭应灵活,并应有可靠的插板固定装置。

(3)调节风阀的拉杆或手柄的转轴与风管结合处应严密;拉杆可在任意位置上固定;手柄开关应标明调节的角度;阀板应调节方便,并不得与风管碰擦。

(4)三通调节风阀的拉杆或手柄的转轴与风管结合处应严密;拉杆可在任意位置上固定;手柄开关应标明调节的角度;阀板应调节方便,并不得与风管碰擦。

(5)多叶风阀的叶片间距应均匀,关闭时应相互贴合,搭接应一致,大截面的多叶风阀应提高叶片与轴的刚度,并宜实施分组调节。

(6)电动与气动调节风阀的执行机构及连动装置的动作应可靠,其调节范围及批示角度应与阀板开启角度相一致。

(7)保温调节风阀的连杆,设置在阀体外侧时,应加设防护罩。 (8)特殊风阀:

1)防火阀及排烟阀(口)的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2)失火时框架(外壳)、叶片应能防止变形失效,其板材厚度不应小于2mm。转动件应采用黄铜、青铜、不锈钢及镀锌铁件等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作,并应转动灵活。

3)易熔件应为消防部门认可的标准产品,其熔点温度应符合设计规定。采

用双金属片作为执行传感元件时,其动作温度亦应符合设计规定。内置易熔件的阀门,应设便于更换易熔件的检查口。

4)阀门动作应可靠,关闭时应严密,其允许漏风量分别应符合表3.9-1的规定:

表4.12.6-1 防火、排烟阀允许漏风量

阀门类型 防火阀 排烟阀 板式排烟口 两端压差(Pa) 300 300 250 允许漏风量(m3/h2m2) ≤700 ≤700 ≤150 备注 4.12.6.6系统试运转及调试

1、通风系统安装完毕,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 2、通风系统的测定和调整应包括下列项目: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动试运转;无生产负荷系统联合试运转的测定和调整;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和调整。

3、测定所使用的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精度应高于被测定对象的级别,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

4、通风系统的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的测定和调整应由施工单位负责,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参与配合;带生产负荷的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和调整,应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配合。

5、单机试运转

通风机试运转,过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碰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h。试运转应无异常振动,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6、系统试运转及调试

(1)系统联动试运转应在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和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进行。系统联动试运转时,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协调,动作正确,无异常现象。

(2)通风系统无生产负荷的测定与调试应包括以下内容:

1)通风机的风量、风压及转速的测定。通风与空调设备的风量、余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