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检测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室内环境检测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34f11fcaaedd3382c4d335

4、、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可以在工程完工后立即进行( × ).

5、当民用建筑工程场地土壤氡浓度不大于20000Bq/m3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不大于0.05 Bq/m3.s时,

可不采取防氡工程措施。( √ )

6、环境测试舱法测定材料中游离甲醛释放量时,如果测试第28d仍然达不到平衡状态,可结束测试,以第28d的测试结果作为游离甲醛释放量测定值。 ( √ ) 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竣工验收检测的5项室内环境污染物指标,必须都要同步测定室外空气中的空白值。 ( × ) 8、民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空白值有可能会比室内检测点的浓度高。 ( √ )

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时,不应采用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聚乙烯醇甲醛内墙涂料和树脂以硝化纤维素为主,溶剂以二甲苯为主的水包油型(O/W)多彩内墙涂料,不应采用聚乙烯醇缩甲醛胶黏剂。( √ )

10、内照射指数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本标准规定的限量260而得到的商。( × )

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当多次重复使用同一设计时,不宜先做样板间,并对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 × )

12、.环境测试舱法测定材料中应将被测材料垂直放在测试舱中心位置,板材与板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并与气流方向平行。( √)

13、室内空气中TVOC采样后吸附管密封后,样品最长可保存5天。( × )

14、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是指单位面积(m2)上、单位时间(s)内析出的氡的放射性活度(Bq)。

( √ ) 15、当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以单项评定,其中有单项符合规范要求时,可以判定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单项合格。 ( × ) 四、问答题、(4题、每题5分) 1、溶剂型涂料、溶剂型胶黏剂中苯含量测定中,样品测定的步骤?

答:(1)标样制备:取5只顶空瓶,将滤纸放入顶空瓶中,应密封,用微量注射器吸取苯0μL,0.40

μ

L.0.80μ

L,1.20μ

L,2.20μ

L,注射在瓶内的滤纸条上,含苯分别为

0mg,0.351mg,0.703mg,1.054mg,1.933mg。

(2)样品制备:取装有滤纸条的顶空瓶称重,精确到0.0001g,应将样品约0.2g,涂在滤纸条上,密封后称重,精确到0.0001g,两次称重的差值为样品质量。

(3)将上述标准品系列及样品,置于40°C恒温箱中平衡4h,并取0.20ml顶空气作GC分析,记录峰面积。

(4)应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苯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图。 (5)应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苯的质量

2、穿孔法测定甲醛释放量基于哪两个步骤?

答:第一步:穿孔萃取——把游离甲醛从板材中全部分离出来,分为两个过程。首先将溶剂甲苯与

试件共热,通过液—固萃取使甲醛从板材中溶解出来,然后将溶有甲醛的甲苯通过穿孔器与水进

行液—液萃取,把甲醛转溶于水中。 第二步:测定甲醛水溶液的浓度。

3、气候箱法测定饰面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原理。

答:将1m2表面积的样品放入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置换率控制在一定值的气候箱内。甲醛从样品中释放出来,与箱内空气混合,定期抽取箱内空气,将抽出的空气通过盛有蒸馏水的吸收瓶,空气中的甲醛全部溶入水中;测定吸收液中的甲醛量及抽取的空气体积,计算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量,以毫克每立方米(mg/m3)表示,抽气是周期性的,直到气候箱内的空气中甲醛浓度达到稳定状态为止。

4、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年版)规定,简要说明土壤中氡的检测过程和注意事项

答:①工程勘察范围内按方格网布点:点距10米、但布点数不少于16个。②先用钢仟打孔,孔径20~40cm孔深 500~800cm;③根据测氡仪说明,设置合理的检测条件;④现场测试不应在雨天进行,如遇雨天,应在雨后24小时进行;⑤处于地质构造断裂区域的氡浓度异常时,要测定非地质构造断裂区域的氡浓度;⑥现场测试要做好记录:测试点布设图、土壤类别、现场地表状况描述,测试前24小时内工程地点气象状况等。 五、计算题(4题、每题5分)

1某试验人员按照酚试剂分光光度法要求,现场采集空气样本检测甲醛的浓度。已

知采样流量是0.5L/min,采样时间20 min,采样点的温度27℃,采样点的大气压力是101.5kPa。又知其标准曲线的斜率为0.355,空白溶液的吸光度是0.054,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是0.186。请为该试验人员计算出检测点空气中的甲醛浓度是多少(要求列出计算公式并给出计算的结果)。

第一步,计算采样体积: 2分

Vt =采样流量(L/min)×采样时间(min)=0.5×20 =10 L

第二步,把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采样体积: 3分 V0=Vt×T0/(273+t)×P/P0=10×273/(273+27)×101.5/101.3=9.12 L

第三步,求出计算因子Bg: 2分

标准曲线斜率倒数为计算因子Bg=1/0.355=2.82 第四步,计算甲醛浓度C: 3分

C=(A-A0)×Bg/ V0=(0.186-0.054)×2.82/9.12=0.04mg/m3

2、采得一个房间TVOC样品,检测数据如下表,计算出室内空气中TVOC的浓度 对、间 苯 甲苯 乙酸丁酯 乙苯 苯乙烯 邻二甲苯 十一烷 总 二甲苯 峰面积1031.6 500.0 20.0 80.2 223.4 42.4 38.5 10.2 10444.5 pA*s 校正因子8.7880×10-9.0671×10-1.8758×10-9.1956×10-9.1560×10-9.4385×10-9.1010×10-1.0037×10-/ 55455554μg/ pA*s 各组分含0.9460.09066 0.04534 0.00375 0.00737 0.02045 0.00400 0.00350 0.00102 量6 (μg) 采样流量0.4L/min,采样时间10min,采样现场温度25℃,大气压力101.0kPa。 解:

标准状态的采样体积

V0=PVT0/TP0

0.4×10×273/[(273+25)×101.3] =101.0×

=3.7L

C=m/V0 =0.9466/3.7 =0.26mg/m3

3、已知某实验室做甲醛标准曲线y=0.000556+0.024x在某次进行室内甲醛监测中,测得吸光度为0.115,蒸馏水空白为0.005,采样速率为0.5L/min,采样时间为45 min(大气压为101.3 kPa,室温为20℃),求室内甲醛的浓度?

解:采样体积V=0.5L/min×45 min=22.5L Vnd=22.5× =20.7L Y=0.115-0.005=0.11 X= 4.56μg

室内甲醛浓度 c= mg/m3

答:室内甲醛浓度为0.22mg/m3。

4、一个花岗岩样品放射性测试结果为CRa= 100.51Bq/kg 、CTh=305.43 Bq/kg 、 CK= 1640.87Bq/kg 求出该样品的内照射指数IRa和外照射指数Ir,并依据《GB6566-2001》判定它属于哪一类装修材料?

它的使用范围有何限制?

注:CRa、CTh、CK分别为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 解:

IRa=CRa/200=100.51/200=0.50

Ir=CRa/370+ CTh/260+ CK/4200=100.51/370+ 305.43/260+ 1640.87/4200

=1.84

属于B类装修材料

不可以用在Ⅰ类民用建筑的内饰面,但可以用在Ⅰ类民用建筑的外饰面及其他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2011级《室内环境检测证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空气样品采集时,用溶液吸收法主要用来采集下列哪些物质( A ) (A) 气态 (B) 颗粒物 (C) 气态和颗粒物 (D) 降尘

2.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小于 ( A ) (A) 100μm (B) 60μm (C) 30μm (D) 10μm

3. 标准状况的温度和压力分别是多少? ( A ) (A) 0℃、101.325 kPa (B) 20℃、101.325 kPa (C) 25℃、101.325 kPa (D) 25℃、1atm 4.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放射性参数氡的标准值为 ( A ) (A) 400 Bq/m3 (B) 400 cfu/m3 (C) 250 Bq/m3 (D) 250 cfu/m3 5. 空气中二氧化硫测定常用的方法有 ( B ) (A) 库仑确定法 (B) 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 (C) 溶液电导法 (D)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6. 下述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气相色谱定量测定方法的是 ( A ) (A) 匀称线对法 (B) 标准曲线法 (C) 内标法 (D) 归一化法

7. 室内空气中甲醛采样的方法是 ( A ) (A) 溶液吸收法 (B) 填充剂阻留法 (C) 固体吸附法 (D) 自然积聚法

8. 用于标定甲醛溶液的方法是 ( C ) (A) 标准曲线法 (B) 工作曲线法 (C) 碘量法 (D) 恒重法

9.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细菌总数的标准值为 ( B ) (A) 2500 Bq/m3 (B) 2500 cfu/m3 (C) 250 Bq/m3 (D) 250 cfu/m3 10. 下列污染物中能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的是 ( B ) (A) 氨气 (B) 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