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75dc9f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8

xx中 心 校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家长满意的学校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和质量为主要抓手,围绕中心校提出的“提高管理效益,丰富发展内涵、凸现办学特色,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化校内管理工作, 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xx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1. 加强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科学制定和修改学校的管理制度。要注重过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抓好常规工作的落实和,使学校管理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来。

2、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在中小学上课、考试、作息时间等方面的规定。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同时,各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学校做好每月教师的常规考核,为绩效工资实施做好准备。

3、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xx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认真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多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一线,通过听课、检查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等形式,总结教学经验,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使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4、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各校要想法设法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平台、实践平台和反思平台,为教师的发展创设条件,要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的校本研修,构建学习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团队。同时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教育既是服务,领导要为教师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各项工作要为教学服务。

5、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益。组织教师学习、研讨以及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师的课改意识。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突破口,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6、继续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各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特色办学的思想,将特色办学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各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探求并实践本校特色建设的新思路。学期末中心校召开一次学校特色创建专题汇报会。

7.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继续强化学生规范教育,不断拓展德育活动载体,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形成以学

生为本的立体德育结构。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徳孝文化进校园活动,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8、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师生参加上级举办的文体竞赛,并力争获奖。在教育局组织的秋季篮球运动会,确保我中心校初中组和小学组的篮球队进入xx区受表彰行列。

9、坚持与时俱进,丰富校园文化发展内涵。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构建书香校园,营造和谐、民主、向上的良好学校发展氛围,把学校建成充满文化、智慧和人文情感的精神家园。进一步推进校园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师生行为规范,学风、教风、校风更趋完美。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学生成长创设优雅和谐氛围。

9、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各校要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的原则,尽可能将资金用到学校的发展上来,努力创建一流的办学环境。凡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没有上暖的学校,今年力争完成上暖工程;xx初中师生宿舍楼建成并投入使用;xx幼儿园要迁出危房;闫家小学完成操场平整工作等。

10.抓好“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要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各种安全预案,加强安全教育,进行疏散消防演练,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进行安全检查,

杜绝事故隐患;要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学生在校安全无缝隙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环境,确保我中心校全年学校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和措施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的活动,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加大师德考核力度,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落实《xx区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严格推行师德不合格“一票否决制”。

2、确立强烈的师本意识,时刻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认真落实国培计划,搞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继续抓好“青年教师达标”活动,做好对新调入教师、预岗教师的指导工作,创设教学相长的教研环境。有条件的学校每周开展一次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新教材、新课标等内容,进一步提升课改理念。组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课改论坛等活动。各校50岁以下教师要学会使用移动多媒体辅助教学,每人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论文和一篇学期工作总结。

3、创造条件,组织各种教学评优活动,营造“争先创优”氛围,继续推行“名师工程”和“信得过教师工程”,加大考核、奖励力度,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中心校继续抓好优质课、优质论文、优质案例等参赛活动。切实为教师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