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7b38e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7f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

作者:宋菊霞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10期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每位教师应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把和谐的美运用到教学艺术中去。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让学生处在协调、适中、完美的状态中学习,使学生在和谐课堂氛围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素质教育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指教学中可根据教者、学者、教学内容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教学艺术进行教学操作。什么是教学艺术呢?本人认为教学艺术是教师能熟练的综合运用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和谐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而教学操作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必须尽量创造教学氛围的和谐美。本文就从和谐美的角度来探讨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操作节奏的张于弛

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指教学操作过程中的快节奏,“弛”是指教学操作过程中的慢节奏。音乐离不开节奏美,教学也要讲究节奏美。在教学中如果运用了符合节律的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难的,文字比较艰涩的,道理比较抽象的或者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则要“慢节奏”,提问后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同时老师在讲解答案时也要适当放慢节奏,让学生来得及领会。

对于教学内容较为简单的,课文内容较为有趣的,或学生自学可以学懂的,教师就可采取快节奏进行。如我在教《桂林山水》时引导学生抓住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放慢节奏,细讲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提出了本段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的手法,如课文运用大海、西湖与漓江的水相比以突出漓江水美。用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用翡翠来比喻漓江水的绿。对于本文第三自然段,我针对它与第二自然段写法相同,就放快了节奏,让学生自学,去体会桂林的山是如何美的。 二、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说中国画的构图技巧“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就是说空白的地方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进去。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重点内容,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部分,则必须进行工笔细描,浓墨重彩;对于课文非重点难点,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或者以读代讲,这是教学上的写意,是粗线条。同时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如《梅花魂》一文,课文写了关于华侨爷爷的那几件事?这几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可靠学生自己解决,这是“疏”;而对《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