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均衡价格理论的及评价运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对均衡价格理论的及评价运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8d3a5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f

微观经济学认为,价格对经济有自发反对劳动价值论的调节作用。市场的供求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市场的供求在不断变动,因而,价格也在不断波动。价格不断地从不均衡到均衡,又从均衡到不均衡,从而又到新的均衡。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经济的运行,指挥着市场上各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在现实中,政府经常会实施一些政策影响商品价格、需求和供给,这些影响又会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 (一)支持价格政策与限制价格政策 1.支持价格政策

支持价格又称为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高于该产品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也就是说,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一个最低价格,这个最低价格比其市场均衡价格要高。例如,政府为了扶植农业,提高农民的收入,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政策。

由于实行支持价格政策,使得商品的市场价格高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根据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当价格较高时,供给量较大,而需求量较小,因而出现供过于求、商品过剩的现象。为了维持这一支持价格,政府就要购买这些过剩产品。例如,政府在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政策后,市场上会出现农产品供给过剩。政府为了能维持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就要有计划地收购这些过剩的农产品。政府可将这些收购的农产品用于储备、出口、援外或者销毁。 2.限制价格政策

限制价格为最高限价,是指政府往往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低于这些物品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也就是冻结物价。也就是说,限制价格是政府规定的一个最高价格,这个最高价格比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要低。

由于实行限制价格政策,使得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根据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当价格较低时,供给量较小,而需求量较大,因而出

word文档 可自由编辑

现供不应求、商品短缺的现象。如果要维持这种限制价格,市场上就会出现因这种物品供不应求而导致消费者抢购的现象。因此,为了维持这种限制价格,政府通常会采取配给制,以避免出现抢购现象。另外,由于市场上的供不应求,还会出现黑市交易,而黑市价格不仅高于限制价格,而且还高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

支持价格政策和限制价格政策都是政府以干预的方式直接影响商品本身的价格,使商品价格脱离市场均衡价格,但是,它们的实行和对市场的影响分析都是建立在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之上的。 (二)政府税收政策对市场的影响

当政府针对某一商品对消费者或生产者征税时,会导致商品的需求变动或供给变动,从而导致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例如,政府对某一特殊的消费品征收消费税,如我们国家曾对一些高档消费品(电视机、私人汽车等)征收消费税。从形式上说,消费税是由消费者承担,因此,在原来的价格上征收消费税,会使需求减少。根据供求定理,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当政府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时,生产者也承担了一部分消费税。

如果政府对某一产品向生产者或销售者征税,与原来的价格

相比,征税必然使供给减少。根据供求定理,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当政府向销售者征税时,消费者也承担了一部分税赋。

如果政府对生产某一种商品的生产者给予津贴,可将津贴视为一种负税。也就是说,与原来的价格相比,津贴的发放会使供给增加。根据供求定理,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的下降、均衡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当政府给予生产这种商品的生产者津贴时,消费者也享受了津贴带来的好处。

word文档 可自由编辑

均衡价格理论存在着不足,但是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然存在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看待和运用均衡价格理论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小民 胡代光等 现代外国经济思潮评论讲座 军事译文出版社 1985 (2)李天章 沙献玉 现代西方基本经济理论及思潮评价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0 (3)宋承先 现代西方经济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4)仇启华 评西方经济学者的若干理论观点 求实出版社

word文档 可自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