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高考数学中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年高三高考数学中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b600b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2b

(2)设点设AF的斜率为

,BF的斜率为

,直线的方程为

由…………6分

…………7分 …………8分

…………10分

由于

解得

轴上运动,过点

…………11分 …………13分

∴直线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动点.

9.如图所示,已知定点且

(1)求动点

的轨迹方程;

作交轴于点,并延长到点,

(2)直线与动点的取值范围. 解:(1)设

的轨迹交于、两点,若,且,求直线的斜率

,由

又,∴,即动点的轨迹方程为.

10.已知点(1)求

点轨迹

,点在轴上,点在轴上,为动点,满足,.

的方程; 按向量

平移后得曲线

,设

上任一点,过

作圆

(2)将(1)中轨迹

9 / 16

的两条切线,分别交轴与解:(1)设

、两点,求、

,则

的取值范围.

由题意得 ∴ ∴ ,

故动点11.如图

的轨迹方程为

和满足

两点分别在射线

点的轨迹

的方程,并说明它表示怎样的曲线? 于

两点,且

, ∴

),由

得 ,

,求的方程.

上移动,且

为坐标原点,动点(1)求

的值; (2)求

(3)若直线l过点解:(1)由已知得 (2)设P点坐标为 ∴

消去

交(2)中曲线

,可得,

又因,∴ P点的轨迹方程为.

的右支.

它表示以坐标原点为中心,焦点在轴上,且实轴长为2,焦距为4的双曲线(3)设直线l的方程为 易知 又设

∵ l与C的两个交点

,则

轴的右侧

即 (否则,直线l的斜率为

,将其代入C的方程得

,它与渐近线平行,不符合题意)

10 / 16

,即

,又由

同理可得

由得 , ∴

由 由

得, ,

消去得 解之得: ,满足.

故所求直线l存在,其方程为:或.

12.设A,B分别是直线和上的两个动点,并且,动点P满足

.记动点P的轨迹为C.

(I) 求轨迹C的方程;

(II)若点D的坐标为(0,16),M、N是曲线C上的两个动点,且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I)设,因为A、B分别为直线和上的点,故可设

,.

∵, ∴ ∴

又, ∴.

∴. 即曲线C的方程为.

(II) 设N(s,t),M(x,y),则由 故

,可得(x,y-16)= (s,t-16).

11 / 16

∵ M、N在曲线C上, ∴

消去s得 .

由题意知,且,解得 .

又 , ∴. 解得 ().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13.设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2.

(1)求此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

(2)若A、B分别为、上的动点,且,求线段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是

什么曲线.()

提示:,又,,

则,.

又 (3)过点

,代入距离公式即可.

是否存在直线,使与双曲线交于

、两点,且

,若存在,求出直线的

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不存在)

14.已知点

,直线

,设动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

,已知

yMlPGOFC,且. (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x1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