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ae3ca6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6

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

姓名: 班级: 座位号:

一、看拼音,写词语。(共6分) shān gāng

dié zi

bǎng wén shú xī xiōng táng

liǎng jié

( )( )( )( )( )( ) 二、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共3分) 举箸 ________(zù zhù) 手杖 ________(zàng zhàng) 擒拿________(qín qíng) 踉跄________(liáng liàng) 腰胯 ________(kuā kuà) 铁锤 ________(cuí chuí)

三、补充下列词语,并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共9分) 伸________缩________ 安________稳________ ________耳________腮 ________弟________兄 力________神________ ________不自________

①大家看到小猴子被果子酸得________的样子,全都笑起来。 ②她连续工作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已________。 ③同学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个个________。

四、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共4分)

A.环境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语言描写

①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________

②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________ ③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________ ④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 ________

五、课文内容回顾。(共18分)

(1)《猴王出世》是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中的一个片段,文中石猴因敢于________,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________的特点。

(2)《景阳冈》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课文是按照“喝酒→________→________→下冈”的顺序记叙的,表现了武松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草船借箭》一文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_的人,周瑜是一个________的人。

(4)《红楼春趣》描写了________里众人________的情景,宝玉放的是________风筝,探春放的是________风筝,宝钗放的是________风筝,宝琴放的是________风筝,表现了众人放风筝的趣味。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共8分)

(1)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设“十天造十万支箭”的毒计来陷害诸葛亮。( ) (2)《猴王出世》是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描写的。( ) (3)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所以找他帮忙。( )

(4)《红楼春趣》中最后三个风筝都绞到一处,后来线都断了,风筝飞走了。( ) 七、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课内阅读 (共12分)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上按了一按,望上一( ),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里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 ),( )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大虫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 )。武松一( ),又( )在一边。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共5分)

(2)“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共4分 )

(3)面对老虎来势汹汹的三招,武松均一“闪”而过,这里“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共3分)

(二)课外阅读。(共10分)

__________________

到得松树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喝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团团血迹。李逵见了,一身肉发抖;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搠那两个小虎儿。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

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给这段文字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共2分) (2)下面的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共3分 ) 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

(3)武松和李逵都打过老虎,他们打虎有哪些不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共2分) A.遇虎起因不同:武松为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李逵接母上梁山,途经沂岭。 B.杀虎原因不同:武松自卫;李逵报吃母之仇。

C.杀虎难度不同:武松在明处,且醉酒,无防备;李逵在暗处,而且是偷袭老虎。 D.杀虎后心情不同:武松心情释然;李逵尚存余悸。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的什么性格?(共3分)

八、写作题(共30分)

请发挥想象,从动作、神态、语言几个方面来写一写:当景阳冈附近的百姓得知老虎被武松打死后,他们有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