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29997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8

江苏省建管局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2003)

1、新型桩基础技术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4、建筑幕墙应用新技术 5、大面积楼地面施工新技术 6、新型外墙涂料及施工技术 7、高性能砂浆技术 8、建筑新设备应用技术

9、新型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 10、数字化施工技术

江苏省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目录

新型桩基础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混凝土离心工艺和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及压蒸养护技术在工厂批量生产,生产灵活,质量稳定。当采用开口型桩尖时,可以减少工程桩的挤土效应。如需接桩,桩段之间采用端板现场焊接连接,快速方便,对于复杂的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桩

长。目前生产的管桩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C80(代号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代号PC);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代号PTC)。PHC管桩外径有Φ300~Φ800,PC管桩外径有Φ300~Φ600、PTC管桩外径有Φ350~Φ600等多种规格。桩长根据管桩类型、外径和壁厚分别可达到11~15m,实际应用时要尽量减少接桩,一般接头数量不超过四个。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用作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选用不同的桩尖,也可以不用桩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用于穿越粘性土、粘土、砂土、碎石类土并以此作为持力层的土层,也可以用全风化、强风化岩层作为持力层。

预应力混凝管桩沉桩方法一般适合用锤击法或静压法施工。锤击法沉桩应采用适宜的桩帽和衬垫,以减少桩头的破损。锤击桩桩锤的选择要根据管桩的型号规格,穿越的土层和桩端持力层以及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合理选用。静压法沉桩有顶压式和抱压式,宜优先采用顶压式。静压法沉桩同样要根据管桩的型号规格,穿越的土层和桩端持力层以及管桩单桩的极限承载力选用适宜的静力压桩机型号。同时还需注意建筑场地是否能满足静力压桩机的要求。

(2)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

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是由小方桩与承台下的地基土共同承担外荷载的桩基技术。一般小方桩桩身截面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长细比可到80左右。桩间距一般不小于5~6倍桩截面边长,以充分发挥桩侧面的摩擦阻力。用于穿越较弱的土层,进入压缩性相对较低,

但尚不十分坚硬的持力层,适用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其沉桩方法可用静压法也可用锤击法,施工设备灵活、因地制宜,但用锤击法时不能用重锤。这种桩尤其适宜在中小城市中应用。

(3)刚性桩柔性桩复合桩基技术。

这是一种用刚性桩(如素砼桩)、柔性桩(如搅拌桩)与桩间土共同承担基础荷载的复合桩基技术。利用刚性桩本身强度较高,桩长较长,把上部结构荷载向深层传递,调动较深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而利用柔性桩提高较浅层土的承载力,柔性桩的桩长较短。这样就把深层和浅层土的承载能力都发挥出来。从而形成刚性桩柔性桩与土共同作用的复合桩基。由于桩材料经济性好,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很好的经济效果。适用于浅层土层较软弱,而深层有较好土层的地区。

(4)钻孔压浆桩技术。钻孔压浆桩是用长臂螺旋钻机钻孔,待到达预定的深度后,通过设在钻头的喷咀向孔内高压喷注水泥浆,同时向上提钻,至浆液达到没有塌孔危险时停止,起钻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投放粒料至孔口,然后利用补浆管(桩长超过13m时放一长一短二根补浆管),再向孔内二次补浆,直至浆液达到孔口为止。其特点是无噪音、无震动、无泥浆护壁排污。由于是高压注浆,其桩体很密实,与周围土体有明显的渗透加固作用,其承载力比普通灌注桩大幅提高,有很好的经济性。

(5)多节挤扩灌注桩技术。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在灌注桩成孔的基础上,利用挤扩设备,在成孔的多个部位自下而上逐个挤扩成盘、岔(肢),在按设计要求完成

多次挤扩后,取出挤扩设备,立即进行灌注桩的各项工艺成桩。由于桩体上增加了多个盘或肢,其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2、目标与措施

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型式,新型桩的类型也很多,有些已有通用图集和技术规程,前述的几种桩型各有特点,适用范围不同,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大力推广应用。要不断提高各种桩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对生产、设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各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协调解决。通过推广应用新型桩基技术,使散装水泥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高强混凝土技术等得到相应的发展。

3、技术咨询服务单位 南京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其水化热引起温升太高(内外温差超过25。C),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温度、收缩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其最小尺寸通常在80cm以上。高层及地下建筑基础底板、转换层大梁和板、桩基承台、设备基础等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范畴。

(1)合理确定混凝土的热学、力学参数。混凝土热学、力学参数,诸如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拉应变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导热系数、导温系数、比热、线膨胀系数、绝热温升、徐变及应力松弛系数、约束条件、养护条件、保温性能等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温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