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管理办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管理办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3e66a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1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管理办法

浙大本发〔2008〕24号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 ,以下简称SRTP)向纵深和多层次方向发展, 加强和拓展第二课堂实践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受益面,增强学生科研能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目的与意义

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科研力量雄厚等优势,加快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一)校、院二级管理体制

本科生院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为校级SRTP管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定SRTP各类管理文件和相关政策、落实经费、开展《SRTP项目指南》和《研究成果简介》汇编、组织中期检查和总结交流等工作。

院、系本科教育科为SRTP日常工作的具体实施科室,在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的领导下,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工作实施细则,组织校院二级SRTP项目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答辩、成绩审核、项目总结、研究成果汇集和经费使用管理等工作。

(二)院、系成立SRTP指导小组

院、系成立由主管教学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不同学科教授和院、系本科教育科长等组成的SRTP指导小组(5-11人),主要负责制定院、系SRTP评审办法、组织评审校和院、系二级SRTP项目、实施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成绩评定等工作。

三、项目立项

AAAAAA

学校每年组织一期校院二级SRTP申报工作。申报项目分学生立项和教师立项二种形式。学校鼓励学生立项,学生立项必须聘请指导教师。

申报SRTP学生原则上以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五年制以二、三、四年级;七年制以二、三、四、五年级)为主。项目参加人数为1--4人,其中立项负责人1名,参与者1--3名。

校院二级SRTP项目实行一次性评审,由各院、系SRTP指导小组负责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果上报学校。

经学校审核批准立项后,统一编印《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南》,供有兴趣和合作意向的学生参加项目研究。

四、项目实施 (一)项目分工

SRTP项目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立项负责人对项目负全责,指导教师应积极发挥指导作用。立项负责人要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分配参与项目研究人员的任务,明确职责。

(二)中期检查

每年11月份由各院、系组织本科教育科、SRTP指导小组、教学督导组和指导教师采取多种形式(学生立项负责人填报项目中期检查表,查阅项目相关材料,检查科研记录本,召开座谈会,现场走访等)对校院二级SRTP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并写出中期检查材料。学校组织抽查项目进展情况。

(三)撰写研究报告

项目参与人员应根据参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整理和统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撰写研究报告及时提交立项负责人,由立项负责人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四)项目结题与答辩

每期校院二级SRTP项目都要进行结题与答辩,答辩形式可参照毕业论文(设计)进行。

每年4至5月份立项负责人要认真填写SRTP项目结题表,充分做好结题答辩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准时参加。

AAAAAA

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参加结题答辩工作,并在结题表中填写总体评价与评语。

答辩小组由院、系SRTP指导小组、专家和指导教师等组成,答辩小组要认真做好现场答辩记录工作。

五、成绩评定与第二课堂学分认定 (一)成绩评定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合)格和不及(合)格。

校院二级SRTP项目经结题答辩,由院、系SRTP指导小组会同答辩小组进行成绩评定,院、系本科教育科负责审核与记录。 (二)第二课堂学分认定

每年5月份项目结题答辩和成绩评定后,学生向院、系本科教育科提出第二课堂学分申请,获取院、系开具的证明后,在学校素质拓展网上填写申请表,先由所在班级团支部进行初审,然后由班级团支部送交院、系团委进行审核,最后由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认定,并记取相应学分。

学校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在每年5月份对全校申请第二课堂SRTP学分的学生进行集中认定。

六、经费管理

学校设立SRTP专项经费,资助校级立项的SRTP项目实施经费。院、系级SRTP项目原则上由院、系自筹经费资助。

校级SRTP立项经费按学校批准立项数下拨给院、系本科教育科,由院、系本科教育科负责使用管理,专款专用。对项目实施成效大、效果好的院、系,将适当增加项目奖励经费。

七、项目总结

院、系要及时做好SRTP项目总结和研究成果汇集工作,总结内容包括立项类别和立项数、参加学生人数、年级、专业、教师指导人数和职称、结题答辩率、成绩评定比例、成果发表数量和级别等,并以书面形式上报学务处学业指导中心。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汇编《浙江大学SRTP研究成果简介》等。

AAAAAA

八、诚信与承诺

学生申请SRTP立项要了解相关研究现状,注意选题内容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项目负责人在填写SRTP立项申请表时必须在诚信承诺条款上签名。

九、相关政策 (一)对学生政策

参与SRTP项目的学生,经院、系本科教育科审核与认定,可记一定的第二课堂学分(具体参照《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执行)。

通过SRTP项目研究正式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成果的,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于已批准立项,但无故不参加或无正当理由随意放弃研究项目的,收回项目经费,已使用的经费将予以追回;经查实弄虚作假者,取消申报资格和已批准的项目,同时取消学生今后再次申请科研项目的资格;情节严重的,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学校鼓励SRTP项目进一步延伸到学科竞赛、实验创新项目或毕业论文(设计)等;少数特别优秀的,通过校院二级认定,可替代部分相关实践环节或实验课程,并记取一定学分;成果特别突出的,经相关院、系和专业认定,可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二)对教师政策

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SRTP项目指导工作,院、系可根据教师对SRTP实际指导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津贴或奖励。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SRTP项目研究并正式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学校将给予奖励。

对指导学生SRTP项目不力、学生满意度低和评价差的教师要督促其改进,情节严重的,按教学事故处理。

(三)对管理人员政策

对尽心尽职、管理工作到位、项目成果突出的有关管理人员,学校将给予表扬和适当奖励。

对工作效率低、学生满意度差的管理人员,将给予通报批评。 本办法自2008年12月起执行,由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A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