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域主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新地域主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7b026027d3240c8447ef11

建筑流派课程作业

读第六章第四节新地域主义有感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的内容,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新地域主义是一种遍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而不是那种可以列出一系列标志性建筑活动与代表性人物的建筑和活动或建筑思潮。这些实践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努力目标,那就是建筑总是联系着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地域特征,应该创造适应和表征地方精神的当代建筑,以抵抗国际式现代建筑的无尽蔓延。

地域主义不是当代世界的产物无论什么时代的建筑,都有着融合地方特征的建筑现象存在,构成没一个时代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景观。随着世界各个地区与国家技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关于建筑地域性问题的讨论其实是不可避免的。地域主义可以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也可以是某个有才能的个人专心致志于体现特定地方文化的产物。

这一节有下列著名的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 50年代末 柯里亚 印度 代表作:

斋普尔市博物馆(1990) 杨经文 马来西亚

代表作: 双顶屋(1984) B.V.多西 印度 代表作:

桑伽的设计事务所(1981) 侯赛因-多西画廊(1995) 60年代

A.西扎 葡萄牙 代表作: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1993) A.阿尔伯兹/M.凡.胡特 荷兰 代表作:

NMB银行总部(1984) 70年代

A.卡尔米及其兄弟 以色列 代表作:

以色列高等法院(1992) L.巴拉干 墨西哥 代表作:

艾格斯托姆住宅(1967-1968) 迈耶住宅(1978-1981) 80年代

J.R.莫奈奥 西班牙 代表作:

马德里银行大楼(1976) 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1980-1986) 林少伟 新加坡 代表作:

吉隆坡中心广场(1990) C.佩里 阿根廷裔美国人 代表作:

吉隆坡双塔大厦(1998) R.皮亚诺 意大利

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半岛上的艺术文化中心(1995-1998) 普雷多克 美国 代表作:

奈尔森美术中心(1989) 威南迪住宅(1991)

新地域主义是关注于那些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俗和都市文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与设计原则,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与归属感。

弗兰普顿这样总结了批判地域主义的七个特征:1.在坚持批判态度的同时并不拒绝现代建筑带来的进步,但其片段性和边缘性特征已经远离早期现代建筑规范化的理想与幼稚的乌托邦色彩;2.这种倾向关注“场所——形式”的关联性认识到一种有边界的建筑,即建筑总是生成于特定的环境;3.建筑设计注重“建构的事实”,而非将建筑沦为舞台布景;4.关注建筑如何回应特地场地的因素,如地形、气候与光的特征,反对存在着一种“普世文明”的趋向;5.关注视觉之外

的建筑品质,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以及表面材料对人体的影响;6.反对感情用事的模仿乡土建筑,而要寻找乡土建筑的转译方式,要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中培育具有当代特征的地方精神;7.这种倾向可以在摆脱普世文明理想的文化间隙中获得繁荣。

地域主义的真正含义我不是特别的理解,但是我认为,这个理念的出现不是因为谁发明或者创造,而是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据当地环境的考虑以及对自己生活的需求得出的一个有价值意义的观念,就新疆本土建筑而言,东疆、北疆以及南疆的建筑无论风格还是构造,差别甚大,这首先主要是由当地的环境导致的,其次是不同的地域文化导致,还有就是某些国际性或者其他地域性的建筑风格与当地建筑风格相融合导致的,因此,我认为,地域主义应该发扬光大,而且在不断将外来先进文化进行自我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本身的建筑文化相结合,不断创新,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