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8a7be5f5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4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介质中偶合得到的。偶合首先得到的是嫩红色的取代甲基橙,称为酸性黄;在碱性中酸性黄转变为橙黄色的钠盐,即甲基橙。

介质的酸碱性对偶合反应影响颇大,酚类的偶联反应宜在中性或若碱性中进行;胺类偶联反应宜在中性或弱酸性中进行。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几个小烧杯,配制下列溶液用。将20ml55碳酸钠溶液冲稀至45ml,加3.5g对氨基苯磺酸

[1]

H2NSO3H NaOHH O3SNH2H2NSO3Na H2O2H2SO4 NaNO2-NNN(CH3)2£¨oìé?£?+(CH3)2N NaOH NaO3SNNN(CH3)2 £¨3èé?£?,待其溶解后,在与7ml水溶解有1.2g亚硝酸

的溶液混合均匀,倒入滴定管Ⅰ中。滴定管Ⅱ中放置20ml水冲洗的3ml盐酸溶液.滴定管Ⅲ中装有2.1ml N,N-二甲苯胺,1ml冰醋酸,和20ml乙

13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醇的混合液。

2.调节各滴定管的滴速,首先在滴定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以调节滴速,(按试剂量的比例,必须使三管的溶液同时滴完)调好后,分别将滴定管下口用一端封闭的朔料套管[2]套住,然后将水从滴定管上口到出,再分别到入已配制好的试剂,装置好后,用剪刀剪掉朔料套管,则三种试剂可按已调好的流速进行反应。管Ⅰ与Ⅱ管溶液相遇后即发生重氮化反应而生成重氮盐。随即与管Ⅲ的溶液发生偶联反应,而生成甲基橙。用烧杯接流出物。

3.在所得浆状物中加入10ml25%氢氧化钠溶液,此时甲基橙由红变为橙黄色,过滤粗产品,用1%氢氧化钠溶液重结晶(约60ml)。得到橙黄或橙色小叶片状的甲基橙晶体。产量约需4g,产率约74%.

实验九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

[3]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原理 2.掌握用脂肪提取器进行液-固萃取的方法 3.掌握用升华进行固体有机物纯化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结晶水的咖啡碱为白色针状结晶末,味苦,能溶于水、乙醇、丙酮、氯仿等。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时升华相当显著,178℃以上升华加快。无水咖啡

14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碱的熔点为238℃。

(三)实验步骤

1. 提取:称取茶叶末10g装入脂肪提取器的滤纸套[1]筒内,在烧瓶中加入

120ml80%乙醇,用电热套加热。连续提取75分钟(虹吸管中的提取液为淡黄色),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立即停止加热。改成蒸馏装置,回收大部分乙醇[3]。(剩余约10-15ml,便与转移。)

2. 熔炒:将残液倾入蒸发皿中,加入4g生石灰粉[2],在蒸气浴上蒸干后(在

烘干的过程中,应不断搅拌,使之成为粉末。),隔石棉网在酒精灯上熔炒,使水分全部除去。

3. 升华[4]:取合适的玻璃漏斗,颈部塞一小块棉花,蒸发皿上盖着一刺有许多

小孔的滤纸,再将漏斗盖在蒸发皿上,隔石棉网加热升华,当纸上出现白色针状结晶时,控制火焰,尽可能使升华速度放慢,如发现有棕色烟雾时,即升华完毕,停止加热。

4. 产品的收集:冷却后揭开漏斗和滤纸,用手术刀刮下结晶。残渣经搅拌后再

升华一次,两次升华收集的咖啡碱。合并测定熔点若产品不纯时,可用少量热水重结晶提纯或放入微量升华管中再次升华。 5. 称量计算产率

实验十 醇、酚、糖的化学性质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醇、酚、糖的一般性质, 2.比较醇、酚、糖之间的化学性质上的差异,认识烃基和羟基之间的相互影响。

3.进一步认识单糖、双糖和多糖,的特性,掌握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区别。

(二)实验步骤 醇的性质

1. 醇钠的生成和水解

取2支干燥的试管,分别加入1ml无水乙醇[1]、正丁醇.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里加入1粒绿豆大小洁净的金属钠。用大母指按住试管口,待气体平稳放出并增多时,将试管口靠近火焰,放开大拇指,有何现象发生。

[2]

在所得的溶液加入5ml水,摇动试管,加入2滴酚酞试剂,有何现象出现,并说明原。

+NaEtOH EtONa+1/2H2

EtONa+H2O+NaOHEtOH

2. 硝酸铈铵试验[3]

分别加入5滴95%乙醇 乙二醇 甘油和饱和甘露醇水溶液于4支试管中,然后各滴加2滴硝酸铈铵试剂,摇动试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15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含10个碳以下的醇和硝酸铈铵溶液作用可生

成红色的络合物,溶液的颜色有橘黄变成红色,此反应可用来鉴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羟基。(醇、二元醇、羟醛、羟酮、羟腈都可由阳性反应,多元醇更可反应,但容易被氧化而褪色。)

(NH4)2Ce(NO3)6橘黄色+ROH(NH4)2Ce(OR)(NO3)5红色+HNO3

3. 卢卡氏(Lucas)试验

取3支干燥试管,分别加入0.5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然后各加入1ml卢卡试剂[4],振摇试管后静置,观察变化并记录分层的时间。若现象不明显,可在热水浴中进行观察。

用1ml浓盐酸代替卢卡氏试剂做上述的试验。比较结果。

不同类型的醇与卢卡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三

级醇最快,二级醇次子,一级醇最慢,固可用来区别一、二、三级醇。含3-6个碳原子的醇可溶于氯化锌-盐酸溶液中,反应后由于生成不溶于试剂的卤代烷,故会出现混浊或分层,利用各种醇出现混浊或分层的速度不同可加以区别。含6个碳原子以上的醇类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检验,而甲醇和乙醇由于生成相应卤代烷的挥发性,故次法也不适用。

ROH+HCIZnCl2RCl+H2O4.醇的氧化

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5滴0.5%高锰酸钾溶液和5滴5%碳酸钠溶液;然后分别滴加5滴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振摇试管,观察混合液的颜色有何变化?

伯醇被氧化生成酸 (都使KMnO4褪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