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感知、认同与内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诚实守信:感知、认同与内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ba64ba1c1c708a1294a4433

诚实守信:感知、认同与内化

——关于加强高中生诚信教育的若干思考

福清一中 陈厚文

[摘 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中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诚信品德的养成,对于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诚信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增强教育效果。

[关键词] 诚实守信 诚信教育 高中生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做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从总体上看,当前我省高中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但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拜金在滋长,诚信在消退,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不时侵蚀着洁净的校园,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培养和锻造青少年学生的诚信品格刻不容缓。加强诚信教育,必须遵循良好品德形成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做到“五化”。

一、营造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予以外化

环境塑造人,文化引导人。校园文化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制度文化,都具有导向功能,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师生向某一个方向发展。我们要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学生,必须把诚信教育渗透在学校文化建设的

1

每一个细节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打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有形景观与无形精神相统一的育人环境。

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底蕴,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教室外墙、橱窗可张贴诚信格言警句;班刊、黑板报也要经常呈现与诚信有关的内容,给予学生一种精神的支撑、一种文化的底蕴;在校园网上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定期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在教室设置读书角,添置有关诚实守信的书籍;利用广播、社团刊物等宣传媒体,通过征文、主题班会、团会、辩论会、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以“做人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增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的观念,让学生明白诚信与做人、学习、成才的密切关系,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诚信文化氛围,推动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的形成。

诚信观念的确立既要靠自律,也要有刚性措施作保障。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道德约束惩罚机制,促进师生在共同遵守规则中养成诚信品质。要把诚信教育和规则教育结合起来,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一定要说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公然作假、考试作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让学生懂得: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不能违反的;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违反规则,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二、言传身教,通过教师示范引领进行感化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更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传承者,要不断增

2

强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不搞形式主义、不走歪门邪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有诺必践,做到诚信治教、诚信修己、诚信育人,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对待学生,教师要做他们的长者,理解他们的苦衷,同情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过失,保护他们的天性。对待工作要忠于职守,决不能敷衍塞责。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评选,评先选优工作等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能出现“双重道德标准”,使学生体验到学校与教师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一致的,言行尺度是统一的。

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在与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家长的人格,用真诚对待家长、用爱心打动家长。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师还要加强自我约束,不托请家长办私事、给好处,不搞有偿家教等,做到明礼诚信、言出必行,取信于家长。

三、结合渗透,立足课堂教学加以活化

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要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引导,寓诚信教育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诚信的品质。

3

理科教学要在体现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融入诚信精神。如考试不仅要认真作答,要诚实,倡导诚信从“我”做起,坚决杜绝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都要充分体现教书育人,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充分发挥学校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教化、示范、辐射作用。

文科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诚信人物、事件于课堂教学之中。如在高中《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以诚信为题,收集经济生活中正反两方面事例,在课上进行交流、谈体会。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商家不惜以次充好,哄骗欺诈,到头来害人又害己。只有奉行诚信的原则,本分做人,踏实做事,企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抚今追昔,从国内到国外,从传统企业到现代企业,大量事例证明,无论何时何地,诚信都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命线。在教育过程中,有的学生在网上查找市场经济不讲诚信,自食苦果的事例,进一步深化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假冒伪劣曾经盛行的晋江,在市场信誉过度透支中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多少年卧薪尝胆后,才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曾轰动一时的三鹿奶粉事件表明,利欲熏心,欺诈行事,只能使企业走向衰败和消亡,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

四、拓展渠道,协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给予强化

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要优化家庭环境,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要求、影响连贯一致。在家庭里,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必须与家庭取得密切联系,携手合作,教育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