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8)(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8)(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06c8f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9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

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 隐蔽工程验收与技术复核

(1)对具备覆盖、掩盖的部位的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在自检、互检、交接检以及专业人员的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提前通知监理人员组织进行验收,未经监理复核审定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并应及时办理检查记录,签字齐全。

(2)对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项目,还应穿插由各方参加的见证检测并在子分部工程验收前进行实体检测,以确保工程质量。 (3)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按部位、按工序进行技术复核,未经检查验收的分项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4)工程竣工前,由总承包单位组织初验,严格执行建设部关于建筑竣工验收五条标准(工程项目按设计、规范要求全部完工; 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数据准确有效; 场地全部清理完毕,质量保证和技术资料齐全,符合标准。)确认达到竣工要求后,进行正式的竣工验收。

二 本工程项目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项目实施重点、难点

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环境等,本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项目实施重点、难点有如下方面:

1.车管所外边线不规则多边形定位测量放线技术; 2.基坑防塌技术;

3.地下室底板、桩承台、集水井、电梯井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4.预拌砂浆及高强高性能预拌混凝土应用及其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5.外墙面、门窗、厨卫间、屋面等防水细部处理和装修面层空鼓、裂缝、脱

层等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技术;

6.冬季、高温、雷雨季节性施工措施;

7.基础施工阶段现场狭小安全施工防护技术及现场环境变形监测技术措施; 8.现场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措施和突发情况下施工风险防范措施是本工程重点。

三、工程施工重点、难点、特殊部位处理方法及措施

1、不规则多边形定位测量放线技术

本工程地下室及多层商业楼外边线设计为不规则多边形,其轴线定位放线施工较为复杂,施工测量难度较大,精度要求高。我公司拟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按照设计院标注好的地下室轴线定位图进行测放。测量人员在施工放样前应认真熟悉图纸,仔细核算测设数据,组织好人员和测量设备,设计好工作程序。在放样时必须根据建筑设计图的要求、轴线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现场的测量控制点,利用坐标法测设出建筑物的中心点和主要轴线的交点,然后再依据主要轴线进行不规则多边形的定位测设工作。

不规则多边形定位测量、轴线控制的具体方法、步骤等待有幸进场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专项测量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2、现场环境变形监测

本工程地下室施工阶段,基坑深、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较高,基坑土方开挖和及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认真选择、委托具有专业基坑监测资质的变形测量单位按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基坑监测方案,并报设计人员审定确认后方可执行,各种监测点位置结合现场条件合理布置,并得到设计人员认可。对±0.00以下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基坑支护桩和周围建筑、道路等进行变形监测,特别是现场紧临基坑的建筑和道路,并及时将所测情况报告,一旦发现隐情和险情立即通知停止作业,组织专家研讨,拿出具体应急方案,待实施有效后方可继

续施工。按要求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经设计人员审查后方可认真执行,此项工作须连续进行到地下室完成并回填结束后。

深基坑测试内容、监测控制要求根据基坑设计要求而定。 四、超长超大楼面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本工程地下室及多层商业用房平面属超长超大平面结构,为解决收缩以及温度应力问题拟采取以下措施:

1.按设计的后浇带实行分区施工。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本工程后浇带采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砼并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完并在主体结构完成后6个星期后再浇捣,按设计要求后浇带浇筑时环境温度应低于两侧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

后浇带封闭前,该处的钢筋应做好防腐保护,接缝处理应符合施工缝的要求。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封闭前,在底板后浇带两侧均应设置可靠的支撑与顶板相连,支撑间距不应大于2m,以确保结构施工期间地下室的结构安全。

后浇带浇筑后其两侧砌筑2皮砖进行蓄水养护,且不得少于28天,护养完毕后,该跨模板方可拆除。

2.梁板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剂,减少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影响。

3.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并按设计要求添加膨胀外加剂,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因此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4.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

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5.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6.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梁板采用麻袋覆盖并浇水养护;梁侧面及底面采用延迟拆模的方法,既能防止混凝土内的自由水份蒸发,又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防止因温度收缩而产生的裂缝,梁底模拆除时间需达28天,这样梁混凝土已达设计强度,质量能保证。

五、砼施工缝留置与处理

本工程地下室负二层和负一层梁板和多层商业用房梁板平面面积较大,同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若遇特殊原因,如突然暂时停电,机械故障等未预料情况发生时,形成施工缝。

1.如突然暂时停电,机械故障等特殊情况下平面混凝土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处。

2.柱施工缝一般留在基础上部或楼层上部水平面上,现浇梁板的梁下3cm,施工缝的表面应垂直于构件轴线。浇筑混凝土前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用水润湿,先铺净浆再铺3~5cm的水泥砂浆或涂刷砼界面剂,然后进行浇筑,浇筑时仔细振捣,使其紧密结合。

3.墙、柱在板面的水平施工缝,在浇筑砼至标高时,应赶去浮浆,并用去掉砂浆的石子补实,保持毛面。

4.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己浇筑的砼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5.在施工缝进行模板钢筋施工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和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