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5d1b07b52acfc789ebc9a7

和社会责任感,对师生实施无痕教育。以英语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各种专项比赛、教学竞赛活动、军训及综合实践活动为平台,构建多层面的校园文化,显现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推动校园文化向纵深开发展。

1.一系列体验活动构建校园感恩文化

我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德育的实效在于学生的体验;德育的活力在于学生的活动;德育的生命在于学生的欣赏;德育的成功在于学生的感悟”

如果说,部分学校的阅读文化侧重于师生的感悟,那么,我校开展的系列感恩活动侧重于师生的体验。

在2006年10月,我校学校开展感恩教育; 在2006-2007学年中,学校课题组与德育处等部门精心设计了“感悟班魂、感动校园、感受亲情、感恩生活、感谢生命”的活动文化建设,把“生命感恩教育”作为活动文化的切入点,借助这一系列体验活动构建我校的感恩文化。

(1)感悟班魂,唱响班歌树班魂

学校各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全班共同撰写班歌,音乐老师谱曲。师生共唱班歌,当一首首充满青春活力的歌曲响起时,全班五十颗火热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2)感动校园,震撼心灵动真情

在2009年5月初,学校就布置了“感动明德”校园人物评选的活动要求,要求全校师生对2009年发生在师生身边的事和人物进行高度关注,不管是什么人物、什么事件,只要能让师生的真情有所感动,师生的心灵产生震撼,大家都可以推荐作为2009感动校园人物的推荐对象。

2009黑城明德感动校园人物荐评活动,经过推荐、初选和全校投票确定了,2009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传递爱心的捐助杨瑞泽群体,撑起家庭的希望的戴飞,班级中流砥柱的麻以琳等六大校园感动式人物榜上有名。 (3)感受亲情,激励学生勤学习

为了进一步让全体学生能感受亲情,学校组织学生自己设计了“学生成长亲情卡”,此卡由“学生成长卡”和“亲情感恩卡”两部分组织。正面是

25

“学生成长卡”,由“姓名、班级”、“我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我的格言”三块组成;反面是“亲情感恩卡”,由“亲情照”和“亲人赠言”两部分组成。使学生经常对照、感受和反思。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校利用“庆元旦迎新年”活动时机,在报告厅进行学生与家长亲情联谊活动。活动形式有小品、舞台剧、舞蹈、独唱,有“亲情知多少”小测试、用文字给父母画像、“真的关心你”游戏、成语接龙等。在活动中,学生与家长的亲情得到升华。

(4)感恩生活,肩负责任重基础

为了进一步将学生的亲情感受发挥更大的作用,将它内化为学生对生活的责任,学校又开展了感恩生活的系列活动,除了前面提到的邀请专家来校来作报告和演讲以外。学校利用新年度假的时机,布置了“元旦孝心作业”,作业的内容有“写一封感恩父母的信、说一句感谢父母的话、为父母洗一次脚、做新年第一次晚餐、与父母算一笔亲情帐”等。在五一假期、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时间段内,学校又策划了“浓情五月天,铸我感恩心”系列活动,将学校的感恩活动推向高潮。 (5)感谢生命,尊重自己做真人

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学校开展了“感谢生命”系列活动的方案。挫折教育是我们进行感谢生命教育活动的第一序列。开学初通过五年级各班通过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向学生充分展示成功与失败的关系,教育学生如何充分调整心态来面对生活的挫折和困难。学校在下阶段将从 “感谢生命,远离安全隐患”、“感谢生命,维护生态环境”、“感谢生命,构筑法律防线”、“感谢生命,尊重自己”、“感谢生命,体现生命价值”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

2、一系列的习惯教育常抓不懈

我们指导各小学立足农村实际,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狠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26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就不能很好的适应农村发展形势。为此,我们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习惯,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用劳动创造生活。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针对当前一些青少年不良习惯,我校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规范》,制订了《三塘中心小学学生礼仪教育细则》,狠抓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了“四性”:一是建立网络,坚持一体性;二是榜样示范,坚持针对性;三是晓理动情,坚持持久性;四是潜移默化,坚持互动性。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大部分学生不是智力原因和教师因素,而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着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激发学习欲望,让学生想学;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乐学;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小学生可塑性强,各种习惯极易形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学校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农村实际,确定了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三大系列八项内容,从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以一贯之,坚持开展了“三小”活动:一是争当“小大人”活动,自己动手,自理生活,杜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产生;二是争当“小主人”活动,爱护公共财物,爱护学习用品,爱护花卉草木,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学校,照顾好家庭,当好主人翁;三是争当“小能人”活动,坚持开展“小帮手”、“小巧手”、“小炊事员”、“小服务员”、“小修理员”竞赛评比,学习生活知识,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

(四)完善的制度文化建设,完善科学的校园规范。

校园规范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性文化,是一所学校贯彻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的条件和保证。在学校这个有组织的群体中,每个成员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其信念,价值观和行为,以保证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活

27

动的一致性。我们黑城明德小学在校园规范方面,会同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认真研究,制定了细致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以勤政、奉献、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了学校领导岗位职责,领导手册,学生规则、学生手册;教师岗位职责,教师手册,由于我们学校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和校园规范,使师生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约束,大大地激发了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热情。

总之,我们以德育教育为主,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使校园环境集陶冶人,培养人,教育人的功能于一身,积极营造“崇尚先进,健康向上”的校园道德氛围,使学生在校园内处处受到积极向上的熏陶和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思想道德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显著:黑城明德中心小学2007年被邢台市教育局评为“巾帼建功先进单位”,2008年4月又被评为“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学校”,同年6月再次被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育实践研究实验学校”我学区教师有多篇师德论文和研究成果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学生多次在省、市、县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九、课题研究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还需要踏下心来,组织老师深入研讨,在教育教学中更好体现教学美的价值与创造,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的还不够到位。校园网基础建设虽然完成,但终端设备还没有完全到位,离精心打造的“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不断拓展思路,加强信息技术网络建设。

3、物化的显现校园文化标志还有待进一步建设。 4.围绕课题发表的论文档次不高,发表面不广 。 5.对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研究的还不深入。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季诚钧.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1997,(2)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