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85b65f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7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试题(含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O-16 Mg-24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书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其中“碱”指的是K2CO3

B.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CO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 C. 《本草经集注》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此法是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硝石”

D. 《抱朴子》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该过程为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取碱浣衣”其中的碱是K2CO3,故A正确;

B.湖泊池沼中腐烂的植物能产生甲烷,则“泽中有火……上火下泽”,其描述的是甲烷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的现象,故B错误;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硝石是硝酸钾,灼烧会产生紫色火焰,故C正确;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Hg的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Hg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B。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6gC2H5OH与6.0gCH3COOH反应,生成的 CH3COOC2H3分子数目为0.1NA B. 5.6g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C. 32gO2和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

D. 25℃时,1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数小于0.1NA个,故A错误;

B、5.6g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铁和水蒸气反应后变为+价,故0.1mol铁反应后转移个,故B错误;

C、氧气和臭氧均由氧原子构成,故32g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为个,故C正确;

NA

=2mol,个数为2NA

D、25℃时,pH=12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浓度为0.01mol/L,故1L此溶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酯化反应属于可逆反应,对于可逆反应一定存在化学反应限度,即反应物不能100%转化。

3.1,2-环氧丁烷结构简式如图,通常为无色液体,用于制造泡沫塑料、合成橡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下列关于1,2-环氧丁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式为C4H8O

B. 氧原子与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 二溴代物的结构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

3

可知化学式为C4H8O,故A正确;

B.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采用sp杂化,所有碳原子形成的结构都是四面体结构,所以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该物质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能够燃烧,即能发生氧化反应,甲基和亚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所以该物质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该分子中有4中氢原子,其二氯代物中两个溴原子可能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也可能位于不同碳原子上,如果两个溴原子位于同一个碳原子上有3种,如果位于不同碳原子上有6种,所以二溴代物的结构有9种,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在推断二元取代产物数目时,可以采用一定一动法,即先固定一个原子,移动另一

个原子,推算出可能的取代产物数目,然后再变化第一个原子的位置,移动另一个原子进行推断,直到推断出全部取代产物的数目,在书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重复和遗漏。 4.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侯德榜制碱原理制备纯碱,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侯氏制碱法是依据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先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制得溶解度较小的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侯德榜制碱原理制备纯碱过程中需要加热固体碳酸氢钠分解以制得碳酸钠,装置A是固体加热灼烧的装置,涉及此操作,故A不选;

B.装置B是蒸发溶液得到晶体的过程,侯德榜制碱原理中不需要蒸发溶液操作,故B选; C.该装置为过滤操作,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晶体需要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涉及此操作,故C不选;

D.工业上利用侯德榜制碱原理制备纯碱,需要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涉及此操作,故D不选; 答案选B。

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核素不含中子;X、Y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X与Z同主族,且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W、X、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强电解质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Y

C. X与Y形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四面体 D. 原子半径:Y>Z>X>W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核素不含中子,则W为H元素;X、Y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则L层电子数分别为3、4或6、8,X与Z为同主族元素,且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若X、Y的L层电子数分别为3、4,则3+3+4≠16,则X的L层电子数为6,X为O元素,Z为S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6-6-6=4,且Y的L层电子数为8,则Y为Si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O元素,Y为Si,Z为S元素。 A.H、O、S形成的亚硫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S>Si,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Y,故B正确;

C.O、Si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四面体,故C正确; 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Y>Z>X>W,故D正确; 答案选A。

6.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如图,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

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 LiFePO4 C. 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