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材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校本教材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974f0e6bec0975f565e274

(1)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

(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1)前三句选取了暮霭、芦苇、田野、云梦、飞雪、去雁等意象(景1分),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又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境2分)。前三句寓情于景,为下文“离人”句作铺垫,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惆怅之情(情2分)。

(2)尾联是说友人归去当及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此联一方面表现了诗人的自伤怅惘之意,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念友之情(或因友人归去逢新年的欣慰之情)(情感,2分)。

(3)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 (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1分) ,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情感,2分)。 想象(1分)。

2.(1)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 细节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

(2)“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诗人空对无际的天空。“空”字侧重表现出诗人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3.(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49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4.(1)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 ,后两句写分别后想像的虚景(未点明是分别后的想象之景,不得分)。

(2)《送魏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希望,带有一种豪放健美、清新乐观的色彩 。

5.(1)答: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

(2)答: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 ,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附录:送别诗的常见意象

①长亭与南浦: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早在秦汉时期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践行之用,“十里长亭”“五里短亭”,所以,在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经常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

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地区,平原广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交通主要靠水路,与河流相关的“浦”“南浦”等意象常见。如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再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吹”

②折柳:折柳送别这一古老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寓意惜别怀远,含有三层含义:其一,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飘动与寓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愁非常相似;其二,“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古人有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其三,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如柳永的《雨霖铃》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日暮:“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伤相协调,并且,伴随着飞鸟归林、雨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