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古乡泥石流成因特征及防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川藏公路古乡泥石流成因特征及防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a07857f01dc281e53af085

的思路。

工程方案方面,综合利用泥石流堆积扇上大量的漂石、块石,设置经济实用、技术简单的铅丝石笼低矮导流坝,通过拦挡,将小型泥石流或大中型泥石流的一部分导流至现有导流堤内排导;在堆积扇上设置铅丝石笼低矮拦石坝,以石挡石,利用大粒径石块间的空隙透水排出小粒径的泥砂,泥石分离,减轻大中型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充分发挥柔性拦石坝的变形特点,滞流减速,消减泥石流的动力冲击;低矮拦石坝层层设防,层层拦挡,较大泥石流漫过上排拦石坝即遇下排拦挡,加快泥石流堆积;同时,泥石流经拦挡、排导仍危害公路时,加强养护,及时清理保通;远期考虑隧道绕避方案。

当古乡泥石流暴发时,导流坝将全部或一部分泥石流阻挡分流至现有导流堤内排导,另一部分则堆积翻越坝顶后向堆积扇流动,经拦石坝层层拦截,消减对公路的危害。

5.2 整治方案拟定

根据古乡泥石流发育的地形、地貌条件,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泥石流的性质,活动特征,成灾方式结合前人对故乡泥石流的认识,和本次研究成果,提出以下2个方案。

方案一,原路保通方案:

(1)修复利用现有导流堤,继续发挥其导流束流作用;

(2)在泥石流堆积扇上部沟口一带设置3排导流坝,总长979m,高2m,宽5m;将泥石流的一部分导流至导流堤,其余部分分流至堆积扇上,拦导结合,综合治理;

(3)在现有导流堤以西的泥石流堆积扇上设置8排铅丝石笼拦石坝,各排净间距50m,总长2338m,高2.5m,宽5m,拦石透水,消减能量,加速堆积,降低危害;

(4)在泥石流路段内设置水泥混凝土过水路面750m; (5)加强养护,及时清理石拱桥下及上路堆积物,保证通车。

方案二,隧道避绕方案:鉴于古乡泥石流为特大型冰川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极大,近期内成灾规模和危害程度不会减弱,提出隧道绕避方案。以隧道型式从古乡泥石流沟口通过,彻底消除特大型泥石流对公路的影响,隧道长度约

2.480km,两端共改建公路2.52km。

5.3工程方案比选 1) 方案比选

方案一,原路保通方案:

优点包括,(1)就地取材,利用泥石流堆积扇上的石块构筑导流坝、拦石坝,工程费用低,经济实用;(2)拦石坝建设技术难度小,操作简单,建设进度快捷,除挖掘机械外,基本不用大型机械设备;(3)治理方案实施时,可以动员当地劳力,以工富民,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

缺点包括,(1)方案一属保通方案,实施后可以拦截小型和部分大中型泥石流,但难以根本消除大型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2)泥石流堆积掩埋公路时,需要及时清理保通。

方案二,隧道绕避方案:

优点是直接避开了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不留隐患,可利用原路施工保通。缺点包括,(1)需开辟新线,建设隧道,工程规模及投资较大;(2)治理方案实施工期相对较长。

2) 比选结果

根据以上分析,2个方案各有优缺点,方案一本质上属保通方案,不能根本解决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一旦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暴发,公路面临抢通前的断通。方案二虽可彻底解决泥石流的危害,一次投资,长期受益,但投资规模较大。

综合考虑该泥石流暴发集中于每年的雨季,规模巨大但过路断面长,及时清理可以保通,本工可报告建议近期按方案一保通方案实施,方案二做为远期实施方案,待经济条件成熟时再彻底消除泥石流的危害。

6 小结

通过对古乡泥石流沟的形成特征、活动特征的分析,古乡泥石流沟为一易暴发的冰川泥石流沟。对古乡泥石流的工程地质特征,水源条件、堆积区特征以及物质来源进行分析,提出泥石流沟治理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参考文献:

[1]曾庆利,杨志法,张西娟,尚彦军,张路青,. 帕隆藏布江特大型泥石流的

成灾模式及防治对策——以扎木镇-古乡段为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2).

[2]李鸿琏,蔡祥兴. 中国冰川泥石流的一些特征[J]. 水土保持通报,1989,(6).

[3]崔鹏,韦方强,谢洪,杨坤,何易平,马东涛. 中国西部泥石流及其减灾对策[J]. 第四纪研究,2003,(2).

[4]杜榕桓,章书成. 西藏高原东南部冰川泥石流的特征[J]. 冰川冻土,1981,(3).

[5]朱平一,罗德富,寇玉贞. 西藏古乡沟泥石流发展趋势[J]. 山地学报,1997,(4).

[6]何易平,胡凯衡,韦方强,陈晓清,崔鹏. 川藏公路迫隆藏布流域段泥石流活动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01,(3).

[7]鲁安新,邓晓峰,赵尚学,王丽红,张盈松,蒋熹,. 2005年西藏波密古乡沟泥石流暴发成因分析[J]. 冰川冻土,2006,(6).

[8]施雅风,杨宗辉,谢自楚,杜榕桓,. 西藏古乡地区的冰川泥石流[J]. 科学通报,1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