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a5395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c

尺上3厘米后面的5毫米刻度。因为问题是橡皮长多少毫米,于是把3厘米看成30毫米,再加上5毫米得到橡皮全长35毫米。这里不是教学单位的换算,更不是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而是在图形直观中通过3厘米是30毫米孕伏单位的换算。3厘米是30毫米不是教材告诉学生的,是他们看到和想到的。教学时要给学生机会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感受教材的孕伏。

第二步掌握换算。第29页上面的一道例题,用文字语言和直尺图画同时表示了笔芯长6厘米,要求把这个长度改写成用毫米作单位,这道例题侧重于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学生在图的启发下会这样想: 1厘米是10毫米,6厘米是6个10毫米,是60毫米。这就是单位换算时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直观情境激发出来的,是学生主动进行的。而第二道例题侧重于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上一题相比,这题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既没有提供直观图,也没有提示思考方法,而是通过“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在交流中自主总结思考方法:因为10厘米是1分米,80里面有8个十,所以80厘米=8分米。两道例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说说这两道题中的单位换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并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把厘米作单位的数量找换算成毫米时,想的是“几个十是多少”,而把厘米作单位的数量换算成分米时,想的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十”,从而为学生自主总结单位换算的基本方法提供帮助。

三、练习说明及学生困难分析。

第27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用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比画出1分米、1毫米大约有多长,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已有认识。要让学生有深刻的感受,因为这些就像是学生带在身上的尺子,可以随时取用。这样的内容,在学生认识厘米和米时,也同样重要。

第29页第2题在表示手掌宽、一步长的情境中,把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改写成毫米或分米为单位的长度,要利用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推理,这些内容在以前学习厘米时就已经出现过,这里再次建立起联系。

第30页的第6题是一道实践操作题,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养一盆蒜,选择两位小助手负责观察记录,及时向全班学生汇报蒜叶生长的长度。

在认识长度单位时,学生最大的困难是不能准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在让学生填写长度单位时,学生经常会因填错单位而闹出笑话。在进行这样的练习时,我们要尽量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如课桌高大约8分米、一张电话卡的厚度大约1毫米,并以此为参照。

四、精彩案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周艳 贲友林设计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一节课中,有两处设计很新颖:

第一处: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在认识分米这一环节时,这样设计:

1. 引入。

师:我们通过指、比、找,认识了“毫米”。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呢?(米、毫米、厘米)如果让它们在楼梯上排排队,“毫米”站在最下面,第二层应该站谁呢?(厘米)你是怎么想的?(1厘米=10毫米)

先出示如下楼梯图,再结合学生的回答,在楼梯图上板书:毫米、厘米。

师:“米”应该站在哪个台阶上呢?

学生可能会说“米”站第3层,也可能会说“米”站第4层。追问:为什么让“米”站第4层?

学生回答第3层应站“分米”之后,教师先在楼梯图上板书“米”、“分米”,再指出:大家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也就是说1米里有几个1分米呢?(板

书:1米=10分米)“分米”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dm”来表示。

第二处: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 )=9( )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所学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

第四单元《加法》——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的加法,包括加法的笔算、口算、估算、验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等几方面的内容。全单元的内容分成四部分编排。 (1)第31~35页以教学不进位两个三位数相加的笔算为主,穿插教学加法的验算、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第36~38页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先只有一次进位的,再连续进位的)

(3)第39~40页三个数连加

(4)第40~42三位数加法的估算。

(4)第43~44页整理并练习全单元教学的计算知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体系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和在100以内的加法笔算和口算,初步理解并掌握了笔算加法的基本方法。在本册教科书的第二单元,学生也已经认识了1000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所有这些都能为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能使学生基本完成整数加法的学习,并相对完整的理解有关加、减法的基本数量关系。(《数学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所以本单元是学生在整数范围内最后一次学习加法。)另一方面,也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千以内的减法以及小数、分数的加减法打好基础。 三、备课提示:

1、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

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图片对照等直观中理解算理,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让在学生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2、解决问题与技能形成

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后,不必马上去解决实际问题,因为这时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具体地说,可以先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专项和对比练习,再根据学生的实际体验,适时缩短中间过程,进行归类和变式练习,最后再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掌握相应的策略。 四、教材解读:

1.让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经验主动学习三位数加法笔算。 我们知道,笔算整数加法有三条基本规则,即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而这些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因此,本单元内容很适合组织学生自主探索。那么,该怎样组织好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呢?关键是抓住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让学生产生主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愿望。如,教学第31页的例题,根据问题“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列出算式后,可以明确任务、提出期望:这是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同学们能自己计算出结果吗?想不想试一试?

第二,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释计算过程。如,学生用竖式计算143+126后,可以追问:你是怎样列竖式的?先把哪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你是怎么知道可以这样做的?又如,学生用竖式计算85+143后,可以追问:加数的百位上明明是“1”,和的百位上为什么是“2”?

第三,通过分析计算错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教学第31页的不进位加后,可以提供一些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的错误竖式,让学生在分析错误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列竖式时要把数位对齐。又如,教学第36页的进位加后,可以提供一些计算时忘记进位的例子,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改正,从而强化“满十进一”的自觉意识。

第四,通过组织不同计算方法的交流,启发学生在交流中优化算法。用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表面上看似乎是全新的内容,其实与两个数相加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应该估计学生能体会到这种联系,所以在列出连加算式85+143+126后,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并鼓励算法多样。学生会出现例题中的三种列式方法,在交流算法时要让学生注意到,如果把三个加数列成一个连加的竖式计算,也有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问题。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他们在选择方法时会考虑自己的能力、习惯等实际情况。如有些学生口算能力强,希望算得快一些,可以列成一个连加竖式计算;有些学生感到把三个数连加分两步算能减少进位困难,也是可以的。比较而言,列一道竖式计算要简便一些。但怎样才能使学生想到列一道竖式计算,并愿意自觉选择这种算法呢?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