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5届高三三模语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南京市2015届高三三模语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c3eb99964bcf84b8d57b0a

爱国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和惑人的诗人、惑人的艺术家、惑人的独裁者,与惑人的心理学家。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便秘症引起暴躁的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付诸一笑。当一个人错误时,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

因此识和胆是相联的,中国人每以胆识并列。凡是后来有所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这种人决不肯盲捧一个名震一时的诗人。他如真心钦佩一个诗人时,他必会说出他钦佩的理由。这就是依赖着他的内心判别而来的;他也决不肯盲捧一个风行一时的画派,决不肯盲从一个流行的哲理,或一个时髦的学说,不论他们有着何等样的大名做后盾。他除了内心信服之外,决不肯昧昧然信服一个作家,这就是知识上的鉴别力。这无疑是需要某种对于自己的天真坦白的信心的,而这种自我便是一个人所有的最可靠的东西,一个学者一旦放弃了这种自我判断的权利,他便随时可受人生的各种欺蒙了。 孔子说:“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这个警吿其实也是现代的学校所极为需要的。大家都知道现代一般的学校制度倾向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以一种堆塞的方法,以为有了一大堆知识便算是造就了一个有识之士,而把愉快的求知扭曲为一种机械的,有一定分量的,呆板与被动的知识的堆塞。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把知识置于思想之前?我们为什么愿意称呼一个仅是读足了学分的大学毕业生为学成之士?这种学分和文凭何以会取代了教育的真正目的?

因为我们是在将民众整批地教育,如在工厂里边一般。而危险在于这种制度一经订立,我们即易于忘却教育的真正理想目标,即我所说的知识上鉴别力的发展。所以孔子说:“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世上实在无所谓必修科目,无必读之书,甚至莎士比亚剧本也是如此。我曾受过相当的教育,但我至今弄不清楚西班牙京城叫什么名字,并且有一个时期还以为哈瓦那是一个邻近古巴的海岛呢。

(有删改)

16.拥有鉴别力,需要哪些条件?依据文章三、四两段,简要回答。(6分)

答: ▲ 17.现代的学校教育存在哪些弊端?请简要概括。(6分)

答: ▲ 18. 请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

答: ▲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

外,文体自选。

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扁担长。——俗语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附加题

2015.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页。满分40分。考试时间为3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说文之为书,以文字而兼声音训诂者也。吾友段氏若膺,于古音之条理,察之精,剖之密,因是为说文注,而声音之道大明。于许氏之说,正义、借义,知其典要,观其会通,而训诂之道大明。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盖千七百年来无此作矣。若夫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是知有文字而不知有声音训诂也。其视若膺之学,浅深相去为何如邪!

(节选自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1.《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其作者是 ▲ 时期的 ▲ 。(2

分)

22.据上文,“若膺之学”深在何处?(15个字以内)(3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哈姆莱特》中,作为哈姆莱特忠诚的朋友,霍拉旭在权利角逐和复仇的斗争中,始

终身处漩涡,也是悲剧结局的见证者。

B. 《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太太对女儿说:“这是你爸爸第三次请客。”葛朗台请客的目的是想为他弟弟还清债务。

C. 《飞鸟集》的命名,源于泰戈尔的诗歌:“思想掠过我的心上,如一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见它们鼓翼之声了。”

D. 《三国演义》中,关羽与东吴大将陆逊在荆州交战大败,因兵少粮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

E. 《子夜》中,吴荪甫最后众叛亲离,四小姐离家不归,手下背叛,杜竹斋收了他的公债,少奶奶佩瑶与他貌合神离。 24.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六十八回,王熙凤为什么要大闹宁国府?后来她又是如何处理此事的?(6分)

答: ▲

(2)著名作家聂绀弩有诗云:“白盔白甲白旌旗,牙床抬到土谷祠。手执钢鞭将你打,假洋鬼子复何为。”这写的是谁?反映了这一人物形象对革命有什么样的认识?(4分) 答: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将卢梭的《忏悔录》引到中国语境,用以比附古代中国文人的,还有钱钟书先生。他的《管锥编》有如下说法:

虽然,相如于己之“窃妻”,纵未津津描画,而肯夫子自道,不讳不饰,则不特创域中自传之例,抑足为天下《忏悔录》之开山焉。

把天下《忏悔录》的开山,拉到中国来,而且一搁就是两千年前的汉代。这考证,很令人振奋,但似乎有点不大对劲。司马相如的《自叙》对于琴挑卓文君,确实是既不隐讳,也不羞愧。因此,唐代刘知己撰《史通》时,才会嘲笑司马相如说,别人的自传都是表彰祖宗功德和自家业绩,你可好,连琴挑卓文君这么不道德的事情都写进来了,实在太不应该。钱钟书则反其道而行之,说你看,他把自己这么不道德的事情都写出来,不是《忏悔录》是什

么?其实,同是琴挑卓文君,刘知己认为不道德,是伤风败俗的举动;司马相如则认为这是风流雅事,不只没必要隐瞒,还可以炫耀。所以,是否属于“忏悔录”,取决于立说时的心理状态。傲世越礼的司马相如,根本就没有忏悔的意思。只不过斗转星移,到了唐代,道德标准变了,刘知己觉得此举惊世骇俗。又过了一千年,钱钟书以唐人的评价来解读汉人的心态,于是出现了“过度阐释”。

与此相类似的,可以举出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洪迈论及《琵琶行》时,嘲笑白居易不该夜入妇人船中,相从饮酒,极丝弹之乐,“中夕方去”。接下来的责问,更是义正词严:“岂不虞商人者,他日议其后乎?”你就不怕商人日后到处说你的坏话?对这段妙语,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作了辨正:白居易邀请妇人过来饮酒,而不是跳到人家船上去。既然是独居的茶商外妇,空船上怎么办得起如此盛筵?再说,诗中并没说明何时散宴,你怎么会有半夜才离去的想像?如此读诗,“可惊可笑”。更重要的是,陈先生称,这牵涉到古今....社会风俗之不同,不能不辨。唐宋两代,男女礼法,相差甚远。

(选自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有删节)

25.试概括画线句中“唐人的评价”“汉人的心态”“过度阐释”的具体内容。(5分)

答: ▲ 26.依据第四段,“如此读诗”是怎样的读法?(4分)

答: ▲ 27. 对如何准确解读古代诗文,你从本文获得哪些启示?(6分)

答: ▲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A 2.B 3.C 4.B

5.“明星”类员工态度主动积极,行为独立。(4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D 7.A

8.(1)本该纵横自如,发挥自己积聚的才德,在当世扬名。(4分。每小句1分,大意通顺

1分)

(2)临川王介甫把他的事迹刻在石上,埋藏在墓中,而我又为他的文集作序,来让它在世

间流传。(4分。“铭之石”“藏诸幽”“序其集”“行于世”各1分) 9.仲氏知命不苟屈,胸有才学;时人为他播扬。(4分,每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1)拟人,比喻。(2分)点出时令,总写平原如画的特征,引出下文对春景的具体描

绘。(2分)

(2)对功名的绝望,对未来的忧虑,对现实的激愤。(6分,每点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1)恐美人之迟暮(2)故不积跬步(3)寄蜉蝣于天地(4)江州司马青衫湿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6)伛偻提携(7)语不惊人死不休(8)千淘万漉虽辛苦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把布尔津河比作餐桌,想象奇特,引发读者对布尔津河秀色的联想;由此又生发出一连

串的妙喻,使河流周围的景物浑然一体。(4分,每点2分)

13.综合运用比喻和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官,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6

分,每点2分)

14.是贯串全文的情感线索;强化抒情,表达对河流的热爱和留恋。(4分,每点2分) 15.审美的眼光,怜惜的态度,平等的关系。(6分,每点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独立的判断力,智识上的胆力,对自己天真坦白的信心。(6分,每点2分)

17.倾向上割舍鉴别力而求学问,方法上把愉快的求知变为机械的堆塞,目标上以文凭来代

替真正的教育。(6分,每点2分)

18.开头提出观点,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然后,论述什么是鉴别

力以及怎样才具有鉴别力;最后,针对现代教育制度,谈鉴别力的必要性。(6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19.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测试

语文附加题答案

20.若夫辨点画之正俗/察篆隶之繁省/沾沾自谓得之/而于转注假借之通例/茫乎未之有闻/是

知有文字而不知有声音训诂也(5分) 21.东汉 许慎(2分)

22.通文字,兼通声音、训诂。(3分) 23.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