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教育概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武汉市教育概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ce9d2777232f60dccca118

四小、辛冲二中,市思源实验学校,黄陂区长轩岭中心小学、祁家湾寄宿小学,江夏区鸿华沙驰希望小学、碧云小学,蔡甸区成功中学,汉南区东城垸中心小学,东西湖区东山中心小学等10所学校建成10个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站。

【国家“教育云”试点全面推进】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制定宽带网络校园接入指导意见,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各区中小学已全面完成光纤接入校园。完成中小学1.5万个班级 “班班通”建设任务和30间标准录播教室、50间简易录播教室建设任务。积极探索数字资源建设途径,加强企业合作,形成“教育指导、企业主体、购买服务”的机制,着力打造体系完备、内容丰富的武汉教育资源云。确定107所教育云试点学校,创造经验,抓点促面,推进数字资源规模化应用。全面开展数字化高效课堂、同步课堂、网络教研、探索性学习、名师工作室等5种模式规模化应用。《中国教育报》(2013年8月1日)以《从教育信息化走向现代化、国际化》为题报道了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高考成绩辉煌】2013年全市报名人数为58541人(含异地报名113人和不参加考试的保送生、单招生),较2012年下降3428人。本科上线人数增加1436人,理科一批增加639人,二批增加557人,三批增加114人,文科二批增加26人,三批增加116人,高职本科增加41人。上线总人数达53049人,占报名人数90.6%,占实考人数的93.6%,高于全省85.1%的8个百分点。文史类、理工类各批次上线率均高于全省各批次上线率,一批理工高出全省10个百分点,文科高出4个百分点;二批理工高出11个百分点,文科高出11个百分点;三批理工高出11个百分点,文科高于24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佳。理科高分考生成绩较往年有大幅进步,在全省占有绝对优势。

【开展平安校园创建】以构建“平安校园”为目标,围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校园防暴和校车安全管理三项重点工作展开,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确立“突出重点、专班专办、多方联动、长效管理”工作思路,加强隐患排查,开展明察暗访,检查督导

落实。出台《武汉市中小学平安校园常规工作管理手册》,明确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标准,强化校园安全设施建设。指导开展校车试点和推进工作,规范校车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全市学生上下学安全乘车管理工作水平。湖北省校园及周边综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规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全市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严格执行报批制度,凡在我市中小学举行竞赛活动,须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2013年审查批准中小学生竞赛活动项目15个。武汉市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武汉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武汉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技能创新与科学探究活动、“大江杯”武汉市中小学生书写经典现场书法大赛暨书法报第九届全国少儿书画现场大赛总决赛选拔赛、武汉市初中防空防灾知识竞赛等5项赛事实行免费。

(夏春胤朱俊)

【体育卫生艺术教育】

实施农村学校食堂改造工程。为149所农村学校食堂配备设施设备,改善了农村学校师生的就餐环境和条件,降低了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

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做到人员、内容、场地、器材四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得到较好落实。组织开展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组织田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系列体育竞赛活动,举办全市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举办全市高中学校青春健身操比赛,21所高中学校参加市级总决赛。

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检查。以体育课程、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以及教师配备情况为重点,采取随机抽查、现场检查、问卷调查、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等方法,抽查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15所,将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区教育局和学

校教育工作质量的依据之一。东西湖区和江夏区代表我市接受了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省教育厅检查。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学生锻炼和测试,实施面达到了99%,测试数据上报率达到96%。武昌区、洪山区、蔡甸区、东西湖区、武汉开发区和东湖开发区的72所学校接受了教育部复查,复查结果基本与测试情况一致,得到了复查组的认可。江岸区3所学校接受了教育部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试结果将作为修订标准的重要依据。

继续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加大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推广力度,进一步普及近视眼防控知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促进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武汉市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研究与实践》经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鉴定为科学技术鉴定成果。组织召开了全市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现场会,选定93所中小学作为学生视力保护的重点监测学校。 积极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做好学校控烟,预防艾滋病、血吸虫病、学生传染病等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推荐15所学校参评省级“健康学校”。黄陂区、新洲区代表全市接受了省卫计委、省教育厅学校卫生检查,获得好评。开展教育系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编印了《健康教育》读本,印制了17万份健康教育教材,于2013年秋季开学全面投入使用。

落实国防教育工作。全面开展高中学生军训工作。命名武汉市财政学校等18所学校为第二批“武汉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迎接了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和教育部以及广州军区对我市学校国防教育检查。组织举办了市属高校大学生阅兵比武竞赛。

开展2013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艺术特长资格认定工作。全市共有2756名学生报考体艺特长生,经严格规范测试,共1481人取得特长生资格。其中:体育177人,音乐321人,美术983人。

做好全市优秀艺术小人才选拔工作。2013年全市共3428名学生参加市级中小学生艺术小人才比赛,共评出获奖学生2203名,其中音乐类1251人,美术类952人。

广泛开展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市第二届琴台音乐节“中国梦·青春梦”校园歌曲比赛。全市共有37支队伍参加了复赛,14支学校代表队入围总决赛,9支队伍夺得了“十佳校园歌曲”奖。举办全市第二届校园合唱节暨校歌创作评比展演活动。组织学校开展校歌创编、传唱和评比活动,并将校歌评比作为校园合唱节的重要内容进行专项评比。推荐9所中小学校和3名校长参加湖北省第四届中小学“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暨“校长杯”校长歌唱比赛活动。

(曹文伟郑卫国)

【对外合作与交流】

开展教育国际调研。将教育国际化工作被列为委局重点调研课题,在全市开展教育国际化调研,并赴成都、西安学习国际化办学经验。完成了《武汉市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调研报告,全面规划新形势下的武汉教育国际化工作。

推进教育国际友好交流。2013年,中英校际联线项目学校达到17家。通过“访友城”、“汉语桥”、“德中同行”、“中法文化年”、“韩国文化周”等活动,共接待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新西兰、韩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的来宾300多人。

规范引导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3年,全市新增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和市交通学校通过省教育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复核。对全市15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中学校进行了综合检查。

组织开展汉语国际推广活动。2013年,选派多名我市中小学英语、语文教师赴美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从事半年以上的中文教学工作。在武汉外国语学校举办第五期在汉外籍师生免费汉语培训。

加强聘外工作和外教管理。2013年,全市聘外单位共189家。全年新聘及延聘外教人数达到484人。5名教师获优秀外籍教师教学能手奖,4名教师获优秀外籍教师合作友谊奖,6名教师获优秀外籍教师岗位奉献奖,8家单位荣获先进聘外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