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政治系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政治系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cf0f2c34028915f804dc2c9

《经济社会学》052019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52019

英文名称:Economic Sociology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 开课学期:5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社会学原理(052028)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讨论。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简介:经济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经济行为、经济结构和经济体系中与社会互相影响的部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经济过程、经济组织、经济变迁、经济体制等。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和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了解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过程,理解社会学视角下的生产要素、经济过程、经济组织、经济变迁、经济体制、经济与非经济。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经济社会学思想渊源及其发展(2学时) 重点内容:

经济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社会学家的经济社会学思想、经济社会学的发展过程、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二章: 经济社会学及其研究(3学时)

重点内容:经济社会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当代美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欧洲的经济社会学研究、中国的经济社会学研究、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三章:经济生活中的理性选择(3学时)

重点内容:理性选择理论的产生、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范式、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体现与应用、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四章: 社会网络与经济生活(3学时)

重点内容: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社会网络的基本概念、社会网络与经济、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五章: 市场(3学时)

重点内容:市场的基本概念、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社会学理论中的市场、市场转型、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六章: 交换(3学时)

重点内容:不同视角下的交换行为、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交换模式、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七章: 消费(3学时)

重点内容:消费行为研究、参考群体与消费、家庭与消费、社会阶层与消费、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八章: 劳资关系(3学时)

重点内容:劳资关系及其发展、劳资关系系统分析、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九章: 企业理论与企业行为(3学时)

8

重点内容:企业理论及其发展、企业的核心问题、企业的比较研究、企业行为、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十章: 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3学时)

重点内容:企业家与企业家的特征、企业家的概念、企业家的社会来源、创新与管理、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第十一章: 经济与文化(3学时)

重点内容:文化、文化与经济生活、文化与经济过程、经济行为与文化、相关文献介绍及讨论

四、作业、实践环节

以小组为单位专题分析;两次作业。

五、建议教材

[1]周长城.经济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斯梅尔瑟 斯威德伯格.经济社会学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六、参考资料

[1]帕森斯,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汪和建.现代经济社会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执笔人:史乃新 教研室主任:朱依娜 系主任:冯波

《人格心理学》052020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52020

英文名称:personality psychology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5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无

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注重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贯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思想,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课程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基本文件设计教学内容; 2.学科基本原理的教学注重精讲深研; 3.密切联系实际,增强案例教学;

4.课堂教学适当增加讨论,让学生实践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理论和技巧; 5.指导学生有效自学,将对人的关注贯彻整个专业的学习;

9

6.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如音像设备、投影、幻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考核方式:20%课堂表现+20%平时作业+60%期末开卷考试

课程简介:本课程系统介绍人格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分为前言—概述心理学与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精神分析流派、认知—行为流派、研究方法等八章来讲述,使社会学专业学生初步掌握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个体的知识,从而为后续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心理学角度理解个体差异、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知识和技巧,初步理解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掌握基本的心理问题调适方法。一方面为后续社会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与此同时,进一步培养人性化的社会学观点。

教学要求:(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讲授人格心理知识,剖析心理现象。(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生活去教授和体会所涉及到的心理学知识,并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指导、调整自己的生活。(3)吸收其他心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借鉴文学、历史学、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人格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了解人格测评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了解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了解心理学方面的一般知识。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前言—概述心理学与生活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心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2学时 第二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心理学角度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2学时 第三章:特质流派 第四章:生物学流派 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2学时 第五章:人本主义流派 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6学时 第六章:精神分析流派 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8学时 第七章:认知—行为流派 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4学时 第八章:研究方法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学时 考试 2学时

四、作业、实践环节:

平时作业要占到总成绩的20%,大概会布置4—6次的作业,包括个人或小组作业、书面或口头作业;课堂表现包括出勤及实践,共占到总成绩的20%,实践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及实地考查(如果可行)。

五、建议教材:

陈会昌. 人格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六、参考资料:

10

[1]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执笔人:刘鑫 教研室主任:邹千江 系主任:冯波

《发展社会学》052022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52022

英文名称:Sociology of Development 授课对象:社会学专业 开课学期:3

学分/学时:2/32

先修课程:社会学原理(052028) 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从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发展的探讨的课程。以研究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为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关于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理论、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理性化以及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发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了解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理论观点以及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实际。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社会发展界说(2学时)

重点内容:社会发展的含义、社会发展的特征、社会发展的类型 、 社会发展的模式 、讨论中国的社会发展

第二章:以“传统一现代“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2学时)

重点内容:现代化理论兴起的背景、前期现代化理论:发展经济学、后期现代化理论:发展社会学 、现代化理论的评价

第三章:以“核心一边陲“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2学时) 重点内容:依附理论、世界体系论

第四章:以“市场转型“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2学时)

重点内容:市场转型的前置状态研究、市场转型的演进过程研究 、社会发展理论的比较与展望 第五章:经济层面的工业化(2学时)

重点内容: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二元经济和工业化、政府作用和经济发展 第六章:社会层面的城市化(2学时)

重点内容: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化的道路与过程 、城市化与市民生活空间的建构 、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