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2018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公共课程.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Selected】2018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公共课程.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71dd3271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6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6、 如何理解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答: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而实际上大量的商品交换,可能价格高于价值,也可能价格低于价值,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可能建立直接的平衡,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动,价格也围绕价值而不断涨落。但从总趋势的平均看,价格和价值基本上是一致的。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等价交换,规律就是在这不一致中表现出来,使价格与价值之间不能背离太远。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说明价格虽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归根结底,还要为价值所决定。

第四章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征?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更自觉的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

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产权清晰2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 3、 如何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答:1建立统一市场。强化市场的统一性,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 2建立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4、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或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大体平衡,促进经济机构优化升级,引导国民经济不断增长,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5、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有哪些主要手段?

答:1计划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

第五章

1、 如何把握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

答: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 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答: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

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反映这不同的生产关系,这样客观上就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与之相适应。同时,为了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多渠道筹集、优化配置各种经济资源,客观上也要求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在社会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4、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显示经济生活中个人收

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1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5、 如何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答:正因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所以,国家一方面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保护合法经营收入,承认合力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再分配等手段,防止和纠正个人收入差距过大和两极分化。由此可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之间是“途径”与“目的”的关系,只有通过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途径,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6、 怎样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答:1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力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2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3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4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5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第六章

1、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答:宏观调控目标是指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预定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它的主要内容是: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实现公平分配,保持公平竞争和生态平衡,在对外开放中保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和安全。

2、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和政策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有:1计划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1财政政策a国家预算b国家税收c发放国债2货币政策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再贴现率c公开市场业务3产业政策4就业政策 5收入政策a税收政策b社会福利政策。

3、 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