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文学欣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743248852458fb770b56a3

繪了形形色色的客觀事物。

文學形象的這種高度概括性,是其他任何藝術形象所無法比擬的。在人物描繪方面,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它可以用以形傳神的方法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用人物語言表現人物的喜怒哀樂和動機欲望,也可以闖入人物的心靈深處,直接剖析人物內心的活動。尤其是意識流小說,可以突破現實空間的序列,直接按照意識流動的邏輯來結構生活畫面。如王蒙的《春之聲》即是一個範例:小說沒有按故事情節的發展來構思,而是以主人公坐在車中意識流動的軌跡來寫,從中國到外國,從城市到鄉村,從現在到過去和未來,主人公意識流動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裏,突破了時空限制,拓寬了作品容量,表現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現象和深刻的社會主題。文學在時空兩方面的自由度很大,語言藝術可以全方位地、立體地、動態地展示廣闊而紛繁複雜的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生活和人類心靈的歷程。這一特點帶給讀者的,是自由度同樣很大的聯想、想像、再創造的空間。總之,欣賞對象自身所具有的審美特點,要求欣賞者進行再創造,同時,欣賞對象又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可能以欣賞者的意志為轉移,所以要求欣賞者的再創造只能是合理的補充、想像和聯想。例如,阿Q這一形象是由他獨特的生活環境、遭遇、命運、性格特徵、思想感情等條件構成的,所以,無論你怎樣進行聯想、想像,“這一個”阿Q都是不能用別的形象來代替的。讀者只有在尊重和不違背阿Q形象的客觀真實的基礎上,發揮主觀再創造的作用,才可能達到正確的欣賞目的。欣賞者對欣賞對象的補充和豐富,正是對作品提供的藝術形象的深刻

理解和認識,而這種理解和認識註定要受到客觀存在著的欣賞對象的制約。

二、文學欣賞的再創造受欣賞者藝術思維能力的制約 (一)自覺自願是文學欣賞再創造活動的前提

對待文學作品,不同的人會持不同的態度:積極或消極,主動或被動。文學欣賞正是一種積極主動的藝術再創造活動,而不是被動、消極的感知。欣賞是客觀作用於主觀,主觀的感受和客觀的作品的結合或一致。藝術語言往往是“幽渺以為理,想像以為事,惝恍以為情”。它不像語法那樣運用描述的理和事,而是通過審美意象反映“理”,通過活的象達到更高的真實,它的“理”,微妙精深,反映的“事”,帶有某種想像性,它的“情”是隱含的,帶有一定的模糊性,欣賞者必須自覺地從現實中領悟,從妙語中得其境界。例如:

1.校園是一片特殊的土地,濕漉漉的筆墨能塑心靈。撒播陽光,心香墨香把種子抖落,肥沃的土地上,將會生長出一束束蔥綠的希望。 打開一疊記憶,昨天的日子裏,綠漪蕩開的淺痕有景致,生命擁有綠色的夢境,夢境點亮渴求的明眸。(文竹《校園人物素描》) 2.我在編織屬於我的最後的歌。如同編織一朵潔白的花。 我的心魂就要逃離家園,到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地方。 到哪里揀拾童年的夢,青春的夢呢?

我把心放逐給白日,因為我心如白日一樣明亮。(趙紅波《夜歌》) 我們自覺地去體味上列黑體字的藝術語言時,感到這些意象化的藝術裏就流動著一種“理”和“事”,但它們不是抽象的概括,而是形象

的反映、情感的呈現。當我們讀到或聽到使用嫺熟的藝術語言時,心靈為它全部張開,就會感到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托著自己,牽引著自己,逐漸進入心底澄明、超凡脫俗的境界。我們從藝術語言裏感覺到一種鮮活的審美風格,無論怎樣去摳它的字眼,去作一番牽強附會的解釋,都無法凍結它的美學生命,它有活潑的情感,需要我們有一種激情以及對生存狀態的自覺的敏感反映。

(二)具有一定的藝術思維能力是文學欣賞再創造的保證

人們的藝術思維能力同其他許多方面的能力一樣,受多種因素制約而呈現出差異性。首先,人們的生理條件和心理素質不同,加之後天的訓練不同,就現實地形成每個人感知形象能力的不同。其次,由於每個人的心理特點、神經類型不同,在欣賞活動中顯示個人的觀察角度和思想情感的側重不同,就會或是善於捕捉對象的細微變化,或是側重對象的整體性,或是注重對象與周圍環境的聯繫,或是在欣賞的同時已滲入想像與聯想。再次,因人們的生活經歷和所處環境不同,所以對待事物的具體態度也各不相同。如選擇方面不同,敏感、注意程度不同,側重、記憶和聯想的具體內容不同等,因而在欣賞時的領悟和情感反應就不同。複次,讀者的心境、情緒的好壞也可強化或鈍化其五官的感受能力,並直接影響到欣賞。馬克思說過:“如果你願意欣賞藝術,你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2](P244)“對於非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2](P204)這充分說明了具有一定的藝術思維能力是文學欣賞再創造的重要保證。通過長期不懈的生活實踐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增強自己的文學修養,提高藝術思

維能力,對於文學欣賞的再創造極為重要。馬克思說:“藝術對象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3](P95)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也說:“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4](P714)都是說只有在反復的欣賞實踐中,才能不斷提高欣賞水準,舍此而別無他徑。巴爾扎克的小說《攪水女人》中描寫兩個老婦人議論約瑟學畫,阿迦德對自己兒子約瑟在畫室裏對著模特寫生大為吃驚,對臺戈安女人說:“你才不知道畫室是怎麼回事呢!藝術家竟然招收裸體的女人。”心地善良的臺戈安女人卻說:“他們總該生個火吧,我想。”這個情節對缺乏藝術修養的人的無知進行了無情的諷刺。有無藝術修養,藝術思維能力的高低,使得人們對待同一部作品的看法、理解迥異。因此,欣賞文學作品,對文學形象進行再創造,必須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必須對文學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有相當的直接和間接的經驗,要能分辨真善美和假惡醜,要有一定的藝術感受力和分析理解力。

郭沫若說過:“同是一部《離騷》,在童稚時我們不曾感得什麼,然到目前我們能稱道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天才的作者。”[5](P79)這個說法很具普遍性,它有力地說明讀者的思想認識水準越高,生活經驗越豐富,文化藝術修養越深厚,其文學欣賞能力和分析鑒別能力就越強,那麼他在文學欣賞的再創造活動中也就越得心應手。 總之,文學欣賞中的再創造,是一種審美活動,也是一種複雜的思維過程,它既受欣賞對象的制約,又對欣賞者有較高的要求。瞭解這一點,對於作品的創作者和作品的欣賞者都很重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