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83a4d2b9f3f90f76c61b8f

(代表国家:法国、德国、日本)

? 转型经济 :激进式(代表国家:前苏联、东欧)、渐进式(代表国家:中国) 二、 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就业体制特点 三、 1、市场经济的就业体制

劳动力自由流动、工资自由浮动、政府干预少 (1)自由竞争式

特点:收入差距大、失业较低、 劳动保障制度缺乏或保障水平低 代表国家:英、美、加拿大 (2) 国家干预式或莱茵模式

特点:劳动力流动性低、收入差距小、失业较高、社会保障较完善

代表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

市场经济的就业体制共同点:通过市场竞争决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工资水平;统一的

劳动力市场

形成原因: 政治体制、 经济背景、 文化因素 2、 转型经济的就业体制

劳动力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劳动力不能充分自由流动、工资刚性大、 劳 动力市场存在分割性、社保制度不完善 (1)激进式:转型速度快,休克疗法 (2)渐进式:转型速度慢,中医疗法

共同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工资水平不完全由市场竞争决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形成原因:政治体制、经济背景、文化因素

劳动力市场发育对经济的影响:经济持续增长、收入差距扩大 第二节 中国就业体制的转型及形成原因

一、中国计划经济就业体制的特点(1985年之前) ——不存在劳动力市场 (1)劳动力资源由政府计划指令调配,不能自由流动 (2)工资由政府计划决定:价格扭曲

(3)国有企事业单位承担全方位的社会保障职能 (4)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二元分割状态 (5)隐性失业代替显性失业(冗员或待业) 后果:牺牲经济效率 二、 中国劳动力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存在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 (2)非合理性工资差距的存在

(3)就业领域的新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与农民工的“用工荒” (4)劳动纠纷多

(5)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广,保障水平低

第三章 劳动需求分析

第一节 劳动需求的影响因素 劳动需求的分类

(一)按需求主体的层次分类: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市场需求

劳动力需求理论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三个层次展开,即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

(二)按需求的时间分类

短期需求:在资本存量不变,惟一可变的是劳动投入量时,即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长期需求:资本、技术、劳动力都是可变的,即任何条件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 时间长期是相对的,视可变因素而定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 (1)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 (2)劳动力的实际工资率

(3)商品需求状况。

弹性的一般含义:一般用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例来表示弹

性。

公式: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定义: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

公式: ed =- (△L/L)/(△W/W)=-(△L/△W) ·(W/L)

? e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的取值范围 ed =0 0< ed <1 ed =1 1< ed <+ ∞ ed =+ ∞ 劳动需求曲线的特征 完全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弹性 单位弹性 富有弹性 完全富有弹性

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1) 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2) 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3) 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4) 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越大。 了解:第二节 完全竞争下的企业劳动需求分析

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利润最大化,即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劳动(力)需求函数:反映企业对劳动需求的数量与劳动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企业对劳动的需F求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

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目标函数 Max?(L)?P?F(L)?W?L d?(L)?F'(L)?P?W?0利润最大化条件:

dL

企业面临商品需求约束时的劳动力需求

Max??P?F(L)?W?L

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在长期,企业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

企业预算约束s.t. W?L+r?K=M

资本和劳动的替代性与劳动需求

完全不可替代:列昂惕夫式生产技术 要素的可替代性非常强

? 在长期,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均得到提高,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改变。 ? E‘比E点的资本-劳动比有所上升,为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三个概念: (1)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

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2)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3)独立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A价格的变化,数量的增加对生产要素B的价格及数量没有任何影响,这两种生产要素就被称为独立的生产要素。

? 女性进入劳动市场对男性工资率的影响:

? 1、男女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工作,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就是独立生产要素,故

女性对劳动市场的参与不会对男性的工资率造成影响。

? 2、男女劳动者在同一工作中,其中男性劳动者处于管理地位,女性劳动者受到男

性劳动者的管理和指挥,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为互补性生产要素。女性劳动者的进入将增加对男性劳动者的需求,提高了男性劳动者的工资率。

? 3、由于女性劳动者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是替代性生产要素,因此,女

性劳动者的市场参与将降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率。

第四章 劳动供给(Ⅰ):劳动时间与劳动力数量 第一节 收入与闲暇的替代 收入(劳动)和闲暇

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用U表示个人效用,H—闲暇时时;L—工作时间 T—全部时间

Max U(I, H) s.t. T=H+I/w

解得均衡条件:U'H/ U'I =w

E点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时的均点

最佳收入和闲暇分别为I 、 H*,劳动供给为L*

1、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闲暇和收入都能带来效用。

2、机会成本:把一种资源(比如时间)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利益。闲暇的机会成本就是因闲暇而失去的劳动收入,一单位闲暇时间的机会成本等于工资率。

3、无差异曲线: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称为效用无差异曲线,简称无差异曲线。

?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