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a4ae87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7

量没变,丙可能没参加反应或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

8g+32g+5g+4g=16g+X+5g+24g,则X=4g,则反应表达式是乙?甲+丙,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没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或者没参加反应,故B正确;

C. 反应后甲增加了16g-8g=8g,丁增加了24g-4g=20g,则甲、丁两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

8:20=2:5,故C正确;

D、在密闭容器中,则有8g+32g+5g+4g=16g+X+5g+24g,则X=4g,故D不正确。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某种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该物质不一定属于碱,也可能是盐,如碳酸钠溶液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阳离子中质子数多于电子数,所以阳离子带正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氯酸钾加热分解得到氧气,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稀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2.A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详解】

A、Cu、Ag与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但无法确定Cu、Ag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C、Fe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Fe>氢;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氢>铜;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D、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蒸发结晶PD 【解析】 【详解】

(1)观察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2)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知,点P在该曲线下方,则在指定温度下,不饱和KNO3溶液所对应的点是P。

(3))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是30g,将40g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够溶解30g;将此溶液升温到30℃,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未溶解的固体溶解,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选D。

14.(1)柠檬汁。(2)肥皂水(或洗洁精)。(3)属于。 【解析】

(1)柠檬汁、雨水的pH小于7,显酸性,柠檬汁的pH小于雨水的pH,酸性最强.故填:柠檬汁. (2)肥皂水和洗洁精的pH大于7,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填:肥皂水或洗洁精. (3)小明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的pH<5.6,属于酸雨.故填:属于. 15. (1)①A ②不能 二者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光合 ②甲 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SO2与NaHCO3能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并且CO2可以与NaOH反应,不符合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1)①碳酸氢铵(NH4HCO3)只含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为氮肥。

②碳酸氢铵为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草木灰呈碱性,所以二者不能混合施用,以防二者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①二氧化碳充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②NaHCO3与CO2不反应,与SO2反应,不但能除去SO2,而且还能增加CO2的含量。所以甲可行。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乙不可行。 考点:化肥的种类、碱的化学性质 16.(1)

排水法; 氮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排

水可以获得更为纯净(不受空气干扰)的气体,且可直接观察是否收满 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时部分气体溢出 【解析】 【详解】

(1)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微粒个数比,所以进入制氧机的空气中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个数比为4∶1。经“沸石分子筛”吸附氮分子后得到的富氧空气,氧气浓度增大,氮气浓度减小,因此单位

体积中氧气分子增多,氮气分子减少,所以得到:;

(2)欲收集一瓶图1所示的富氧空气,用于检验氧气的含量,合适的收集方法是排水法,理由是:氮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可以获得更为纯净(不受空气干扰)的气体,且可直接观察是否收满; (3)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点燃的红磷放入集气瓶时部分气体溢出,导致水进入水的体积的和消耗的氧气不一致,一定能引起误差。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酒精灯 铁架台 AF 2KClO3

2KCl+3O2↑ 产生气泡的快慢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能

够产生氧气,并且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B b 把燃烧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解析】

本题考查了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①是酒精灯,②是铁架台;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F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3)乙同学在实验中误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氯酸钾中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对比产生气泡的快慢,

他认定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明显比甲同学的快,原因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能够产生氧气,并且产生的二氧化锰可以用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4)为了控制反应速度,可选上述装置中的B作为发生装置,这是因为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若选择G装置,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由b端通入气体;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为:把燃烧的木条放在a导管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点睛:本题中二氧化碳集满的标志是a导管口有二氧化碳。 18.Fe2O3+3CO【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Fe2O3+3CO

高温2Fe+3CO2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高温2Fe+3CO2;

(2)由于氧化铁是红色的,生成的铁粉是黑色的。所以,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3)由于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所以,最右侧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Fe2O3+3CO

高温2Fe+3CO2;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点燃尾气,防止CO污染空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3 47 镊子 A 用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手腕 用药匙取下少量药品 50mL 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 BCDE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溶质计算、基本操作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误差分析,依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详解】 实验过程:

6%=3g;(1)需氯化钠的质量=50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 (2)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时,托盘天平调平之后,在两端托盘上分别垫上质量相同的纸片,为防止游码被腐蚀,再用镊子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A处,游码左端所指刻度是表示游码的质量;添加药品至天平接近平衡时,为防止加入药品过量,应用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腕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用药匙取下少量药品);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在这过程中不能改变砝码和游码; (3)选取量筒时,要选取比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量取47ml水需选用50ml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