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a4ae87bb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延展 Al2O3 3CO+Fe2O3【解析】 【详解】

(1)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选用铜制造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2)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氧化铝,探究铝与酸的反应前、用砂纸打磨铝条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氧化铝,化学式是:Al2O3。

(3)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高温2Fe+3CO2 +6

高温2Fe+3CO2;

(4)在Na2FeO4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Fe元素的化合价2+x+(-2)×4=0;解得x=+6,即高铁酸为x,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钠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54:5 83.9% 51.2g 【解析】 【分析】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为物质的质量乘以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比。 【详解】

(1)芦丁的化学式是C27H30O16,故芦丁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7):(1?30)?54:5。

12?27?100%?83.9%。

12?27+1?30+16?1612?27?100%?51.2g。 (3)61g芦丁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61g?12?27+1?30+16?16(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点睛】

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00%

相对分子质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该图表示的是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a点的溶质为Na2SO4和NaOH 【解析】 【详解】

(1)根据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知,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后来溶液的pH小于7,是向碱溶液中滴加酸溶液,所以是将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a处是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碱过量,则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故填:(1)该图表示的是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2)b点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a点的溶质为Na2SO4和NaOH。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过滤; 肥皂水; 煮沸; 氧气 氢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水?氢气+氧气 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可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来除去自然界水中的杂质;

(2)实验室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把肥皂水分别放入这两种水中,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硬水转化成软水最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3)电解水时,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是氢气,可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为:水通电uuuuur氢气+氧气;

(4)日常生活中具体的节水方法很多,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等。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不显 有气泡产生 2NaOH+CO2===Na2CO3 +H2O 白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 【解析】 【详解】

实验探究1: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未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蓝色,说明酒精溶液不显碱性。

实验探究2:①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无气泡产生。②澄清石灰水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将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

通电【点睛】

鉴别氢氧化钠是否存在,要先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

16.玻璃棒 CaCO3 NaOH CaCl2+Na2CO3=CaCO3↓+2NaCl 证明碳酸钠的存在且将其除尽,避免对后续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BD 【解析】 【详解】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可以采取用玻璃棒搅拌的方法来加快溶解速率,因此操作中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2) CaO和NaOH固体变质后会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钙、碳酸钙、而只有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成分是CaCO3;故填:CaCO3

[猜想]根据溶解以及其中物质间发生的反应,可以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和Na2CO3;Ca(OH)2和NaOH;故填:NaOH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①中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用氯化钙检验完碳酸钠接着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因为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因此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实验目的有:证明碳酸钠的存在且将其除尽,避免对后续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填:证明碳酸钠的存在且将其除尽,避免对后续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4)溶于水放热的固体有NaOH和CaO,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再由[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中可以证明,一定含有碳酸钠,,因此综合以上探究,样品一定有碳酸钠、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故填BD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C.Y、Z、X

B.X、Z、Y D.Z、Y、X

2.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均已略去).先在试管Ⅱ中加入试剂乙,然后在试管Ⅰ中加入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甲:NaHCO3、稀HCl;乙:NaOH溶液 B.甲:Al、稀H2SO4;乙:Ba(NO3)2溶液 C.甲:MgO、稀盐酸;乙:AgNO3 D.甲:Cu、稀H2SO4;乙:BaCl2溶液

3.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Fe3O4

4.CH4和某种氮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口催化剂N2+CO2+2H2O,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 A.NO

B.NO2

C.N2O

D.N2O5

5.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