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陕西省铜川市耀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abf4bf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fc

耀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命题人 刘振权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社会的或综合性的。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图,回答1-2题。 1. 图中甲、乙、丙的名称分别是

A.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B.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 2.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植被 C.地形和土壤 D.土壤和植被

3.下列有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是东部季风区内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

B.东部季风区内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 C.东部季风区内的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 D.东部季风区内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上差异很小

一方面,区域地理环境时刻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人类生产和生活对区域地理环境也具有反作用。据此回答4-5题。

4.人类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炭、石油以及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并在矿产地附近建成工业基地是在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中,不包括

A.推动不发达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但往往也造成了这些地区的环境污染 B.发达地区可以把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C.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会向着经济发达、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转移 D.产业移出地区,就业机会会减少,而产业移入地区,就业机会会增加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其具体实施是千差万别,相当复杂的。读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图,回答6-7题 6.有关该河流域地理环境状况的 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河流域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层,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B. 该河流域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丰富的矿产资源,使该河流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D. 该河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大部分地区分布着茂密的热带季雨林 7.以下有关该河流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依据地形状况,充分利用各类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 B.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建设梯级水电站

C.开发当地各种金属矿产,利用水电,发展冶金工业 D.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暂缓

矿产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读“鲁尔工业区和东北工业区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与德国鲁尔区相比,我国东北工业区具有的资源优势是

A.水资源丰富 B.石油和铁矿资源丰富 C.交通条件便利 D.煤炭资源丰富 9.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振兴东北工业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工业结构,加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的竞争力;③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解决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⑤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中央气象台2010年10月20日18时发布台风橙色紧急警报:今年第13号台风“鲇鱼”的中心预计今日19时到达广东省台山沿海东南方大约670千米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52米/秒)。读超强台风“鲇鱼”路径概率预报图,回答10-11题 10.监测台风“鲇鱼”的位置,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11.发布台风警报的未来几天,“鲇鱼”的移动方向和 强弱程度变化状况是

A.一直想偏南方向移动,风力增强 B.先向东,再向西移动,风力减弱 C.一直向偏北方向移动,风力减弱 D.移动方向一直东西摆动,风力增强

12.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理环境中的一些自然异常变化事件,但他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带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称其为灾害

B.自然灾害的发生完全是自然环境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异常事件,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 C.自然灾害具有严重危害性、区域性、联系性、突发性(渐发性)等主要特点 D.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同组成了自然灾害系统 13.自然灾害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从成因角度划分,下列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A.风暴潮 B.寒潮 C.台风 D.暴雨、暴风雪 14. 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有

A.地震——台风——雷暴 B.地震——泥石流——山崩

C.暴雨——山洪暴发——海啸 D.寒潮——沙尘暴——大气能见度降低 自然灾害集中分布的带状地域被称为灾害带,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灾害带是世界两大灾害带。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有关环太平洋灾害带致灾因子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海啸; ②热带、副热带海域→台风→风暴潮; ③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火山、地震灾害; ④亚热带、温带海洋→台风→寒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灾害带,水旱灾害严重,有关其成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北非地区洪涝灾害严重,是由于热带雨林气候,暴雨频繁 B.亚欧大陆内部旱灾多发,是因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C.南亚地区洪涝多发,与西南季风带来强暴雨有关

D.北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洪涝灾害,往往是飓风登陆造成的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7-18题。

17.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中,受台风灾害影响最大的是 A.I B.II C.III D.IV

18.与其他灾害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地形、气候、河流水系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读“海河水系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永定河的源头位于

A.太行山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大兴安岭 20.海河流域容易发生涝灾的自然原因有

①多数支流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平原,泥沙淤积,抬高河床;②降水集中于夏秋季,且多暴雨;③扇形水系,支流集中汇入干流,排水不畅;④京杭运河分流能力有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据《央广新闻》报道:拉丁美洲国家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2011年4月27日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致使多座机场关闭,千人紧急撤离。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厄瓜多尔的火山活动频繁,原因是

A.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地处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地处南极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地处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22.火山活动频繁地区往往也是地震多发区,以下有关地震灾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崩塌断裂形成的构造地震危害最大 B.地震灾害的发生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我们无法预测 C.地震的大小一般用震级表示,而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 D.距离震中越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毁坏越严重

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有关该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状况,说法错误的是 A.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数值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中部盆地使冷空气容易集聚,所以寒潮发生总次数较东 西两侧多

C.西北部由于纬度较高,受寒潮影响的次数多 D.东南部纬度低,所以寒潮发生次数少

24.在寒潮到来之前,当地菜农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 潮对蔬菜造成冻害,这种做法的原理是

①浇水使蔬菜含水量增加,提高了抗冻能力 ②水的热容 量大,浇水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 ③浇

水会增加土壤的含水量,从而增大土壤热容量,减小降温幅度 ④水汽蒸发会增加空气湿度,提高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右下图是我国云南省东川江流域上游地区建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示意图。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