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行规》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铁路行车《行规》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af07d5fd0a79563c1e72de

第158条 行车人员佩戴臂章的规定(《技规》第244条) ...................................................... 57 第159条 巡守人员迎送列车的规定 .......................................................................................... 58 第160条 影响信号显示、供电设备树木的处理规定(《技规》第410条) .......................... 58 第161条 客车采暖及防暑降温工作的规定(《技规》第26条) ............................................ 58

第十章 附则 ....................................................................................................... 60

第162条 解释 .............................................................................................................................. 60 第163条 施行时间 ...................................................................................................................... 60 附表1 接触网限界不符合《技规》要求的处所 ....................................................................... 61 附表2 加锁、加封、设有计数器的行车设备名称 ................................................................... 62 附表3 牵引变电所供电臂供电范围 ........................................................................................... 63 附表4 设于线路正方向右侧的信号机 ....................................................................................... 72 附表5 行车备品表 ....................................................................................................................... 74 附表6 翻车机、解冻库技检作业情况表 ................................................................................... 78 附表7 铁路车辆禁止溜放和限速连挂表 ................................................................................... 81 附表9 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下坡道的车站 ................................... 83 附表10 禁止机外停车的车站 ..................................................................................................... 85 附表11 救援列车分布地点及其担当区域 ................................................................................. 87

8

总 则

一、《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是依据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的规定,并结合我局的具体情况和生产实践制定的具体规则,是我局普速线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技术规章。

二、各部门、各单位除认真贯彻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及铁路总公司颁布的有关规定外,均须严格执行本规则的规定。任何部门、单位、个人不得违反本规则的规定,不得制定与本规则相抵触的规定。

三、《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适用于除大西高速线长风街线路所(不含)至永济北站局界及太原南大西场、石太场至动车所间动车上下行走行线、大西场与石太场间联络线、太原动车运用所以外的局管内普速铁路,衔接国铁的专用铁路比照本规则执行。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适用于大西高速线长风街线路所(不含)至永济北站局界及太原南大西场、石太场至动车所间动车上下行走行线、大西场与石太场间联络线、太原动车运用所。

重载铁路行车组织执行《重载运输技术管理规则》,未明确部分执行本规则。

1

用语说明

1.《技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2.《行规》:《普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 3.《重规》:《重载运输技术管理规则》。 4.《站细》:《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5.《段细》:《段行车工作(管理)细则》。

6.超过、不足、以上、以下、以内、以外:不包括本数。 7.及其以上、及其以下:包括本数。

8.信号机前方(外方)、后方(内方):信号机显示的方面为前方(外方),反之为后方(内方)。 9.前方站、后方站:列车开向而尚末到达的车站为前方站,列车已越过的车站为后方站。 10.隔开设备:系指安全线、避难线,有联锁装置能起隔开作用的道岔。

11.按站间区间掌握:在自动闭塞区间因特殊原因,不改变原闭塞方法,仅按站间区间间隔放行列车,即在前行列车到达前方站后,方可放行后续列车。列车在区间仍按通过信号机的显示要求运行。

12.线路坡度(以千分率‰。表示):斜坡起止点间的高程差与水平距离之比值,则为线路坡度,即线路实际坡度。如在一段线路内有多处线路坡度时,这段线路内所有不同坡度线路两端的高程差与水平距离比值之加权平均,即为线路平均坡度;如把线路曲线和隧道对列车产生的阻力换算为线路坡度,并参与实际坡度的计算,则为线路换算坡度。单机挂车、岔线取送车及调车作业、中间站利用本务机车调车、手推调车、车辆防溜规定中的坡度除已明确的外系指该线(股道)的线路实际坡度;长大下(上)坡道区间和列车在超过20‰坡度的区间被迫停车规定中的坡度系指该区间的线路平均坡度;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的坡度系指该制动距离内的换算坡度。

13.调车机车:专门用于车列的解体、编组、转线及车辆的取送等调车作业的机车。 14.区域调车机车:在两个及以上车站调车作业的调车机车统称区域调车机车。 15.前端:列车或车列最前一辆车的前端。 16.尾部:列车或车列的最后一辆车。

17.后部:列车或车列后部(含最后一辆车)的适当位置。 18.前部:列车或车列前部(含最前一辆车)的适当位置。 19.车列:若十车辆连挂在一起,无机车和列车标志。

20.车组:2辆及以上车辆连挂在一起。3辆及以下为小组车;4~6辆为中组车;7辆及以上为大组车。 21.一钩:单机或机车连挂车辆,由一股道去另一股道,并变更运行方向的调车作业。 22.一批作业:指一次下达的调车作业计划钩数,通常填写在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上。 23.越区:越出《站细》划分的调车作业区域。

24.转场:机车牵引或推送车列由一车场转往另一车场的调车作业。

25.关门车:关闭制动支管的截断塞门,车辆能通风,但本身不起制动作用。

26.交接线:在编组场内为车场间进行车辆交换而设置的线路或路企之间交换车辆的线路。 27.集控站:CTC区段由列车调度员直接办理接发列车作业的车站(含线路所)为集控站。

28.非集控站:CTC区段由车站或线路所值班员直接办理接发列车作业的车站(含线路所)为非集控站。

2

第一章 技术设备

第1条 技术设备资料管理的规定(普速《技规》第8、9、236条)

1.新建、改建铁路行车设备及建(构)筑物,在交付使用前,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施工单位于开通1个月前向设备管理单位提供竣工资料,经设备管理单位审核盖章后提前30天向使用单位、业务处室按以下内容提报(既有设备发生更改时,由设备单位提供相应技术资料):

(1)工务部门应提供线路(包括驼峰)平面及纵断面图,标明坡度、曲线及起讫点;线路编号、名称,股道钢轨类型、全长及有效长起止点、线路间距;道岔编号、道岔类型及正线道岔尖轨尖端里程、道岔侧向运行的速度限制、警冲标位置,车站的中心里程;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的线路实际坡度及曲线半径,区间内长大桥梁、隧道的孔跨式样、中心里程、起讫里程及限界资料,隧道内线路数量、中心里程、起讫里程及限界资料,车站及桥梁、隧道防灾系统、道口、平过道运用维护资料。

(2)电务部门应提供标明信号楼、信号机(名称、号码、位置、距线路中心线距离)、道岔坐标、道岔编号、侵限绝缘、正线及到发线有效长的信号平面布置图(注明接发超限列车的线路),联锁图表,控制台盘面图及使用说明书(计算机联锁设备、CTC设备、纳入联锁的脱轨器使用说明书)。

通信段应提供通信设备、视频系统等使用说明及区间通信设备情况。

(3)房建部门应提供候车室、天桥、地道、仓库、行车房舍、风雨棚、站台等建(构)筑物的平面图及限界资料。

(4)供电部门应提供区段(含车站)接触网导线最低高度、支柱侧面限界,分段、接触网终点标、分相绝缘器、关节式分相的位置,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的位置,供电臂范围,隔离开关的位置和使用说明;车站信号设备的供电来源及容量;站场照明桥、投光灯塔等照明设备的位置、类型、数量,客车上水栓位置、数量、压力、流量。

(5)机务、车辆部门根据车站要求提供编制《站细》需要的技术资料。包括风管路、列车试验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 5T设备、固定脱轨器设置位置及走向限界图。

(6)信息部门提供:信息机房的计算机运行环境标准及相关项目使用说明。

(7)车务部门提供:新建或改建CTC/TDCS的车站,CTC/TDCS系统所需车站数据,由电务段提出数据需求申请,车务站段提供盖章的《站细》或行车作业办法。

2.各单位应按照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审核并提报数据参数、技术资料以及完整、齐全的竣工资料。 3.相关单位依据提供的技术资料制定使用、管理、维修办法,保证安全的操作办法,修改《站细》、作业办法及《技术履历簿》,组织有关人员学习,经考试合格按规定发给合格证后,方准使用。设备管理单位应对使用人员进行讲解指导。

第2条 技术设备管理分工的规定 一、道岔设备分工

1.道岔结构强度相关的连接杆、基本轨通长垫板、可动心轨道岔的凸缘铁连接螺栓、轨道绝缘部分的鱼尾板及其螺栓等部件的检查、维修、更换,由工务部门负责。有关电气特性的绝缘部分、可动心轨道岔的心轨接头联接螺栓、锁闭框、托板的维护,由电务部门负责。

2.轨距杆、地锚拉杆由工务负责。电气特性的绝缘部分由电务负责定期检查,因绝缘发生问题需要更换时,由电务通知工务配合更换。装有绝缘的轨距杆、地锚拉杆,由电务组织,工务配合每年联合检查测试一次。

3.电务部门和工务部门相互配合,进行道岔尖轨的密贴和动程调整工作。道岔高低、方向、水平超标,尖轨爬行大于20 mm,转辙部分连接杆丁字铁连接销磨耗旷动影响道岔转换,道岔部分轨距不符合标准,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 mm)、肥边顶住基本轨、滑床板吊板超标、尖轨动程不符合标准、顶铁顶尖轨影响道岔转换,由工务负责处理,电务部门配合。

4.道岔转辙机及表示器、检查器、锁闭装置、导管装置、连接杆及安装装置由电务部门负责,与钢轨、轨枕联接的钻孔工作由主体施工部门负责。

5.锰钢辙叉上的导电销座日常由电务部门检查、保养。脱落时,由电务部门通知并配合工务部门焊修。 6.冻结、胶接式绝缘接头属工务部门设备,电务部门对其绝缘性能每季度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绝缘性能不良时立即通知工务部门处理。

7.装有绝缘的钢轨接头,凡轨缝小于6 mm或大于构造轨缝,钢轨端面不平直、有毛刺、肥边 挤损绝缘,道钉、扣件碰鱼尾板由工务部门负责处理,电务部门配合。

8.可拆换轨道电路绝缘接头的紧固强度由工务部门负责,电气绝缘部分由电务部门负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