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设计大纲范本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渡槽设计大纲范本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dd2bed0f61fb7360b4c653e

式中:L0——底层横梁间距;

其余符号同前。

7.3.3 槽身水平风荷在排架柱顶产生的拉力及压力

作用于槽身的水平风荷在排架柱顶产生的拉力(迎风侧排架柱)及压力(背风侧排架柱)P′按下式计算:

P′=wklh[(h+h2)/2+△h]/L (7.5)

式中:L——排架柱间距;

△h——槽身支座高(侧墙底面距排架柱顶面高度); 其余符号同前 7.4 横向内力计算 7.4.1 杆端弯矩计算

排架为对称结构,可将节点水平荷载T1、T2?等分解为T1/2、T2/2?的对称及反对称两组荷载。对称荷载不产生弯矩,反对称荷载可取结构的一半用\无切力分配法\列表进行弯矩分配计算,确定各杆端弯矩值。 7.4.2 排架柱轴向力计算

(1)各柱段反弯点按下式计算:

xi=LiM1/(M1+M2) (7.6)

式中:xi——反弯点距柱段上端节点距离; M1及M2——分别为柱段上端及下端弯矩;

Li——柱段长(横梁间距),底层为L0,以上各层为L1。

(2)各柱段由水平荷载产生的拉力(迎风侧排架柱)及压力(背风侧排架柱)N′i分别按下式计算:

柱段12(自上而下第一层柱):

N′1=T1x1/L (7.7)

式中:T1——作用于节点1(排架柱顶端节点)的水平荷载;

x1——第一层柱反弯点距节点1的距离; L——排架柱间距。 柱段23(第二层柱):

N′2=[T1(L1+x2)+T2x2]/L (7.8)

式中:T2——作用于节点2的水平荷载;

L1——第一层柱段长;

x2——第二层柱反弯点距节点2的距离; 其余符号同前。 柱段34(第三层柱):

N′3=[T1(2L1+x3)+T2(L1+x3)+T3x3]/L (7.9)

式中:T3——作用于节点3的水平荷载;

25

L1——第一层柱段长及第二层柱段长(底层以上各柱段长相等); x3——第三层柱反弯点距节点3的距离; 其余符号同前。

以下各层柱之N′i值依此类推计算。 (3)各柱段轴向力Ni计算

排架柱为偏心受压构件,空槽迎风侧排架柱轴向压力最小,为最不利情况,各柱段轴向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柱段12 N1=P-P′+P1-N′1 (7.10) 柱段23 N2=P-P′+P1+P2-N′2 (7.11) 柱段34 N3=P-P′+P1+P2+P3-N′3 (7.12)

以下各柱段之轴向力依此类推计算。

各式中: P——为空槽时上部槽身作用于排架柱顶的垂直荷载;

P1、P2?——分别为作用于节点1、2?的排架自重,各为该节点相邻的上半

柱、下半柱及半跨横梁重之和;

其余符号同前。

7.5 横向钢筋计算

(1)排架柱一般以弯矩最大及轴力最小的柱底截面作为全柱的配筋依据,按对称的偏心受压构件计算配筋。当排架较高时,也可分段计算配筋。

计算中,当l0/h1>8时,应考虑纵向弯曲影响,将轴向力Ni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0乘以偏心距增大系数η。式中h1为排架柱截面横槽向边长;l0为柱段计算长,按底层柱段计算时为L0,按底层以上各柱段计算时为L1。η值按SDJ 20-78式(61)计算。

(2)横梁轴向力很小,可按受弯构件计算配筋。 7.6 纵向钢筋计算

(1)等间距排架,取校核水深情况的背风侧排架柱(轴向压力最大情况),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配筋。

(2)排架间距不相等时,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并考虑槽身温度应力对排架柱顶产生的摩阻力影响。

(3)如施工期间,可能出现仅一侧有槽身荷载作用于柱顶的较大偏心荷载情况,应按偏心受压构件验算配置钢筋。

8 重力式槽墩及槽台设计

26

8.1 结构尺寸拟定

提示:(1)实心重力墩的墩顶长度略大于槽身宽。梁式渡槽墩顶宽度一般不小于0.8 m~1.0 m。拱式渡槽混凝土墩的墩顶宽度约为拱跨的1/15~1/25;砌石墩的墩顶宽度约为拱跨的1/10~1/20,且均不小于0.8 m。墩的四侧一般采用20∶1~40∶1的斜坡向下逐渐扩大,小型渡槽也可采用直坡。墩顶一般设混凝土墩帽,配置构造钢筋。梁式渡槽的墩帽厚一般为0.3~0.5 m,拱式渡槽的墩帽厚度根据主拱圈的拱脚厚度确定。墩帽四周伸出墩边5 cm~10 cm。墩底基础宽度主要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一般采用台阶形混凝土结构,每阶高度0.5 m~0.7 m,向外伸出宽度0.3 m~0.5 m。跨越河流的渡槽墩头一般采用半圆形。 (2)空心重力墩的外形轮廓尺寸及墩帽、基础结构与实心重力墩基本相同。混凝土空心墩的壁厚由应力验算确定,一般采用20 cm~30 cm。为加强墩的整体性,墩内一般沿高每2.5 m~4 m设置两根钢筋混凝土横梁。 (3)多跨连拱渡槽一般每隔3~5个槽墩设一加强墩。墩身多采用浆砌石结构,其断面尺寸根据在单向拱脚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条件确定。 (4)实体重力式槽台的顶宽可等于或略小于槽墩顶宽。台前直立,台背一般采用1∶0.3~1∶0.4的斜坡。槽台底宽(包括前后趾)一般采用台高的0.8~1.0倍,基础尺寸参照槽墩基础根据地基承载力及稳定条件确定。 (5)U形槽台前墙及侧墙顶宽一般采用0.5 m,墙背一般采用1∶0.25~1∶0.35的斜坡。前墙长度略大于槽身宽度,侧墙端部墙顶深入岸坡30 cm左右。基础的平面形状一般为矩形;如前墙较长,也可采用U形基础。基础一般采用台阶形,布置原则与实体重力式槽台相同。 8.2 地基承载力验算

8.2.1 地基土的基本容许承载力

地基土的基本容许承载力[ζ0]如无地基钻探实验资料,可按JTJ 024-85表2.1.2-1~2.1.2-10选用。

8.2.2 地基土的修正容许承载力

当基础宽度b>2 m,或基础埋置深度h>3 m,且h/b≤4时,地基土的修正容许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ζ〕=[ζ0]+k1γ1(b-2)+k2γ2(h-3) (8.1)

式中:〔ζ〕——地基土的修正容许承载力;

〔ζ0〕——地基土的基本容许承载力;

b——基础底面的最小边宽,b<2 m时按2 m计,b>10 m时按10 m计; h——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对于受水流冲刷的基础,由冲刷线算起;不受水流

冲刷的基础,由天然地面算起,h<3 m时按3 m计;

γ1——基底下持力层土的天然容重,如持力层在水面以下且为透水性土时,应采

用浮容重;

γ2——基底以上土的平均容重,如持力层为透水性土,不论基底以上土的透水性

如何,一律采用浮容重;如持力层为不透水性土,则一律采用饱和容重;

k1及k2——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宽度及深度修正系数,根据持力层土质由《公路桥涵地

27

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2.1.4查取。

8.2.3 槽墩基底应力验算

(1)基底压应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N6M横槽向 (8.2) ?max??2y????blbly?min?????? (8.3) 2Nbl6MblN6M顺槽向 (8.4) ?max??2x????blblN6M (8.5) ?min??2x????blbl式中: N——垂直力总和;

Mx——各垂直力及水平力对基底截面重心轴x(垂直于槽轴向)的力矩总和; My——各垂直力及水平力对基底截面重心轴y(平行于槽轴向)的力矩总和; b及l——分别为顺槽向及横槽向基底宽; [ζ]——地基土的修正容许承载力。

(2)基底截面的合力偏心距e0应符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3.2.4要求。 8.2.4 槽墩抗滑安全系数Kc按下式计算

Kc=fN/P (8.6)

式中:P——水平力总和;

N——垂直力总和;

f——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无实际资料时可参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

础设计规范》表3.4.2采用。

抗滑安全系数不宜小于《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3.4.3的规定。 8.2.5 槽墩抗倾覆安全系数K0按下式计算

K0=M抗/M倾 (8.7)

式中:M抗——各垂直力对基底截面最大受压边缘的力矩和;

M倾——各水平力对基底截面最大受压边缘的力矩和。 8.2.6 槽台稳定及土压力计算

槽台基底压应力及稳定性验算与槽墩相同。梁式渡槽槽台背的土侧压力按主动土压力计算。拱式渡槽槽台背的土侧压力一般采用主动土压力,或按填土压实情况采用静土压力或静土压力加土抗力。

9 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悬链线无铰肋拱设计

9.1 肋拱结构尺寸拟定

(1)肋拱净跨径及矢跨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渡槽高及上部槽身结构型式等因素确定。矢跨比一般采用1/3~1/5。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