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族姓氏发祥地的推断和现在的情况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关于满族姓氏发祥地的推断和现在的情况更新完毕开始阅读2ec2e7670b1c59eef8c7b4f6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全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满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东辽河上游,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东与双阳县接壤,南界东辽、东丰二县,西南与梨树县相连,西、西北与公主岭为邻,北与长市郊区毗连。全境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523.1平方公里,地处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

南、东南部为吉林哈达岭山脉,西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黑山脉,中西部为开阔的地堑平原,平原上散布着16座拔地而起的孤山,其中有7座状如北斗,得名“七星山”,素有“七星宝地”、“七星落地”之称。境内有大小河流128条,分属辽河和松花江两大水系,东辽河、饮马河、辉发河3个流域,年均降水量627.3毫米,年平均日照2536小时,无霜期138天。

吉林哈达山(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

在辽宁省东北境松花江与辽河之间,长白山之支脉也,南自纳鲁窝集延袤四十余里,为果勒敏珠敦,(译名长岭子)复蜿蜒北入海龙县境,横分辉发河与扣河上清河之源,是为吉林哈达岭,更北为平顶山,为萨哈亮山,至伊通边门以南,为马鞍山,此一带山脉,界伊通河与赫尔苏河之间,横分二水之源,松花江与辽河之不能沟通者以此,其支脉自吉林哈达岭分出,东北走者,当伊通河源与辉发河之间,接于吉林西境之库勒岭,为库勒窝集,迤连峰不断,达于伊勒门河右岸,为巴兰哈达岭,西北走者,由海龙入昌图,分赫尔苏河扣河之源,迤北盘绕于外辽河之曲,西走者,至铁岭渖阳二县间,为天柱、隆业诸山,隔辽河与松岭山脉遥连焉。

哈达

古称“逃鹿”,即今辽宁省西丰县。西丰县历史悠久、富有神韵。远在新古器时代,这里就有中华民族祖先的足迹。最远的出土文物距今已有四千年之久,西丰有“西岔沟”西汉时期匈奴古墓群,有唐朝扶余山城遗址,著名清朝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手稿即发现于西丰。女真叶赫部世居该地,称作“哈达”。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灭了叶赫部后,将该地封为皇家围场。相传,清康熙大帝曾狩猎于此,张弓射中一鹿,其鹿却带箭而逃,康熙大帝脱口而出:“此乃逃鹿也!”该地遂得名“逃鹿”。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弛禁招垦,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始设县,因河水西流,且物产丰富,因而起名“西丰”。西丰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海西女真的来源

明朝将东北地区(广义上从贝加尔湖沿岸,外兴安岭,黑龙江流域以及库页岛,今天俄罗斯的远东滨海地区)的女真人分为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也统称为野人女真。这就是所谓的女真三大部,其实这样的划分并不科学,只是一种地域上的划分,有很多地方是很矛盾的。如明朝永乐时期的建州卫女真首领阿哈出,在《明实录》永乐元年十一月条却称为“野人女真阿哈出”,可见在明朝,东北的女真人全部被称为野人。

其中海西女真分布于东北西部,靠近汉族文化的发达地区,所以相应的发展比较快,加之海西女真的活动地点恰好是元代兀者野人女真(金灭亡以后的女真族残部)故地,所以明朝也将海西女真叫做兀者女真,事实上二者是没有太多联系的。海西一名始见于元代:即今

松花江。元朝曾设置过“辽东海西道提刑按察司”、“海西、辽东鹰坊万户府”等。明人因居地故名。海西女真的族源,有“挹娄夷种”、“黑水裔”、“金辽遗种”等不同说法,表明了一个一脉相承的源渊关系,即汉魏号挹娄,唐称黑水靺鞨,辽金曰女真。今松花江(时亦称混同江)中下游流域为元代水达达女真的主要分布区,《元史》载,“立海西辽东提刑按察司,按治女直、水达达部”。海西女真应是元朝时的水达达女真,且似与元初所设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三个万户府的女真人源渊关系比较密切。然从明代文献和后人的考证看,明初,主要是指居住在今松花江大曲折处,下至松花江口一带的女真人。从15世纪初开始,明朝对东北北部地区女真人的招抚,在西边,于海西地区设立兀者等卫,以其为中介,招抚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人。因此,明代中期所说的海西女真,也包括了黑龙江以北广大的居民,这就是《明实录》中将置于黑龙江上游和下至黑龙江口的卫所,前皆冠之以“海西”的由来。

海西女真的名字源于海西江。根据《辽东志》的记载“海西江源不咸山(长白山)湖中,北流经南京(吉林省延吉市城子山),与灰扒江(辉发江)合,至海西与混同江(松花江)合,东流入于海。”海西江就是今天松花江的一段,即是流经今天黑龙江省伊兰县以西的一段。但是后来明朝称其为海西女真,并不是其发源地的原因,前面说过明朝是按地域划分女真人,在今天俄罗斯远东库页岛一带的女真人被称为“东海女真”,即是野人女真,而生活在他们西边的女真人自然也就成了海西女真。

在明朝初期,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西边支流忽喇温江(今天黑龙江省呼兰河)一带。忽喇温,满语意为“红色,淡红”。即淡红色的江。明朝当时在这片土地上设立了塔山卫,塔鲁木卫和佛提卫,以便加强对当地女真人的管理,故海西女真又被称为忽喇温女真,后来

的海西女真之所以被称为扈伦四部,其实就是忽喇温的转音。朝鲜的《李朝实录》称海西女真为忽喇温兀狄哈,即忽喇温的野人的意思。从明太祖后期,海西女真开始向南迁徙,到明成祖永乐初年,已南迁至松花江上游至今天吉林省长春一带。至明英宗正统3年,迁至今天辽宁省的浑河北部。这时候的忽喇温女真内部开始分化,原来的塔山卫形成了哈达和乌拉二部。塔鲁木卫形成了叶赫部,这个叶赫部并不是后来与努尔哈赤分庭抗礼的叶赫部,我们称为“前叶赫”,前叶赫部也为忽喇温女真的一支,但是后来被蒙古土默特部所灭,土默特部消灭叶赫部之后仍以叶赫之名自居,我们称为“后叶赫”。佛提卫后来形成了辉发部,姓伊革得礼氏,原是金代女真尼马捏部人,世代居住于萨哈莲江下游,既今天黑龙江下游。明成祖永乐七年被明朝招抚,设立忽儿卫,地点在今天黑龙江省牡丹江一带,以塔喇失为指挥使。后来塔喇失与侄子诺岳争位,明朝为了安抚他们,又从忽儿卫分出了佛提卫,以后由塔喇失管理佛提卫,其侄诺岳管理忽儿卫,佛提卫的旧址在佛提斤城(今天黑龙江省富锦市)。就这样,经过一百多年的迁徙与转化,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忽喇温女真全部由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迁至今天吉林省南部和辽宁北部一带,从而形成了后来的海西(扈伦)西部:叶赫,乌拉,辉发,哈达。

南迁初期的海西女真各部,在生产工具生活工具方面还十分原始落后,所以经常以牛马牲畜与明朝交换一些生活和农用器具,《明英宗实录》卷五十二载:正统四年闰二月巳丑:“海西等处野人女直,每来市易,愿以马牛等易物。”同时也经常因为明朝关闭边贸集市而入寇。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十二月,海西女真各部首领入寇明境,声言:“禁制我市买,使我男无铧铲,女无针剪,因是入寇。”由此可见当时的女真各部对这些基本生活用具的依赖,已经到了不惜出兵去抢的程度,这也反映出了当时女真人开始由传统的渔猎民族向农耕民族转化的迫切性。